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越國把國都從琅邪遷到吳。《史記·越世家》索隱引《竹書紀年》雲:“翳三十三年遷於吳。”
越國為什麼要遷都於吳,雖然文獻並無明確記載,但這應該是越國勢力向南退縮的表現。具體來說,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政治上鞏固和加強對吳地統治的需要。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越國佔有了吳國全境,但是越王句踐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即移師北上,致力於爭霸中原的活動,並且隨即把國都從會稽(今浙江紹興)遷徙到琅邪(今山東琅琊),其統治中心由南方轉移到北方。
這使吳國的原有舊貴族勢力並未遭到致命的打擊,隨著時間的推移,吳國復辟勢力日益活躍,嚴重影響了越國在吳地的統治。越王翳為了鎮壓吳國的復辟勢力,鞏固越國對吳地的統治,於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把國都從琅邪南遷到吳(今江蘇蘇州)。但看來為時已晚,吳國的復辟勢力已經相當猖獗,可能直接插手製造了越國統治集團內部的動亂。史載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七月,太子諸咎弒其君翳,同年十月,大夫粵殺諸咎,“吳人立子錯枝為君”。可見當時吳人已有相當大的力量,能夠插手越國的政局。
二是在北方已受到魏、齊的威脅。周貞定王二年(前468年),越王句踐為了爭霸中原,在滅吳後不久遷都琅邪,一度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但是,越國的霸主地位很快由於魏、齊的興起而動搖。
魏國首先取代越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因為三家分晉時魏分得今山西南部的河東地區,那是原來晉國的基本部分,有較好的經濟基礎。
同年,魏又越過趙國進攻中山,終於在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年)滅掉中山國。魏文侯在西方和北方取得勝利後,又率領韓、趙向東方發展,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三晉聯軍一直攻入齊國的長城,一時聲威大震。魏武侯時又向南發展,取得了鄭、宋、楚三國間的大塊土地。
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三晉聯軍大敗楚軍於大梁、榆關,魏國便佔有大梁(今河南開封)及其外圍襄陵(今河南睢縣西),為後來遷都大梁奠定了基礎。魏國在文侯、武候時期,已經初具霸業規模。
齊國在田氏代齊以後力量日益強大。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齊國新興勢力的代表田乞,利用齊景公死後君位繼承問題,發動政變,趕跑了新立的國君荼,迎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為齊國君,是為齊悼公,田乞做了相,控制了齊的政權。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五月,田乞子田常發動了武裝奪取政權的鬥爭,殺齊簡公,立簡公弟驁為齊平公,自為相,掌握實權,齊君已名存實亡。
這時,齊國勢力向南發展,不斷地侵略魯、衛兩國,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攻取了魯國的莒和安陽(今山東陽穀東北),從此安陽成為齊的重要商業城市。後四年又攻取了魯國的廊(今山東泗水西北),次年又攻取了衛國的貫丘。到了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田和曾和魏武侯在濁澤相會,由魏武侯派使者請求周天子和諸侯承認田和為侯,次年,田和列為諸侯,仍沿用齊國國號。
三是在魏、齊勢力日益強盛的同時,越國的勢力卻開始衰落。《呂氏春秋·順民》載:“齊莊子請攻越,問於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遺令日:無攻越。越,猛虎也。’莊子曰:‘雖猛虎也,而今已死矣。’和子因以告鴞子。鴞子曰;‘已死矣,以為生。”這是齊國大臣莊子、齊相鴞子與田常之孫田和討論攻打越國的記載。
田和於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列為齊侯,事當在此之前。說明那時候越國勢力日衰,已有人(如齊莊子)認為是死老虎,面臨齊國日益嚴重的威脅。孤懸北方而且緊靠齊國的琅邪,已經不再適合作為越國的都城,南遷到與越國本土相連的吳地應是恰當的選擇。
到了朱句的兒子越王翳的時候,又接連發生了多起爭奪王位的宮廷內亂。先由越王翳之弟豫,為了自己繼承王位,謀害了越王翳的三個兒子,此事引起國人的反對。豫又慫恿越王翳殺害另一個兒子(太子諸咎),越王翳沒有答應。
但是諸咎害怕,擔心遲早要被殺害,就在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七月,趕走豫,包圍了王宮,殺死其父越王翳,諸咎就這樣做了越王。據郭沫若先生在《者刃鍾銘考釋》中認為:“諸咎於其父生前已自稱王,後竟殺其父。其之所以出此非常之舉者,殆因晚年失寵,或有廢長立幼之事而然。諸咎早年已見稱頌於其父,足見其有權有勢;如鍾銘之稱頌為諸咎自託,則更見其飛揚跋扈。其終出於篡弒,正勢所宜然。”
