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後,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苦惱:
以前經常考雙百的孩子,上了三年級開始出現不及格。
孩子上課無精打采,對學習沒有興趣,不和老師進行互動和回答問題。
作業的完成度不夠,做過的題一錯再錯,沒做過的題也不懂靈活變通。
……
出現“三年級滑坡”的現象,其實是基於之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一二年級孩子還處於適應期,在學習方面會過度依賴父母和老師,四五六年級之後,孩子基本已經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
而小學三年級,則是孩子重要的一個過渡期,如果沒有把應該具備的習慣和能力培養起來,一下子面對三年級的諸多變化,班級的學習情況可能發生“大洗牌”,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家長苦惱,老師也沒招。
小學三年級是一道“坎兒”,多數孩子都難以跨越,原因何在?1)學科增多、內容變難,孩子難以適應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科數目增加、學習內容變難,語文上開始增設閱讀理解,數學的思維也變複雜,新增的英語科目讓小朋友們難以適應……這些壓力一下子接踵而來,讓孩子們喘不過氣。
習慣了一二年級簡單的學習,孩子們很難適應三年級的變化,能力強的孩子能硬著頭皮往上衝,迎頭趕上領先他人,而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就會被落在後面,成為吊車尾的那個。
2)早期超前教育的“壓榨”,孩子思維固化
有教育專家指出,孩子的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3歲屬於直覺思維期,5歲開始有形象思維,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本來天真爛漫的孩子,父母非要盲目信奉超前教育,孩子雖然並不理解學習的內容,但也只能死記硬背,讓知識變得死板、固化,一點點磨滅了孩子本應有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由於超前教育的影響,可能剛上學的孩子都會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揠苗助長的孩子的劣勢會慢慢顯現,沒有形成學習的好習慣,甚至因為不會靈活變通而落後。
3)自我意識“甦醒”,孩子開始叛逆
三年級的孩子,正是從孩童向少年的轉變過程,兒童時期的孩子像個任父母和老師宰割的“小羊羔”,而三四年級的少年會逐漸形成自我意識,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不再唯命是從。
甚至有些孩子開始反抗父母和老師,拒絕學習這件事,再加上對外界的其他事物產生興趣,自然就會在學習上分心。自我意識如果不能很好地轉化為自主學習的習慣,很容易出現成績下降的現象。
幫助孩子成功跨過三年級的“坎兒”,父母不要小瞧了小學的教育孩子的學習是一環扣一環的,針對“三年級滑坡”的原因,不難發現,父母對孩子任何一個階段都不能掉以輕心。三年級對小學生來講,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甚至直接關係到孩子初高中的學習情況。
小學三年級彷彿一場“大洗牌”,如果父母沒有把握好這個重要階段,多半孩子都會栽在這道“坎兒”上,一旦跌倒,高年級之後就很難再彎道超車了。
小學時間佔了12年教育的一半,雖然看著6年時間感覺很久,也有很多父母抱著“小學不用學習,等初中再學也不遲”“小孩子玩最重要”等這樣的想法。
實際上,孩子從適應到真正進入學習狀態,這段時間可能轉瞬即逝,如果小學期間沒有把基礎打好、習慣培養好、能力建立好,那孩子根本無法承受初高中的學業,何談學習好一說呢?各位父母,你家孩子三年級學習如何呢?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路,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