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成立全國首箇中德博士生院,推出“對德合作2.0戰略”
5月27日,由同濟大學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聯合舉辦的“中德學術合作的新戰略方向——同濟大學與德國夥伴高校合作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同濟大學推出“對德合作2.0戰略”,與近50所德國知名夥伴高校和機構就未來如何聚焦“卓越、共贏、典範”的共同原則,開展更多互利共贏的高水平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國際化是同濟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濟大學將全面整合校內對德資源,打造以“一個屋簷、三大支柱、兩硬一軟、三位一體”為特徵的同濟大學對德合作新生態系統,與德國高校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形成新的合作成果,為打造又一箇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示範模式作出貢獻。
根據同濟大學對德合作2.0戰略,“一個屋簷”指中德學部,負責整合全校各類對德合作資源,統籌開展對德合作;“三大支柱”指中德聯合的卓越工程師培養、科教協同的碩士和博士生培養、人文研究和智庫群;“兩硬一軟”中的“兩硬”指以理工科為主的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一軟”則是籌建中的聚焦人文社科領域的德國與歐洲研究院。
據悉,同濟大學成立全國首箇中德博士生院,旨在打造中德合作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創新機制,共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近日獲教育部批准建設的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是中德合作學科交叉的國際科研合作平臺。聯合研究中心將圍繞中德兩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需求,圍繞智慧科技、綠色發展兩大主題,開展交叉融合研究,把國際科研合作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旨在形成重大科研成果,培養國際一流人才。聯合研究中心將創新實施“雙學術帶頭人”制度,協同多個優勢學科,支援組建多個由中外教席教授共同領銜的合作研究團隊,從“教席教授—駐站研究人員(Co-PI)與博士後—博士生”三個層次開展合作。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在致辭中表示,自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援下創辦了同濟德文醫學堂、後來發展成為同濟大學的一個多世紀以來,同濟大學始終堅持對德合作傳統,開創了多箇中德高教合作的“首創模式”,成為兩國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和橋樑。面向未來,同濟大學將進一步發揮對德合作的傳統優勢,不斷深化對德合作內涵,健全完善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文交流為一體的對德合作生態系統,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促進人類福祉貢獻更多“中德方案”。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作題為《走向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大學:同濟大學新時期國際化和對德合作構想一睹》的主旨報告。他指出,國際化是構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不可或缺的要素,這包括世界優秀學生的嚮往地,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搖籃,全球頂尖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前沿科學探索、重大科技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原創地。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理念,需要以人類共同利益為紐帶凝聚高等教育國際化共識,形成基於人類共同利益和國際合作的“競合關係”,促進世界各國及其高等教育的合作發展和包容性發展。
中德雙方共有260餘名代表參加此次會議。會上,同濟大學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共同簽署了第三期《同濟大學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有關中德學部的合作協議》。
同濟大學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於2012年共同設立了中德學部,把中德學院、中德工程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納入“一個屋簷”下加強合作;2017年續簽協議。經過十年發展,在中德學部這“一個屋簷”下,同濟大學一系列對德合作的機構和專案都取得了卓越成績。中德學部及其框架下的系列合作也被譽為中德科教合作的燈塔專案,並多次被列入《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中國戰略2015-2020》等兩國重要檔案中。
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以《國際科研合作與國際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為題作專題報告,介紹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和中德博士生院協同開展科教融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具體設想,並向德方高校和機構發出合作倡議。
論壇全體會議後,同濟大學與德方夥伴高校分別圍繞“國際科研合作與國際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中德環境中心”“中德可持續城市聯合研發中心”“中德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德人文交流與智庫研究”等主題舉行了5場專題研討會。中德雙方代表就同濟大學新對德合作構架各項合作的具體落地進行了深入探討,達成了諸多共識。
作者:吳金嬌 通訊員黃艾嬌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