諸咎弒父即位之後,王位還沒有坐穩,即被殺害。“十月,粵殺諸咎,粵滑,吳人立子錯枝為君。”同年十月,越大夫粵殺死諸咎,國人大譁,大夫粵逃跑。吳人乘機插手越國事務,立錯枝為君。據王衛平先生考證,這是一次由吳國後人發動的旨在推翻越國統治的奪權政變。這樣亂了一年,到第二年,由越大夫寺區平定了大夫粵之亂,廢黜錯枝,擁立無餘之為國君。
周顯王六年(前363年),越大夫寺區之弟思也想控制政權,就殺害了越王莽安。莽安被殺以後,輪到即位的越王無顓〈即王子搜),竟逃人山中洞穴,躲藏起來,不敢再當國君。越國無君,於是國人追尋到山洞中,薰之以艾,迫使無題“乘以王奧”,繼承王位。至此,越國內亂才告結束。
越國的宮廷內亂,先後被殺的國王有不壽(朱句所殺)、翳(諸咎所殺)、諸咎(大夫粵所殺)、莽安(大夫寺區之弟思所殺)。這次內亂,從宮廷內部發展到外部,即掌權的大臣開始用弒君的手段廢立君王;這次內亂,又使吳人得以利用,插手越國政局,廢立越國國君。越國此次內亂,造成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盪,致使越國霸業逐步走向衰落。
1、無強與中國爭強
越王無強時,越國勢力重又振興。無強即位的時間,據《竹書紀年》載,無顓周顯王七年(前362年)起在位八年。無顓卒,無強立,則無強即位應在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
越王無強即位後,竭力整頓內部,加強軍力,以圖重振旗鼓,恢復霸業。用了約二十年的時間發展勢力,終於又可以與中原大國爭強了。越王無強是越國曆史上繼句踐、朱句之後,又一位頗有抱負的國君。《史記·越世家》記載:“王無強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強。”
周定王四年(前465年),越王句踐卒,越國勢力逐漸衰弱,楚國勢力開始向東擴張。周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滅蔡國。兩年之後,又向東北開拓土地,滅了杞國(今山東新泰一帶),並且向東侵佔廣地到泗上,這是楚和越爭奪東方的土地。《墨子·魯問》講到“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由於公輸般為楚製作“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楚人因此若執,函敗越人”,就該在這個時期。
週考王十年(前431年),楚又在今山東沂、沭二水上游間滅掉莒國(今山東莒縣)。至此,楚國東部疆土發展到今江蘇西北,及山東沂、沭二水上游地區,與宋、齊、魯、越各國邊境犬牙交錯。《史記·楚世家》記載:“是時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北;楚東侵,廣地至泗上”,越、楚矛盾已經顯露。但當時楚國來勢洶洶,越未敢與楚爭鋒。
後來,楚與韓、魏爭奪鄭、宋的土地,三晉與楚的矛盾激化,越乘機在泗上擴張。
周威烈王十一年(前414年),越滅滕國(今山東滕縣)。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3年),越滅郯國(今山東郯縣)。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前405年),越乘齊國內亂攻滅繒國(今山東蒼山縣東北)。在這一段時間裡,楚與韓、魏爭奪鄭、宋,無暇顧及越國在泗上的擴張。越攻滅滕、郯、繒等國,極大限制了楚國在泗東地區的發展,越、楚在泗上的矛盾日趨緊張。
越滅吳後,北方直接與齊國接壤,特別是於周貞定王二年(前468年)遷都琅邪,加強對北方的經營,越、齊矛盾就突出起來。齊國全境東邊靠海,西和趙、衛交界,南和越、莒、杞、魯接壤。齊國不斷侵略魯、衛兩國地,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攻取了魯國的莒和安陽(今山東陽穀東北),從此安陽成為齊國的重要商業城市。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年)又攻取了魯國的廊(今山東泗水西北)。次年又攻取了衛國的貫丘(今山東濟陰南)。
幾乎與此同時,如上所述,越國滅滕、郯、繒等國。齊國勢力的南擴,影響了越國勢力的向北發展;而越國勢力的北擴,也直接影響齊國勢力向南的發展。
越、齊在泗上的矛盾也日趨尖銳化。
2、越楚戰爭
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又有齊、魏馬陵之戰,齊軍又大敗魏軍。後來,魏惠王採取相國惠施“變服折節而朝齊”的建議,於周顯王三十三年(前336年)起連年會見齊威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魏國透過齊國之相田嬰的關係,約齊威王到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魏王率韓昭侯等北方諸侯去朝見他,並尊齊威王為王,同時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這就是“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既是魏國向齊國妥協的一個措施,也是魏國借楚國報復齊國的一個陰謀。這個一箭雙鵰的計謀主要是透過尊齊王來激怒楚國,這樣可以“楚王必怒”、“楚必伐齊”,消耗兩國軍力,達到報復齊國的目的。
