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熱搜第一!

教育部:中小學生要學煮飯

9月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獨立課程

不少70後80後網友直呼

多年前的勞動課,如今又回來啦!

什麼是“勞動課程”?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專案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勞動課程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用於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同時,這門課程注重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

勞動課程有哪些內容?

勞動課程內容共設定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專案組成。

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

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製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

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兩個任務群。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學校可結合實際,在不同學段自主選擇確定任務群學習數量。

比如,在烹飪方面:

第一學段(1~2年級),要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擇菜、洗菜等;

第二學段(3~4年級),學會做涼拌菜、拼盤,學會蒸、煮的方法,如加熱饅頭、包子,煮雞蛋、水餃等;

第三學段(5~6年級),做2~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還要會設計一頓營養食譜;

第四學段(7~9年級),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製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農業生產勞動方面:

第一學段(1~2年級),種植和養護1~2種植物或飼養1~2種小動物

第二學段(3~4年級),體驗種植蔬菜、飼養家禽等;

第三學段(5~6年級),種植與養護1~2種當地常見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樹等,或根據區域相關規定,合法合規飼養1~2種常見家畜,如兔、羊等;

第四學段(7~9年級),體驗當地常見的種植、養殖等生產勞動,開展組合盆栽、農副產品保鮮與加工、水產養殖、稻田養殖等勞動實踐等。

此外,《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還對每個學段設定了不同的目標↓

↓滑動檢視詳情↓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支援:“這些都是生活技能,多實踐以提高孩子們對生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網友表示:“這個政策不要太好了!下一代的問題可以自己解決了。”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是時候補補勞動課了

“雙減”落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教育孩子,減量之後還得有增質。教育部近日釋出勞動課程標準,獨立設定勞動課程,其中要求今年9月起,每個孩子都要學煮飯燉湯、修理家電、種菜養禽……

勞動課又回來了,不少網友如此驚呼。在不少“70、80後”的記憶中,讀書之餘乾點活並不是新鮮事,在物質條件並不發達的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沒灶臺高的孩子幫父母打打下手再尋常不過,學校裡每週一節的勞動課亦是標配。

但不知什麼時候,勞動課從課堂消失了,也從“00、10後”的世界裡不見了。即便在很多農村孩子眼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也只存在於課本之中。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或許是社會分工的極速發展,農業機械化、阿姨鐘點工、去飯館、點外賣……加上工作、課業繁忙,別說孩子,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下廚都是稀罕事。

誠然,與自然界的疏離,生存模式的變遷,是孩子們遠離勞動的趨勢性背景。但“德智體美勞”的育人標準沒有變,我們常常驚呼體育運動遠遠不夠,其實勞的份額更是微乎其微,除了“用不著做飯”的客觀環境,不讓孩子動手的主觀取捨,只多不少。

“雙減”之前,學生要麼下了課就上網,要麼繼續去上輔導班,要麼彈琴騎馬練射箭。說好聽一點是好好學習的“義務”和興趣愛好的“豐富”,終變成了家長主導的教育內卷。而刷鍋洗碗煲湯做飯,一點都不值得炫耀,也就徹底失去了存在感。

“雙減”背後的道理誰都懂,教育絕不僅僅是做題考學,更包括人格的健全、心智的成熟。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具體到學校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一邊抱怨孩子課業壓力大,一邊揶揄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矛盾背後是能力問題嗎?並不是。

除了極少數人,我們並不渴求孩子勞動一定成為廚師園藝師,就像跑步鍛鍊並非一定成為運動員,唱歌跳舞並非一定成為藝術家。

體育、美育、勞動的目的,是德智教育的必要補充,孩子們動動手、流流汗、吃點苦,方能切身體會“粒粒皆辛苦”,才能去一去“公主病”“巨嬰症”。

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經濟概念上愈加解放雙手。但對於人類尤其是孩子而言,勞動是一門必修課。不過,它的迴歸並不容易。首先,勞動不像數理化那樣標準,還能分高低,學校家長孩子都有驅動力。這就需要勞動課增加更多正向激勵;其次,勞動失去了很多現實環境,作為課程的軟硬體配套要跟上。學校和家長如何分工協作,避免又變成孩子負擔,也尚需繼續探索。


來源丨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中國新聞網、教育部

圖片來源丨視覺中國、教育部、微博截圖、壹圖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926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要學種菜、煮飯、修家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