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迎來教育發展良機
——訪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
光明日報記者 劉博超
“十四五”規劃會給香港教育帶來哪些重大機遇?香港教育將如何受惠於大灣區建設?港校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教育從業者又將迎來什麼樣的新機會?記者就此採訪了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盧曉中。
記者:“十四五”規劃會給香港教育帶來哪些重大機遇?
盧曉中:“十四五”規劃提到,“支援特別行政區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援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援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其中,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關聯到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灣區、創新灣區建設的目標定位,有賴於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援和智力支撐。
黨中央、國務院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支援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粵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特色和優勢,雖然之前三地教育合作就有開展,但更多的是立足自身彌補不足、尋求支援幫助,且相對零散。如今從大灣區建設的意義上促進教育合作發展更多的是一種發展共同體的構建,也就是說不僅僅是站在自身的立場,更是著眼於優勢互補、叢集發展。對於香港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香港高等教育在許多方面有優勢,也有不足。港校學術水平比較高,世界一流大學就有好幾所,但香港在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和科技成果應用推廣方面有一定的侷限。今後,在叢集發展的過程中透過與內地相關方面的優勢互補,可以使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得到加強,從而促使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叢集發展過程中可以透過這種優勢互補,一方面融入和服務於國家發展大局和大灣區建設,另一方面也可促進香港高等教育持續發展和向更高水平邁進。
記者:香港高校如何受益於“十四五”規劃?
盧曉中:“十四五”規劃支援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教育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制度創新,包括規則的銜接、機制的對接。比如,以前香港高校到內地合作辦學主要依據的是《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但該條例制定的歷史背景與大灣區的現實差異較大,使得合作辦學存在一定的制度性障礙。這既增加了合作辦學的風險,也不利於合作的深入展開。“十四五”時期,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研究制定專門的法規條例,暢通合作辦學機制,對香港高校是重大機遇、重大利好。
這些年,港校在內地發展比較好,而且內地在這方面的需求比較旺盛,這與香港高校在內地有良好的聲譽是相關聯的。廣東也有很大的熱情,在政策、土地、資金方面都非常有誠意。當然,我們也看到,高校引進不是盲目的,在內地發展什麼樣的學科專業,跟國家的科研和產業政策導向以及地方科研和產業發展方向是密切相關的。“十四五”時期,在大灣區建設、叢集發展的背景下,香港高校大有用武之地。同時這也將為香港高校注入新的動能,彌補港校過去的一些侷限,這對其學術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會有很大幫助。
記者:“十四五”時期,基礎教育領域有哪些利好香港的舉措值得關注?
盧曉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教育合作以交流作為切入點,做得很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鼓勵粵港澳三地中小學校結為“姊妹學校”。比如,深圳羅湖區目前已與香港78所中小學簽約,以專案為抓手共同開展學術研討、教研、課程及學生之間的交流等活動,成效非常明顯。這對於增進相互瞭解、取長補短,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很有幫助。
今年秋季學期,廣州的第一所港澳子弟學校“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即將開學,港澳子女就學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的重要內容,這也可解除香港人才灣區就業的後顧之憂。香港學生來這裡讀書後,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從升學到就業,大門都是敞開的,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打通這些渠道。
記者:對於香港教育從業者來說,“十四五”時期有哪些新機遇?
盧曉中: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有關精神,將研究開放港澳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這也是教育領域人才就業的新機遇。還有香港高校教師在內地高校接受聘任、申報課題等許多方面也都放開了,國家社科基金各類專案申報也已經向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員開放,還有面向港澳地區的專項課題。相信對香港的支援在“十四五”期間會有更大的步伐,教育從業者也將擁有更多發展機會。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1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