果然,“徐州相王”一出,引起楚、趙等國的強烈不滿,討伐齊國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趙派兵圍攻魏的黃城(今河南內黃西)。
同時楚威王為了表示對“徐州相王”的憤怒,親率大軍進圍徐州,打敗了齊將申縛的軍隊。
當時齊國雖是東方大國,但是比較孤立。它與三晉關係緊張,尤其與魏國自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以後矛盾加劇。所以,越國北伐齊阻力最小,它不僅不會受到北方三晉和南方楚國干涉,而且有可能聯合三晉滅亡齊國。同時,越國擊敗齊國,進而可以威脅三晉,為伐楚奠定基礎。
越王無強在位,國勢日強,決定乘齊被楚打敗的機會,興兵“北伐齊”。據《說苑·立節》記載,一次越兵攻齊,齊王的忠臣雍門子狄刎頸而死於越軍陣前,越人這才引軍而退七十里。這令齊國十分害怕。
齊國為了轉移越國的鬥爭目標,便派使者至越,說服越國“釋齊而伐楚”。齊國使者的理由:一、楚國是當今最強大的國家,越不伐楚而伐齊,則不能稱王稱霸於天下;二、楚國雖然強大,但它四面受敵,北面齊、魏、韓和楚為敵,西面秦也與楚不和,越一旦出兵伐楚,其他國家就會乘機而起;三、楚國現在兵力分散,戰線太長,楚國已分兵從曲沃、於中西至漢中、巴、巫、黔中千餘里,以備魏、秦兩國;楚國又在魯、齊、韓邊境聚集軍事力量,以備此三國。軍隊都在外線作戰,分散如此之大,如越軍自南面攻楚,楚軍無力回救;四、楚國南面的長沙等地是楚國的糧倉,竟陵澤是楚國的木材產地,佔領這些地方,就能獲得取之不盡的資源。
越國當時的領土是僅次於楚的第二大國,越、楚本來就矛盾日益尖銳。當楚與魏、韓爭奪鄭、宋土地時,越和齊乘機佔領了楚在泗上的一些土地,越國還曾攻滅了滕、郯、繒等小國,也極大地限制了楚在泗東地區的發展。齊人的挑撥則加速了越、楚戰爭的爆發,越王無強輕信齊人的挑動,“遂釋齊而伐楚”。楚越之間終於爆發了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
楚是南方大國,“楚地千里”,地大物博,兵強將廣,越率先伐楚,逆流而上,並非易事。當越國向楚發起進攻,楚國迅速從三晉、秦、齊等國邊境調集軍隊,分南北兩路向越國進攻,這就使越國受到楚軍的兩面夾擊,首尾難顧。
《史記·越世家》記載:“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強,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楚世家》記載;“七年,齊孟嘗君父田嬰欺楚,楚威王伐齊,敗之於徐州。”《集解》引徐廣曰:“時楚已滅越而伐齊也,齊說越,令攻楚,故云齊欺楚。”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越國經過這次失敗,從此走向衰落。
越國自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句踐滅吳,到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敗越,長達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一直號稱天下強國。
秦王政在統一各國的過程中,軍事上採取了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方針,進軍路線基本上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選擇弱點,正面突破,先滅掉韓,再消滅兩翼,最後滅齊,從而統一各國。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採取中間突破,派內史騰率軍集中力量攻韓,在秦軍重擊下,韓亡,以韓地為潁川郡。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秦轉向攻趙,派王翦率軍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派楊端和率軍進攻邯鄲,把趙截為三段。
趙將李牧頑強抵抗,相持一年之久。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用反間計殺趙將李牧,次年攻下邯鄲,虜趙王遷,趙公子嘉逃至代(今河北蔚縣),自立為代王。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大軍已兵臨燕境,燕在軍事上無力抵抗秦軍的進攻,燕太子丹為挽救自己的滅亡,招募了亡命之徒荊軻以圖刺殺秦王政,結果失敗。接著,秦派王翦、辛勝攻燕,在易水以西打敗燕軍。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破燕都薊,燕王喜逃至遼東。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將王賁率軍攻魏,決河水灌魏大梁城,城壞,魏王投降,魏亡。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動員了全國的力量,集中了六十萬兵力,由王翦統率攻楚,虜楚王,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越國滅亡。同年,秦派王賁攻燕遼東餘部,虜燕王喜。接著,又回兵攻打代郡,虜趙代王嘉,燕、趙兩國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將王賁由燕南下攻齊,未遺任何抵抗,齊亡。
