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肖像圖
中國古代湧現了無數的英雄豪傑,成就了各種豐功偉業。但是不得不承認,由秦國開拓的大一統王朝——秦朝,可以被認為是中央集權制的開創者。
如此偉大的豐功偉績,自然不是靠嘴皮子說出來的,想要一統六國,必須依靠強大的武力,這就不得不說始皇帝嬴政身邊的大將,王翦!
王翦被後世譽為戰國四將之首,也是這四將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終的將軍。這也從側面說明,王翦不僅僅是一位善戰的將軍,更是一位聰慧的政客,擁有高超的政治意識。唐朝、宋朝設名將廟宇祭奠名將,王翦一直都在被祭奠的名將前列,無不說明其功勳之卓著、名望之高。
秦始皇一統六國,其中五國的覆滅與王翦有關,三國更是其親手覆滅的。我們來說一說,王翦傳奇的一生。
秦始皇著色圖
出身與嶄露頭角
關於王翦並沒有清晰的史料記錄,只能根據後來的《新唐書》推論,王翦可能是周靈王太子晉之後,但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後世更多地認為這種推論系當時為古名將祭祀時,為提高其"神位"而做的一種宣傳。王翦在當時很有可能只是普通百姓。
影視作品中王翦形象
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的是,王翦一直忠心耿耿地效忠秦王嬴政,而嬴政也給予了王翦足夠多的信任,所以秦王提拔王翦於微末更為可信。王翦嶄露頭角是在領兵攻打趙國時,僅僅領軍十八天的王翦另立精銳,一口氣攻下趙國九座城邑。成功進入了秦王嬴政的視線。
王翦雕像
奠定基礎,步步高昇
成為秦王嬴政的近臣並不意味著從此王翦就可以領兵出征,助秦王爭奪天下。要知道,關於秦王嬴政一直流傳的"呂不韋之子"的傳聞。呂不韋一生做生意,最大的生意當為"販人",即成語"奇貨可居"的出處,"販"異人嬴政。
嬴政回國即位太子,呂不韋被拜為丞相,封文信侯。後嬴政即位秦王,奉呂不韋更近一步為相邦,自此呂不韋開始把持朝政,權傾朝野。私下裡,呂不韋長期與太后私通,因顧及嬴政成年後東窗事發,便獻祭祭於太后,使得自己安全抽離。
王翦表面聽從呂不韋的命令,私下則向真正的君主嬴政效忠,並逐漸掌握了兵權。秦王政9年,即公元前238年,糜毐淫亂宮東窗事發,兵變進攻秦王府,被秦王察覺,搶先一步發兵平叛,處理了嫪毐及其勢力近百人,並將呂不韋免職,後聽從王翦的建議,將呂不韋賜死,自此嬴政全面掌控了國家政權,掃清了國內的阻力。而王翦也因此舉更得帝心,實掌兵權。
攻下趙國
戰國國家分佈圖
公元前229年,王翦於郡上出兵,準備攻下趙國。對上趙國名將武安君李牧。李牧亦是戰國四將之一。兩軍相持不下,戰爭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無奈之下,王翦認為趙國久攻不下的原因就是李牧,只要除掉李牧,趙國就沒有了抗衡之力。
要知道,秦朝從起兵攻趙到攻入邯鄲,一共歷時8年,而趙國在期間經歷長平之戰,國力嚴重倒退,卻依然抵抗住在各方面均強於自己的秦國,李牧的作用不可謂不大!於是王翦向秦王請示,使用反間計,除掉李牧。
秦王派奸細進入邯鄲,重金收買了趙王近臣郭開。郭開便散佈謠言,向趙王說李牧私下勾結秦軍,正在談判,意圖謀反。趙王對李牧產生懷疑,派人替換主將李牧及副將司馬尚,在其返回途中暗中殺死了李牧。自此,趙國面對秦國雄師再無抵抗之力,僅僅三月有餘,趙國國破,趙王遷被俘,趙國納入秦國版圖。
