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不光周天子對諸侯國的控制力度急劇減弱,就是各諸侯國內部,這些公侯爵爺們對自己封國的控制力也在逐漸減弱,形成分封國大臣、公卿壟斷國家大權的局面。
晉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當年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
古時候的爵位是可以世襲的。這時候晉國有位叫智宣子的大夫,他想選擇一位繼承人,以繼承智氏家族。
但是選誰合適呢?
幾經斟酌,他選定自己兒子智瑤作為繼承人。他認為智瑤各方面都很優秀,足以把智氏家族發揚光大。
他的提議放到家族裡討論,遭到智氏家族軍師,六世祖智果的堅決反對。
既然有不同意見,那就在家族內部開會,大家說出自己的正當理由來。
智宣子首先說出自己的想法,說智瑤有五大優點:
第一、高大威猛、長得很帥、很英俊;
第二、才藝雙全;
第三、精於騎射,騎馬打仗、射箭很厲害;
第四、勇於決斷,是做頭領的料;
第五、能說會道,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大家聽後,都認為智瑤把一個優秀男士的優點都具備了,當繼承人還有什麼疑問呢?
正在大家點頭稱是的時候,智果站出來了。他輕輕的咳嗽了一聲,由於家族長的威嚴,剛才大家還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呢,現在馬上安靜了下來。
智果發話了,他說,智文子所說這些都對,智瑤確實具備以上優良品質,但他有一項最致命的弱點,這個缺點一暴露,以上那五大優點都崩塌了,什麼缺點?這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道德上有瑕疵。
說完這些,智果瞪著眼睛看著智宣子,那意思就是說你要讓他做了繼承人,繼承了智氏家族的事業,就會有滅頂之災降臨了。
但此時的知宣子決心已定,也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了,堅持他的意見。
智果一看拗不過他,隨即就提出,為了保全家族的血脈,他願意帶領其一部分族人從智氏中分出,另立宗廟輔氏,也就是說表示脫離智氏宗廟。
後來智氏在晉陽之戰後果然被滅門,由於輔氏沒有參與此事,香火才得以繼承下去。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在國家設立三軍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這六卿是韓、趙、魏、智、範、中行氏。
但是這六卿在朝廷中並不消停。他們勾心鬥角、互相傾軋,後來範氏﹑中行氏兩家被滅,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強。
由於這四卿牢牢的把持住了朝政,晉國的國君倒沒有了話語權,完全變成他們的傀儡。
後來有一件事情觸動了晉國上下那根敏感神經,那就是越國率軍北上,稱霸中原。晉國是傳統的霸主,讓南方人來此發號施令,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恥辱。
由於智氏勢力大,晉國的國政基本上由智瑤把持。看到此情形,智瑤心裡很清楚,晉國的大權旁落,政出私門,若要恢復晉國昔日的霸業,必須先增強晉國國君實力,然後大家再擰成一股繩才行。
為此,智瑤率先將智氏一個萬戶城邑先給晉公,韓康子、魏桓子迫於壓力,也先後向晉公獻出一萬戶之邑。
四家之中三家都已經行動了,那趙氏宗主趙襄子呢?他得到通知後,明確表示拒絕獻出城邑。
這是多麼好的振興晉國的好機會呀!晉國的君主也想恢復昔日的榮光,智瑤的這個提議很合自己的心意。但看到趙襄子竟敢違逆眾意,拒不執行命令,於是很生氣,就下命令讓智瑤聯合韓、魏兩家,組成聯軍攻趙。
趙襄子部族居住在耿(山西河津),因城簡陋不能禦敵,只得率大軍撤退到晉陽防守。
晉陽城牆完整,府庫武器充足,倉廩糧草實備;而且,宮殿四周茂密環生可用來造箭桿的“ 荻蒿”、“楮楚”,高十餘丈。趙襄子下令大造弓箭,積極備戰。
聯軍一到晉陽,馬不停蹄的發動強攻。趙軍依託城牆工事,堅守三月,聯軍始終未能攻克。
智瑤一看強攻無效,只得想別的辦法。他聽從謀士的建議,切斷晉陽城所有的出入通道,決開汾水灌淹晉陽城。
大水淹沒城內達六尺之深,圍困時間長達三年。
這樣的長期圍困,城內物資儲備再多也有用完的時候。此時的晉陽城內生活非常困難,糧食即將斷絕。人們懸釜做飯,搭棚居住,士兵體力下降,群臣中投降、外逃也與日俱增;晉陽形勢極為嚴峻。
在這個緊要關頭,趙襄子開始動腦筋了,他採取了分化瓦解聯軍,策反還擊的對策。
他派丞相張孟談暗地去見韓康子、魏桓子,用“唇亡則齒寒”的道理說服他們與趙聯合,共同對付智瑤。
智果在偶然中發現了張孟談的行蹤,他覺得情況十分危急,發覺韓、魏兩氏可能倒戈,馬上把情況報告給了智瑤。並給他提建議,讓他速殺韓康子及魏桓子,或者以重賄收買二人身邊謀臣,預防出現什麼變故。
智瑤聽完智果的回報,覺得有些危言聳聽。怎麼說他們合作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這點互信都沒有,那還談什麼合作?
況且當年自己繼承智氏的爵位時,智果是堅定的反對派,在智瑤的心裡一直是耿耿於懷的。所以未採納智果的建議。
智瑤這裡麻痺了。但趙襄子看得明白,智果進入大營,必定沒有好事,他擔心夜長夢多,事情有變,連忙通知韓、魏當即行動。
一日夜裡,韓、魏軍秘密出動,殺死守河堤的智吏,突然決堤放水反灌智軍。智軍因忙於救水而陷於混亂。
韓、魏兩軍趁這個機會急忙從兩翼開始進攻。
趙襄子站在城頭把下面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立即親率精銳從正面出城反擊,新組建的聯軍一下子大敗智軍,並且擒獲了智瑤。
趙襄子虐殺了智瑤,還把他的頭顱雕刻上漆,當飲酒的酒器。
為了免除後患,韓趙魏三家聯手屠殺智瑤家族兩百餘人,瓜分智氏封邑。
智氏敗亡後,晉國的國君再也沒有可以與韓趙魏相抗衡的力量,這三家卿大夫開始毫無顧慮的瓜分晉國領土,最終走向了“三家分晉”。
從此一個時代結束了,歷史由春秋五霸,走向了戰國七雄。
參考資料:
《史記》漢·司馬遷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