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小姨最近煩透了:表妹雯雯大學畢業4年,卻連續換了5份工作,最近又打算換工作。

這幾年沒有一份工作做出成績,照這樣下去,不知要折騰到什麼時候?

提起這事表妹也十分委屈,她表示自己頻繁地跳槽,只是為了找到喜歡的工作。

所以只好不斷換工作試錯,可如今依然沒找到喜歡的工作。

面對現狀,表妹也顯得很無奈。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我們對某件事感興趣,確實更容易做好。

因此越早試錯越好,這樣就可以專心致志地精進自己,把自身潛力發揮到極致。

但如果總是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該怎麼辦?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01.所謂的“興趣”,可以後天習得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請認真思考一下另外一個問題:

你認為有了興趣之後才能做好一件事,還是做好一件事自然就有了興趣?

或者說,興趣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可培養的?

別急著回答,也許從郎朗的人生經歷中,你能找到新的答案。

郎朗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鋼琴的天分。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父親回憶說:郎朗兩歲半時,有一天坐在電視前看動畫片《貓和老鼠》。

有一集是貓和老鼠在鋼琴上打鬧,郎朗一邊看一邊笑,竟然還跑到家裡的鋼琴上,彈出一小段旋律。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從那時起,他就堅定地認為郎朗是個音樂天才。

此後,像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他馬不停蹄地督促著郎朗開始練琴。

5歲那年,父親就給郎朗定下了第一個目標:成為瀋陽市十歲以下兒童鋼琴競賽的冠軍。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父親給郎朗制定了嚴格的練琴計劃,只要他一停下來,就會怒吼。

結果那次比賽,郎朗不負眾望,拿到了冠軍。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他比老師想象的進步還快,提前打敗了所有瀋陽的琴童。

這樣的成績,讓郎朗和父親都倍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父親對於郎朗天分的信念。

後來,父親為了讓郎朗接受頂級的教育,辭職帶著郎朗去了北京。

然而,

到了北京後一位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說:

“父母都認為自己孩子是天才。你兒子不僅離天才差得太遠,他連進音樂學院的才華都沒有。

我對你和你兒子的建議是,回到你自己的城市去做點別的。他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鋼琴家

。”

這些話如晴天霹靂一般,把郎朗和父親心中的希望打了個粉碎。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此後3個月,郎朗拒絕彈琴,不肯碰鋼琴一下。

那之後,在啟蒙老師的極大鼓勵下,他才重新敲響了琴鍵。

之後的幾年,郎朗連續獲得幾項國際大獎,逐漸再次自信起來。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成名後的他很少提起這段經歷,只是在參加《明日之子4》時無意間提起。

我們不知道郎朗在兒時否對彈鋼琴感興趣,但是如今回憶起來郎朗說:

“我父親常常談論這個第一名,那個第一名。成為第一名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意義。”

從他的話裡,

能感覺出那時對彈琴僅存的一點興趣,也因為變成任務而消磨耗盡了。

而如今,練琴又重新迴歸變成了一種享受,正如他在《青春環遊記》所說:好舒服啊,就是一種,在陸地上的感覺。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從郎朗的經歷中可以看出,想要做好一件事,至少需要兩個條件:

長期的刻意練習和持續的正向反饋,而興趣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

或者說,不管你對一件事是否有興趣,一旦當你能夠從這件事中得到持續的正向反饋,自然就有了興趣。

相反,

沒有持續的正向反饋,哪怕是以興趣開始,也容易自我否定,半途而廢。

郎朗之所以很少提起這段傷心往事,可見那位老師說的話對他的影響有多大。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也即得不到持續的正向反饋,有多麼可怕。

02.內部正向反饋,也同樣重要

因為人性中,誰都渴望得到讚美和認可。

而讚美和認可,就是一種直接或間接的外部正向反饋。

所以哪怕以興趣開始,如果得不到持續的正向反饋,人的耐心和積極性也很容易被消磨耗盡,產生放棄的想法。

同時內部正向反饋,即自己對自身的肯定也同樣重要。

只有遵循人性,才能在刻意練習下,產生源源不斷堅持下去的動力。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對此,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進行過一次有名的實驗:

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

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

於是教師給了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讚美,無形中透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遞了出去。

這些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和期望,從而變得更加自信,進步飛快。

因為教師堅信這些學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而給了這些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學生們也因此更加努力地回饋老師的期待,最終形成了良性迴圈。

這個實驗,

後來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強調了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而積極的心理暗示,其實就是一種正向的內部反饋。

這種反饋可以讓一個人,在潛意識中相信自己可以達到目標,從而堅持行動。

回想一下自己及周圍人的經歷,是不是因為你常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而半途而廢?

