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小學培訓領域可謂快速崛起。2015年,好未來市值不足50億美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市值已達429億美元。2016年,長期以出國留學考試輔導為主的新東方,佔比第一的業務也變成了國內中小學培訓。
與此同時,線上中小學培訓成為投資的風口,一輪又一輪投資湧入,各種輔導班廣告頻繁在許多重要場合與媒體出現。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00億元估值的校外輔導機構至少超過了8個。
培訓機構的崛起,也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引發了輿論熱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複雜的,其中不乏相關培訓機構過度市場化,焦慮營銷、過度營銷等原因。不過,在對校外培訓機構加強治理力度的同時,也需要多反省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對校內不適當的減負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做好校內的加法,最大程度在校內滿足多樣化與更高質量的教育需求。
培訓機構的收入是家長排隊交錢“堆”上去的,不是誰命令的。之所以會有如此快速的發展,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其“滿足”了家長與孩子的教育需求。
各種調查都表明,在不少城市中,中小學生到校外輔導班上課的比例普遍較高,幾乎成了“剛需”。這一現象說明校內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其中的核心,就是一刀切的減負政策導致“校內減下去,校外加出來”。
“三點半現象”就是其中的典型。我們希望孩子們學業負擔輕一點,少一點,下午3點半全部放學。這樣的規定,不僅不能滿足一些更高、更多元教育追求的需要,也給家長帶來了諸多不便,由於下午3點半時仍在上班,家裡又無人接送照顧孩子,於是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班成了主要選項之一。一位家長就曾無奈地說:上培訓班總比去遊戲廳強吧?
減負,是要減去不必要的、多餘的負擔,而不是都要減、都必須減。不加區別地減負,可能會產生更多問題。要認識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對負擔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負擔首先是一種心理感受:喜歡玩遊戲,三天三夜也不會覺得是負擔;不喜歡學習,10分鐘都是負擔。從絕對負擔的角度來說,任何對自己有高期望值的人,負擔都是重的,這不會因教育制度或者教育理念不同而不同。
美國著名記者愛德華·休姆斯曾經寫過一本書《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麼煉成的》,書的第一章就記錄了惠特尼中學一個高三女生有代表性的一天:喝4杯咖啡,睡4個小時,考4.0的GPA。而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女生對自己有非常高的期望和追求。我認識一些在美國最好中學就讀的中學生,對他們而言,學習到後半夜再睡覺是家常便飯。但區別是,這些都是孩子們自覺自願的,沒有人逼他們。從絕對負擔角度來講,這些孩子的負擔應該超過了大多數中國學生。
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沒有道理非要規定一些有更高追求的學生只能學多少、禁止多學。“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是吃苦耐勞,是自強不息。對於這部分學生,我們應該給的是鼓勵,是多提供學習的機會,而不是一味減負。
第二,需要承認一個現實:受國情和文化影響,中國家長普遍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抱有較高期許。這一特點,不完全受教育制度影響。比如,在紐約,伴隨華人移民的增多,以當地中考與美國“高考”為核心的輔導班也開始大幅增長,而且主要開設在一些華裔聚居區。
客觀來講,這一特殊文化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困擾,比如容易造成教育功利化等問題,但從積極的角度看,重視教育也是一個良好的文化傳統,而且這一追求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因此,對於一些自身有更高期望的家長與孩子,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負擔減下來。一刀切減負的結果,只能是這邊減下去,那邊加出來。
第三,還需要認識到,每個學生的情況和需求不同,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規律。在減負的過程中,需要築底,即降低不合理的、過高的基本要求,但不應封頂,否則只能把有更高追求的孩子擠到校外,也不利於國家拔尖人才的培養。
美國公立學校要求普遍較低,甚至會出現較多不及格、不能畢業的現象。但同時,美國的中學裡也有“天才班”,也有覆蓋全美的“大學先修課程”(AP)。大學先修課程在中學開設,目的就是給學有餘力的中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育規律,對超綱學、超綱教等嚴格設限、一刀切的規定,無法真正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因此,需要調整校園減負一刀切的做法,讓校內教育最大程度滿足不同的教育追求。如此,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把課外的需求降下來,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課外輔導班氾濫的現象。
(作者系中國教育線上總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