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而近妖”的完人。但是要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誰是最完美的人,答案絕不是諸葛亮,而是趙雲。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被描寫成了一個文武出眾、忠肝義膽,一生無敗績的形象,俘獲粉絲無數。像長坂坡單騎救主、隨劉備赴東吳、漢中擺空城計等等,無不讓人佩服不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全才,竟然被公孫瓚視而不見,毫不猶疑就送給了劉備,拋棄了趙雲。
公孫瓚在三國前期是能夠與袁紹一較長短的英雄,和劉備是同門師兄弟。在劉備沒落時,收留了劉備。在劉備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劉備也將之視為英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名震天下,而且帥氣無比,袁紹、曹操這些亂世梟雄都懼他三分。說了這麼多,也是說公孫瓚並不是庸才,可卻在劉備討要趙雲時毫不猶豫拋棄了趙雲,令許多人奇怪。
其實,如果細細瞭解公孫瓚的實力,你會發現,公孫瓚手下能人看起來不少,可是真有實力的其實也就那幾個。毫不猶豫的拋棄趙雲,絕對是公孫瓚的一大損失。公孫瓚一直倚仗手下的六大悍將,看起來個個都能力出眾,獨當一面,但其實並並非如此。
首先要說的就是公孫瓚的三位家人,公孫續、公孫範和公孫越。可能公孫家族天生好戰,出了這麼多能打的人。公孫越和公孫範都是公孫瓚的從弟,一直追隨公孫瓚東征西討。當初袁術和袁紹為了爭奪豫州而大打出手,公孫瓚站在了袁術這邊。公孫越率領一千騎兵援助袁術,公孫越奮勇當先,不幸被亂箭射中而犧牲。
公孫瓚和袁紹結仇大打出手,袁紹打不過公孫瓚,於是決定分化公孫家族。袁紹任公孫範為渤海太守,想和公孫瓚和解,不料公孫範雖然無力不咋地,但卻是一個忠義之人。公孫範起勃海之兵幫助公孫瓚,公孫瓚的實力反倒更強了。
公孫續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瓚和袁紹大戰戰敗後被圍困。公孫續雖然起兵去救援,卻沒來得及。原來是因為公孫瓚寫給公孫續的信件被袁紹截獲而引發大敗。公孫續沒能幫助公孫瓚逃出生天,自己也被屠各所殺。
公孫家族確實有不少人能用,然而能力並不是那麼出眾。要跟趙雲相比,還真是差的老遠。然而別人畢竟是宗室將領,趙雲被棄之不用也能說得過去。
真要說公孫瓚手下的能人,確實還是有一些,那就是田楷、嚴綱和田豫。在公孫瓚大軍和袁紹部隊對峙時,公孫瓚讓嚴綱擔任冀州刺史,田楷擔任青州刺史。
田楷和劉備一起作戰,打了不少勝仗,立下戰功。在曹操東征徐州時,又是田楷和劉備並肩作戰,救援徐州。在他倆的努力下,徐州的危機解除。早期的劉備,由於沒有謀士的輔佐,一般敗多勝少。然而和田楷一起,一直打勝仗,可見田楷的實力。然而公孫瓚不敵袁紹,田楷在追隨公孫瓚的過程中陣亡。田楷雖然厲害,卻也缺少能夠隨之一起征戰沙場的大將。趙雲若還在,和田楷搭檔豈不妙哉!
嚴綱深受公孫瓚信任,是白馬義從的指揮。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王牌軍種,然而在界橋之戰麴義的八百先登死士擊敗,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嚴綱被殺。
要說公孫瓚手下最有頭腦的是誰,那麼田豫當之無愧。田豫本來是劉備的部下,後來追隨公孫瓚。可是在公孫瓚手下卻並不得重用,僅僅做了一個縣令。如果說在帶兵打仗上面,趙雲是被公孫瓚埋沒的人才,那麼出謀劃策、治國理政方面,田豫也被埋沒。
在袁紹大戰公孫瓚時,公孫瓚的部將王門背叛,率領袁紹兵馬攻打東州。田豫竟然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勸退了王門。而這不是他最後一次用自己的謀略立功,在公孫瓚死後,田豫由成功勸說新任太守歸順曹操。在歸順曹操後,田豫一直在曹魏的北疆作戰,立下了不少功勞。最後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公孫瓚為人剛勇,在北方作戰威名遠播,麾下的白馬義從更是令匈奴聞風喪膽。然而,像趙雲這麼文武雙全又忠肝義膽的將才,公孫瓚卻視而不見。在劉備看中趙雲時,公孫瓚更是毫無割捨之情。公孫瓚手下雖然也有宗室人才能用,但大多才幹不足。手下能人不少,卻也未能充分施展。
公孫瓚拋棄趙雲,真是無“識人之明”,絕對是他本人的一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