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賦》劇情中,趙國的名將李牧,最終是死在了郭開的手裡的,其實這一段是對歷史進行了改編的,歷史上真實的李牧並不是這樣死的,但相比起來,真實的李牧的死,比被郭開殺掉還要憋屈,那麼歷史上李牧究竟是怎麼死的,而對趙國來說,大將李牧的死,是否就意味著趙國的滅亡即將到來呢?
作戰密會告結,秦方暗謀行事,趙方明旗相抗,整個秋冬時節,邊境戰火不息,兩國將士你來我往,僵持不下。
日復一日,邯鄲糧草再度告急,龍臺宮內君臣商議,與其叫做商議,倒不如是觀郭開和趙佾之間的劍拔弩張。眼見倆人正為糧草爭執不休,倡女不堪其擾,立即要求宗親籌集資金向列國買糧。
待朝會散後,郭開悻悻歸府,不停抱怨李牧大軍如同無底洞。頓弱趁機遊說郭開誣告李牧侵吞糧草,聯合部分宗親大臣臨陣換將。
當天夜裡,郭開秘調人手攔截趙佾送往井陘前線的糧草,隨後進宮面見倡女,聲稱五萬糧草失竊必與秦間有關,繼而拿出贓物證明頓弱入趙想要拉攏宗室大臣。趙佾奉命調查此事,果然追查到超過半數大臣受賄以及贓款所在,從未想到這筆贓款竟與李牧有關。
縱然趙王遷與其他幾位宗室表示此事定有蹊蹺,決不相信李牧間趙,可是倡女卻在郭開的蠱惑下,仍是派他前往井陘召回武安君李牧。趙蔥代守井陘,怎料李牧在歸途之中,慘遭郭開伏擊。
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遂稟告秦王,再行反間故計,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
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為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趙王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司馬尚則被廢棄不用。趙國臨戰而親佞臣誅無辜忠誠良將,只過了三個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勢急攻,大敗趙軍,平定東陽地區(約今河北邢臺地區),趙蔥戰死,顏聚逃亡。秦軍攻下邯鄲後,俘趙王遷及顏聚。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
公元前222年,秦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最終滅亡。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李牧的存在,確確實實為秦國滅亡趙國,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在公元前233年與公元前232年,李牧更是率軍接連挫敗了秦軍的企圖。以至於,在秦王嬴政啟動滅六國戰略的時候,不得不先設計先將李牧除掉。由此可見,李牧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對於秦軍來說,成為了一個不小的麻煩。而李牧死後,趙國的迅速敗亡,也似乎印證了一直以來的說法。可是,戰國曆史的大趨勢,並不會因為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的存在,而產生鉅變的。
實際上,“李牧不死,趙國不亡”的說法,可以說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為,到了秦王嬴政繼位的時期,秦國經過此前數代君主的不懈努力,秦國統一六國的大趨勢,已經到了無法逆轉的地步。這是因為,秦國經過六代君主的變革,以及不斷征戰,國力已經到了遠邁山東六國的地步。而秦滅六國,顯然已經是一個大的歷史趨勢,要想徹底的扭轉這樣一個歷史趨勢,僅依靠李牧一個人,顯然是不夠的,趙國所需要的則是千千萬萬個李牧。
由此可見,在秦國滅六國在即的大趨勢下,李牧雖然取得了幾場勝利,但從深層次的角度上來看的話,我們便能發現,這幾場小勝利,並沒有影響到秦國總體的大戰略。這樣的情況下,李牧雖然在戰術上取得了諸多勝利,但依然無法改變趙國孱弱,秦國一家獨大的天下大勢。
同時,當“李牧不死,趙國不忘”的說法大行其道的時候,卻忽略了一個客觀的現實。這個客觀的現實,便是當時趙國的國力,已經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這是因為,在長平大戰之後,趙國的國力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可即便如此,趙國在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國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因為,趙國既要面對秦國接連不斷的攻勢,還要面對來自北方燕國,以及遊牧民族的威脅。國困民乏成為了趙國在戰國中晚期的一個真實的寫照。
如果趙國的國力,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恢復的話,那麼即便有李牧的存在,也只是稍微延緩趙國覆滅的時間而已。同趙國國力的衰敗形成對比的是,秦國依託於巴蜀地區所生產的糧食,以及疆域遼闊,帶來的充足的兵員,對趙國形成了絕對碾壓的局面。國力的不對等,可以說是趙國最終滅亡的一個重大原因。
歷史上的李牧,可以說在戰國晚期,成為了一個頂樑柱一般的存在。可即便李牧用兵如神,經常能夠做到挫敗秦軍的意圖,但李牧能做到的也就只有這些了。因為,趙國的國力,已經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而秦滅六國的趨勢,也已經到了無法扭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