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思偉:我國智慧醫學教育已具備大資料和技術基礎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醫學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著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對此,我國高等院校積極響應,紛紛發力公共衛生等相關學科建設。
2020年11月8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等醫學教育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辦,與會嘉賓就高等醫學教育變革、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應對新趨勢、新機遇和新挑戰。該論壇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的組成部分。
會上,貴州醫科大學主任俞思偉以《人工智慧時代的智慧醫學教育》為題作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俞思偉簡要介紹了智慧醫學教育理論的基礎。他提到,智慧醫學教育主要基於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物件,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景進行協作的手段。
“對於智慧教育來說,知識組織方式必須改變,教學方式必須改變,學習方式必須改變,考評方式必須改變。”俞思偉強調,知識組織方式的改變是智慧教育的根本標誌,課程改革、融合式教學等都是知識組織方式在發生變革。
在我國,衛生資訊化已經發展了30年,醫學教育資訊化這些年來也有所發展,還有數字人體、模擬醫院、智慧感測模具、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醫教研協同等等也在同步發展。基於此,俞思偉表示,當今我國智慧醫學教育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充分的大資料和技術基礎。他希望,能夠在統一的教學大資料平臺支撐下,透過醫學、教學、管理三個維度,對我們整個醫學教育體系進行頂層設計,完成系統的構建。其中,底層是智慧化和資訊化技術,中間是智慧交流工具,最終達到智慧醫學教育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