話劇中王翦出征形象
攻下燕國
秦王嬴政關於攻打趙國是為復仇的宣告並不被其他五國所接受,秦國受到其他各國的抵制,其餘五國開始聯合防止秦國進一步發動戰爭。但此時,也就是公元227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這給了嬴政非常好的理由。由於這是燕國私下裡的行動,面對浩浩蕩蕩的秦國大軍,其餘四國選擇了沉默。
秦王派王翦領兵進攻燕國,燕王喜和代王嘉聯合與秦軍交戰,結果敗於易水河畔。燕王喜攜殘部逃往遼東,王翦順勢攻下燕國都城薊,燕國就此滅亡,只餘遼東一塊還有殘餘的燕國勢力。秦國一統三國,成為戰爭欲滿滿的強國。
戰勝城破圖
攻下楚國
在攻楚滅楚的過程中,王翦的所作所為才真正的被史書所記載,我們也才能在後世瞻仰到當時第一戰將的智慧與風采。
秦王21年,也就是公元前226年,已經順利攻下韓國的秦國,面對虛弱不堪的魏國和楚國,秦王做出先攻楚的決定。這次出征的是王翦的兒子王賁。王賁率軍很輕易地攻下楚國十餘城,於是秦王讓王賁轉而進攻魏國,準備另派將領進攻楚國。
秦王詢問攻下楚國需要多少兵馬,李信信誓旦旦地說,20萬足矣。但是王翦則擔憂地說,不到60萬攻不下楚國!秦王對王翦有些不滿,覺得王翦年事已高,膽怯了!
於是派李信與蒙恬率軍20萬進攻楚國。結果,李信兵敗潰逃。秦王嬴政才意識到王翦的先見之明。此時,王翦已經返回了頻陽(陝西富平北部),賦閒在家。
秦王親自登門向王翦賠罪認錯,並請王翦出山繼續統兵作戰。王翦先是拒絕,看到秦王態度誠懇,便答應了,統兵60萬,再次進攻楚國。
影視作品中出征形象
秦王親自送王翦到灞上,誰料王翦去而復返,請求秦王賜予良田豪宅。秦王回他,你還擔心我會虧待你嗎?既然你開口了,城西的萬畝良田便是你的了。王翦出發後不久,再次派兵向秦王求賞。前前後後一共五次求賞良田,秦王每次都應允。
就連部下都擔心王翦的行為會惹怒秦王。王翦才向下屬解釋道,我統帥60萬大軍,近乎全國的部隊都隨我出征了,秦王又生性多疑,怎麼會不擔心我兵變自立甚至反攻秦國呢?我只有不斷的向秦王求取各種好處,秦王才不會擔心我有反叛之心。畢竟我手握重兵,如果真有心謀反,天下之地都是我的,怎會不斷求賞呢?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萬大軍到達楚國境內後並沒有和楚軍交戰,而是屯兵防守,並不回應楚軍的挑釁,休養生息,投石取樂,持續一年有餘。這不僅讓楚軍疑惑不解,秦國境內對王翦的行為也表示不能接受,官員不斷的彈劾王翦翫忽職守,耗費國家資源。秦王卻依然相信王翦。
影視作品中王翦出征形象
最後,楚軍因為兵力不足,想先發制人,結果被王翦尋到破綻,一擊即破,擊敗楚軍,並於薊斬殺項燕。一年後俘虜楚王負芻。至此,一代強國楚國徹底覆滅,淪為秦國疆域。
隨後王翦南征百越,官拜武城侯。並告老還鄉,再無記載。能在功成名就,權勢滔天之時急流勇退,不得不說,王翦除了智商和情商足夠高,自制力也非常好,知道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更難得的是不恃功自傲,多少英雄豪傑看不透這名利場。
秦朝疆域圖
戰國四大將,以白起王翦為先,廉頗、李牧共計四人,卻只有王翦一人得以善終。由此不難看出,王翦可為戰國四將之首!或許王翦不如白起善戰,但是王翦的政治意識遠不是白起所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