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是常勝將軍,項羽都拿他不下,為什麼卻輕易輸給了劉邦
歡迎大家積極的在下面留言評論說出你的觀點!小編能夠與您相遇,真是三生有幸!秦朝末年,天下義軍群起,兵鋒直指秦都咸陽。關鍵時刻,時任秦朝少府的章邯臨危受命,帶著一群由驪山刑徒改編而成的軍隊前往戲水迎戰義軍。根據《前漢記》記載,章邯率領的秦軍有七十萬人,而他的對手周文率領的義軍有一百二十萬人。即便不考慮士氣、戰鬥經驗等因素,義軍實力也遠在秦軍之上。然而這支由刑徒臨時拼湊而成的軍隊卻在章邯帶領下以寡擊眾,大敗義軍。在擊敗了周文後,章邯率軍乘勝追擊,先後在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打敗了義軍首領陳勝,在定陶擊殺了楚軍統帥項梁,在臨濟攻滅了魏王魏咎。隨後,章邯又領兵北上攻打趙地,一路連破趙軍,趙王趙歇及其手下全部被章邯的軍隊圍困於鉅鹿城內。從當時的形勢來看,章邯無疑已經完成了逆轉乾坤的不世之功。只要照此下去,義軍的燎原烽火很可能就將被逐步撲滅。然而,凡事往往都會有意外。就在章邯率軍包圍鉅鹿,準備圍點打援之際,大後方卻出問題了。當時宦官趙高把持朝政,瘋狂迫害一切對手。章邯在前線節節勝利的訊息對秦王朝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利好,但對趙構來說卻並沒那麼令人振奮。因為隨著章邯的戰功越來越大,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從而可能會危及到趙高的地位。因此,趙構便利用手頭權勢去掐章邯軍隊的“脖子”,比如限制後勤供給,下令調配軍隊佈防等等。如此一來,秦軍戰鬥力大幅減弱。就在章邯被趙高折騰得死去活來時,項羽率楚軍抵達鉅鹿。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戰神”級的人物,當世無人能與之匹敵。章邯一方面受朝廷掣肘,一方面又要面對項羽大軍,其壓力可想而知。不過即便如此,章邯和項羽還是在鉅鹿對峙了長達八個月時間。後來章邯眼看朝廷環境愈加惡劣,自己勢必難逃被趙高整死的命運,於是決定帶著二十萬秦軍投降項羽。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諸侯。章邯和他原來的手下司馬欣、董翳,分別被冊封為雍王、塞王、翟王,原秦國故土一分為三作為三人的封地,“三秦”名稱由此而來。章邯封王不到一年時間,中原地區戰火重燃。漢王劉邦透過暗渡陳倉之計突然殺入關中,以章邯為首的三秦王率軍迎戰。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劉邦後來雖然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但光論軍事能力,他的水平實在乏善可陳,一生打的敗仗遠多過勝仗。按理說,“常敗將軍”劉邦對陣“常勝將軍”章邯,應該是前者凶多吉少。可是這一次,章邯、司馬欣、董翳的聯軍卻輕易就被打敗,無路可退的章邯最終拔劍自刎。章邯是當時最優秀的將領之一,論軍事能力在他之上的恐怕只有項羽一人。章邯與項羽交鋒都能長期對峙,為什麼遇到屢戰屢敗的劉邦反而會輸得那麼徹底呢?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劉邦暗渡陳倉奇襲成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典故。當時屯兵漢中的劉邦想要進入關中共有五條通道,從東到西依次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其中,儻駱道、褒斜道狹窄險峻,不適合大兵團移動。因此劉邦只能從子午道、陳倉道、祁山道中三選一。子午道離咸陽最近,章邯等人判斷劉邦如果殺回關中,肯定會首選子午道,所以就將主要兵力佈防在子午道的出口。結果劉邦卻另闢蹊徑從陳倉道突然殺了出來,將三秦王的軍隊打個措手不及。第二,失去秦地百姓支援。章邯本是秦將,但他卻投降項羽,幫助敵人來滅自己的國家。而且章邯投降時帶著二十萬大軍,項羽卻只留下了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其餘將士一律被坑殺。秦地百姓對項羽無可奈何,只好將這筆血海深仇計到統治三秦地區的章邯等人頭上。因此當劉邦進入關中時,章邯能徵召到的可用軍隊並不多。第三,秦地物資匱乏。秦國故土原本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區,然而項羽領兵東歸前在這裡瘋狂燒殺擄掠,原本富甲天下的秦地瞬間跌入赤貧線以下。所以,章邯、司馬欣、董翳表面看是被封到了天下最富饒的三秦之地,實際卻是一窮二白,根本拿不出多少可用資源。所以,當劉邦率軍突然出現在關中之時,章邯的敗局就已經不可逆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章邯其實不是被劉邦逼死,而是被項羽給害死的。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5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