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選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
小敬媽媽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
個人
轉發分享)
說到少年天才,尹希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人,而天才往往都有上學跳級的事情,對於一般的天才來說,能跳兩三級就很不錯了,但是尹希
堪稱“火箭式”跳級,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
2001年,年僅17歲的尹希完成了中國科大五年制本科畢業,獲得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並赴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
2006年,打破哈佛大學博士不得在該校繼續讀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留校繼續研究工作;
2013年,獲得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頒發的美國斯隆研究獎;
2015年,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物理系教授);
2017年,斬獲有著“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同年,成為唯一獲獎華裔,每項獎金高達300萬美金。
尹希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細心觀察和正確抉擇
1983年,尹希出生在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
從小尹希就展露出驚人的數學天賦,8歲時自學微積分、量子力學,但他的母親看到他看這些書籍時,非常生氣,呵斥道:
“我不相信空中樓閣,沒有打好基礎,不允許再看這樣的書!”
於是便將這些書鎖到了閣樓。
儘管如此,尹希也沒有放棄,最後在懇求與保證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母親才允許他當課外書看。
小學二年級時,母親意識到自己錯怪兒子了,母親發現尹希確實有異於常人之處,
即使經常曠課、裸考,成績依然能穩居第一
,於是母親便產生了讓尹希跳級的想法。
然而,尹希母親的想法卻遭到了老師的強烈反對,老師認為聰明的孩子到處是,根本不存在天才,而且這個時候也是學習語文的關鍵階段,跳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面對各種質疑,母親卻一再堅持,最後
尹希憑藉一篇《我家的傘竹》獲得了作文比賽一等獎
,用實力證明,如願得以跳級。
尹希“惹禍”,母親站在理性的角度支援兒子的做法
1993年,不到10歲的尹希考進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即少兒班。當時全班30多個學生中,尹希的年齡倒數第二小,但學習成績始終穩居第一,尤其是數學、物理更是輕而易舉得滿分。
或許是身為天才的高傲,尹希引起了老師的不滿,老師告狀尹希的母親:
“您孩子在學校太‘張狂’,上課不僅不作筆記,還屢教不改!”
但是面對各種指責,尹希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我都記在腦子裡了,為什麼還要再記在紙上?”
為了證明給自己沒說謊,尹希還拿出紙和筆畫給母親看,母親看後,不再強求兒子做筆記。很快,尹希便決定自己不再適合這裡,
便向學校提出了“3年內考上中科大”的申請
。雖然學校並不相信他的能力,但母親卻非常支援他。
12歲高考,以572分的優異成績,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經過測試,尹希的各科成績均衡且突出,學校同意了他的申請。而在此後,尹希便忙於各種競賽活動,甚至是電視節目,從而忽視了學習。直到考高前一個月,他才將重心放在高考複習上。
於是,在上學放學的公交車上,經常出現的畫面是:
母親翻著複習題,尹希匆匆過目一遍。
儘管如此,在1996年高考,
12歲的尹希依然以572分的優異成績順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2001年,不到18歲的尹希完成了中科大五年制本科畢業,申請了美國排名最靠前的10所名校。隨後,尹希收到了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全額獎學金offer,最終選擇了哈佛大學,成為當年進入哈佛攻讀博士年齡最小的學生。
2006年,尹希獲得博士學位後,打破了哈佛大學本校博士不得在該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留校繼續研究工作。
24歲時,尹希被哈佛大學聘任物理系助理教授。7年之後,31歲的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物理系正教授,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尹希的研究工作包括:
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與物質場耦合的Chern-Simons理論及其在M膜中的應用、高自旋場論及其在引力/規範場對應中的應用等。
對於尹希來說,他從不認為哈佛大學教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認為教授的職位只能保證幾年做不出研究成果不會被辭退,可以讓他更有耐心地做科研。
天才尹希現狀如何?
如今,已經37歲的尹希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擁有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還有自己的孩子,但他的理論物理的研究成果卻是惠及全人類的。
被問到為何不回國時,尹希表示:
“對我來說,工作的地方需要有很好的合作者和一流的物理學家,比如我有問題時,走到下一個辦公室就可以和他們討論,這一點尤為重要。”
隨後,他又補充道:
“如果我回國,不能自己一個人回國,而是需要帶著一個組的物理學家回國!”
這或許是他的一個心願,但具體哪天能實現,還是一個未知數。
總結
對我們來說,尹希是一位傳奇的少年天才。
雖然,我們的孩子沒有他的天賦,但從他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一點啟發: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認知後,父母
要從抉擇轉變為支援、從指導轉變為引導
,讓孩子保留一份天性,或許未來能更好地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
各位朋友,你們對這位少年天才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