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戰爭年月,從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每一次戰爭都是無比的殘酷,無數士兵和將領們缺吃少穿,艱難輾轉,日本飛機隔三差五就會來投擲導彈,他們每次只能在警報響起時向防空洞躲避;長征的時候,他們穿著草鞋過草地,邁過飛雪皚皚,走過飛沙走石,尤太忠就是其中這樣一個人,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一名紅軍,到後來把自己半生戎馬歲月都獻給了中國,為中國偉大的民族解放事業而奮鬥。
1918年,尤太忠出生在河南光山,家裡的貧窮讓他的生活一直以來都倍感心酸,直到他12歲那年,走投無路的他輾轉奔波,乾脆就跑到了村子的紅軍駐地,果然跟父母講的一樣,紅軍計程車兵對他很好,看他飢寒交迫,哪怕自己窮得吃不起飯,也還是省出自己的一點糧食,給他吃了,而尤太忠因此非常感念紅軍的恩德,他說自己想加入紅軍,而且這個念頭還愈演愈烈,當時他那麼小,看起來就是一個小鬼頭的樣子,哪裡能跟得上隊伍,或者是為戰鬥出什麼力呢?所以當時紅軍長官挺猶豫,但是後來在他的堅持之下,再加上大家又看到了他的堅持,所以把他留下。
後來尤太忠13歲了,不再像是以前那樣小小的個子,更有力氣了,所以能夠正規的參軍作戰了,於是他被編入紅4軍10師29團2營2連,當了好員。有一次在長征路途中,尤太忠因為傷寒交迫,一不小心就得了瘧疾,走不動路,當時在紅軍中得病的人挺多,有一些士兵就只能遺憾地留在原地,不能在進行長征了,否則會影響整個長征的程序,但是紅31軍政委詹才芳成了尤太忠的救命恩人,讓他不至於獨自身陷絕境,當時他有一頭驢子,他讓尤太忠牽著驢子的尾巴朝前走,這樣一來他就有了攙扶的物件,也就不再是寸步難行,雖然踉踉蹌蹌地。
但他還是能夠跟上隊伍,所以頑強的熬過了那段時間,並且熬到了自己病好的那一天,病好了以後的尤太忠宛如浴火新生,更加壯實了,身體也開始抽條,不再是瘦弱的小個子,同時他對當年詹才芳的恩情,真的是終生不忘。此後,他只能用一次又一次更加激烈的作戰,捨生忘死地投入到戰鬥之中,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用戰功赫赫,來表達自己對紅軍的恩情。
抗戰爆發後,尤太忠所在紅31軍93師,改編為八路軍386旅772團。772團是內部出了很多厲害的統領,這些統領、將領們,都曾經在中國最困厄的年月,託舉起國家行將沉淪的山河,用自己近乎於捨生取義的驍勇善戰,奠定了一場又一場勝利的基礎,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如今的新中國,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又用自己的槍桿,打跑了侵略中國的敵人,他們的民族情懷,永遠都值得所有人銘記並感動,在772團中的營長丁思林、郭國言、易良品,都前赴後繼先後犧牲。3營副營長尤太忠一直征戰四方,帶著戰友們的意志活了下去,並且不停作戰,一直征戰到抗美援朝。
1937年10月,日軍在石門偷襲386旅771團,劉伯承命令3營副營長尤太忠指揮11、12連,在數十日時間裡面,他跟自己的戰友們打響了配合,左右側翼包抄,承前啟後,兩方人馬配合的愈發精妙,也讓日軍受到了重創,在這次作戰中,一共殲滅了100多日軍,而且不但如此還收穫頗豐,繳獲大批物資,此後因為戰功累累,屢經升遷,屢受重用,尤太忠成為晉冀魯豫野戰軍6縱16旅旅長,1947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尤太忠當時率領著自己的16旅打頭陣,本來應該在前面進行突擊,後來臨時被劉總劉伯承改變作戰任務,希望他能夠帶領前隊變後隊,擔任掩護任務。
而就在這次掩護任務中,尤太忠同樣是不負眾望,完成了自己的作戰,並且還超額完成任務,雖然在這次慘烈的戰爭中,有2000多名將士和士兵死去,犧牲在沙場之上,但是無數英雄拼盡全力得到的戰果,也讓人覺得無比欣慰,掩護任務圓滿完成,大別山之戰捷報頻傳,劉鄧大軍勢如破竹,為新中國成立打響了非常關鍵的一次戰役,成為一次喜氣洋洋的勝利轉折。
尤太忠不但是在解放戰爭、抗日戰爭中屢立奇功,哪怕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也多次立下戰功,用自己驍勇善戰的實力,打破敵人的防線,攻擊敵人的薄弱,並頑強的抵抗住了敵人的一次次攻擊,最終勝利班師回朝,並迎來了和平年代,得到了大家的歡迎和欣賞。在戰亂年月裡,尤太忠和鄧政委之間有一段交情,而就在1973年的時候,鄧政委回到北京,尤太忠也非常激動的前去看望,當時鄧政委在官局上失意落魄,沒有什麼實權,家裡鮮少有門客拜訪,而尤太忠卻渾然不覺,熱情的跟鄧政委敘舊,這導致鄧政委都不由的打趣他,問他,“你還敢來啊?”尤太忠情真意切的說,“您永遠都是我們的老政委。”他的赤子之心,至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