從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開始,秦王政用了十年時間,滅掉了韓、趙、魏、燕、楚、越、齊七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于越地區基本上納人秦會稽郡,成為秦統一王朝的一部分。
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對於曾被中原國家認為“非吾所得制”的越國,視為心腹大患。《秦會要訂補》卷六載:“始皇嘗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遊以厭之。”實際上就是把越國比作可以傾覆秦王朝的潛在力量。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親自巡視於越地區,“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加強對越地的防範與鎮壓。
與此相反,從句踐稱霸中原開始,越國就放棄了改革的路線,他排斥主張改革的人物,如范蠡被迫出走、文種被逼自盡、計倪不得不佯狂。越王句踐之世已在國內實行分封制,分封宗室子弟為王為君。這既反映了句踐分封同姓子弟所釀成的後果,也說明了越國徹底失去了爭雄中原的資格。一個政治經濟制度落後的國家,在諸侯爭雄的時代,是不可避免地會最終走向滅亡。
其次,越國在進入戰國以後內亂不斷,這是越國霸業衰落以至於滅亡的一個直接原因。
越王句踐死後不久就發生內爭,《越絕書·吳地傳》記載:“越宋王城也,時與搖城王周宋君戰於語招,殺周宋君。”這是越國封君宋王與搖王、周宋君之間內戰。句踐死後十六年,又發生了宮廷殘殺,今本《竹書紀年》載:“于越子不壽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句立。”
不壽和朱句之間的王位繼承,是透過官廷內部的殘殺實現的。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又發生了宮廷殘殺,這次宮廷內亂長達十餘年,先後被殺的國王有翳(諸昝所殺)、諸昝(大夫粵所殺)、莽安(大夫寺區之弟思所殺)。這次內亂,從宮廷內部發展到外部,即掌權的大臣開始用弒君的手段廢立君王;這次內亂,又使吳人得以利用,插手越國內政,廢立越國國君。長期內亂不僅嚴重削弱了越王朝的統治力量,更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越國社會經濟也遭到嚴重破壞。
越國的內亂,在“越人三弒其君”之後並未結束。越王無強敗亡以後,據《史記·越世家》記載,即有“諸子爭立”。楚懷王年間又有“越亂”,《韓非子·內儲說下》載:“前時王使邵滑之越,五年而能亡越。所以然者,越亂而楚治也。”《史記·甘茂列傳》載:“王前嘗用召滑于越,而內行章義之難,越國亂,故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據蒙文通先生考證,事在楚懷王二十四年(前305年)。 楚頃襄王時越國仍然“政亂兵弱”,《韓非子·喻老》載:“楚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
據蒙文通先生考證,此楚王當為頃襄王(前298年——前263年),“此時之越猶能與楚為敵,故楚欲伐之。然既謂越‘政亂兵弱’,則越國力不振之形已見”內爭造成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盪,國力削弱,致使越國霸業衰落以致最後走向滅亡。
第三,越國滅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迷信武力,好戰黷武,爭霸稱雄。
滅吳之後,句踐及其後繼者不切實際地加入了爭霸的行列,“句踐愛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謀成國定,必復不須功而返國也”。他出兵干預邾、魯、衛等國,企圖左右這些國家的政局;發動伐秦之役,西渡黃河進攻秦國,試圖用武力威服諸侯;朱句父子滅滕、滅郯、滅繒、侵菖,與齊、楚爭奪泗上諸國;無強北伐齊、西伐楚,與齊、楚等大國爭霸中原。
即使在無強敗亡以後,越國仍然沒有吸取教訓,《戰國策·齊策五》載:“秦、楚戰韓、魏不休,而宋、越專用其兵。”越國還是濫用武力,“銳兵任死”,“專用其兵”。直到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前後,越國與楚、燕、趙等國一起謀劃組織聯軍以攻秦,《秦策五》載:“四國為一,將以攻秦。”
連年不斷的戰爭,嚴重地損耗了越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削弱了本已落後的社會經濟基礎,使自己在列國爭雄過程中處於不利地位。為了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更加大武力抗爭的力度,只能使薄弱的經濟基礎進一步削弱,最終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