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聘 迴歸本真

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

最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出臺,這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具體體現,對於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促進人才開發使用、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建設教育強國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意見》具有四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突出師德第一標準。

師德是教師的立業之基,從教之要。作為新時代人民教師,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任,教師職業的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明確要求,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意見》明確提出“把好思想政治關,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完善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健全評價標準、體系及考核方案”“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教師的基本職責,把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育人效果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等要求,充分體現了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高度重視。高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使命的崇高、作用的重要,學高尚道德,做高尚事情,時時處處以自己的高尚帶動學生的高尚,以德育德,造福千秋。

二是突出分類第一原則。

黨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完善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當前,我們的人才評價機制還不同程度存在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標準單一、評價手段趨同等問題,尤其是對不同型別人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備受詬病。《意見》強調分類分層,“針對不同型別、不同層次教師,按照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型別,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技等不同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研究型別,通用專業、特殊專業等不同專業門類,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類分層評價標準”“鼓勵採取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同行評議、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多種靈活評價方式”,這將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各類人才活力。高校要帶頭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分類建立體現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的評價機制,讓各類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三是突出實績第一標尺。

以何種標尺選人用人,是一個重要導向問題,也是一個價值理念問題:新時代高校需要什麼樣的老師?怎樣把好老師評上去?全國教育大會指出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明確提出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明確提出“把課堂教學質量作為主要標準,提高教學業績和教學研究在評審中的比重”“突出教書育人實績,注重對履責績效、創新成果、人才培養實際貢獻的評價”“克服唯論文、唯‘帽子’、唯學歷、唯獎項、唯專案等傾向”,讓人才評價的“指揮棒”迴歸到了正位。高校教師要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職責,切實將人才培養的中心任務落到實處。

四是突出質量第一追求。

教師職稱評審要看重真才實學,即不看資歷看能力、不看文憑看水平、不看數量看質量。《意見》突出質量導向,強調“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突出評價成果質量、原創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情況”“注重質量評價,防止簡單量化、重數量輕質量”,提出“論文發表數量和引用情況、期刊影響因子等僅作為評價參考”“不得簡單規定獲得科研專案的數量和經費規模等條件”“核心是評價研究本身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值”等要求,這將從根源上扭轉粗製濫造、出錢發表和出版等危害學風和破壞學術發展的惡劣現象。高校教師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參與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紮實做好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產出一批高水平標誌性的科研成果,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優秀人才。

高校要以《意見》為指引,不斷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充分用好人才評價“指揮棒”,深入實施以實績、質量、貢獻為導向的教師評價,完善教師評價標準,實行分類評價,健全考核管理,真正實現專業技術職務能上能下,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作者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校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38 字。

轉載請註明: 職稱評聘 迴歸本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