打算練習英語口語,給自己制定了每天背10個單詞的計劃。

然而過了一個月,發現看美劇時依然是什麼也聽不懂。

於是不斷地告訴自己:或許我真的沒有語言天分,就放棄了;

打算跑步減肥,先給自己制定了每天慢跑40分鐘的計劃。

然而過了兩個星期,發現自己的體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趨勢。

於是有了放棄的念頭:我果然是“喝口涼水都胖”的體質。

03.阻擋我們獲得持續正向反饋的兩大規律

再來說說,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阻擋我們獲得持續正向反饋的根本原因。

無論是學習還是刻意練習,一個人的進步都遵循某種規律發展。

第一個規律:學習的平臺期。

這個規律表明,

學習也好,刻意練習也好,和時間的關係並不是直線線性關係,而是波浪式上升關係。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快,然後會變慢,進入一個平臺期,也稱為瓶頸期

在平臺期,我們付出大量的努力,但看起來毫無進步,甚至可能退步。

但這只是假象,只要堅持到了某一節點後,就會進入下一個快速上升階段。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建立一個新的語言“過濾器”,通常需要6個月才能突破平臺期。

很多人努力堅持了5個月,發現自己沒有進步就搖頭放棄了。

而那些時常堅持用英語“燻耳朵”的人,往往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原來聽不懂的英語好像都能聽懂了。

這就是平臺期突破的典型表現。

減肥也是如此,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體重下降的很快,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體重可能不降反升。

這時,其實是體內的脂肪轉化成了肌肉,而同樣體積的肌肉要比脂肪重得多,所以才會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

只要再堅持一下,就能柳暗花明。

第二個規律: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揭示了這樣一種普遍規律: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做一件事時,前期進步的速度既緩慢還耗時,但到達一個拐點後就會飛速增長。

巴菲特說:“複利有點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最開始時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而且雪球黏得適當緊,最後雪球會很大很大。”

所以,當我們身處前期階段,感覺進步緩慢或沒有任何進步時,往往就會缺乏耐心,甚至心生退意。

04.如何獲得持續的正向反饋

那麼,我們如何獲得持續的正向反饋,讓自己做好一件事呢?

總的原則是,運用外部反饋和內部反饋不斷鼓勵自己,對此有以下建議:

第一,及時記錄下做這件事的過程中,他人對自己的讚美和誇獎,並不時地拿出來看看,誇獎自己一番。

第二,每天記錄下自己的完成進度及取得的小小進步,經常拿出來翻閱給自己加油鼓勵。

第三,在自己取得階段性或比較大的進步時,給自己獎勵,用儀式感加強自信心。

第四,永遠不要和別人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

第五,設定小目標,但只記錄每天的完成情況而不要設定打卡,用記錄取代打卡。

兩者的區別是:記錄可以寫下自己做事的感受及過程,但打卡更看重事情是否完成。

另外,每天拆解的小目標,只設置下限,不設定上限。

也就是說,每天只做最低的要求任務,心情好想多完成一些也沒問題。

這樣做的好處是,完成了最低下限,我們會感到自己很棒;完成多的時候,更是會感覺自己厲害得不得了。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總之,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總把不感興趣掛在嘴邊或反覆嘗試依然沒找到感興趣的事。

那麼可以重新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對於興趣的認知還存在偏差。

還是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不妨從自己擅長的事入手或考慮一下先把當下手頭的事情做好再說。

我是怡如晨曦,一個有趣而深刻的小姐姐,專注分享個人成長,思維提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14 字。

轉載請註明: 郎朗曾拒絕彈琴3個月,所有牛逼的背後,都藏著這幾個底層規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