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老照片:慘烈的上甘嶺戰役,致敬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2年是美國總統的大選年,但對想要繼續參選的現總統杜魯門來說,其處境卻是極其不妙的。
是啊!朝鮮戰爭已經打了兩年零四個月了,除了不斷運回國內的裹屍袋、越來越高的軍費支出以及通貨膨脹,美國人並沒有獲得任何實際的利益。
杜魯門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利用了這一點。
他表示:一旦當上總統,就即刻飛往朝鮮結束這場戰爭。
輿論對杜魯門很不利。
但杜魯門可不想就這麼灰溜溜地下臺,因此他轉而向接替李奇微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里克施壓,希望他能用一場勝仗來扭轉被動的局面。
開始,克拉克和他的前線總指揮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曾有那麼個打算,那就是效仿麥克阿瑟仁川登陸,在志願軍和人民軍的大後方元山故伎重演。
誰知,情報卻告訴他們志願軍對朝鮮東、西海岸的防禦很重視。
登陸作戰行不通,只能從正面尋求突破。
西線?這裡一直是志願軍重點防守的區域,聯合國軍在這被狠揍過好幾次。再從這裡用兵,萬一打不好,又被吃掉幾個團,連談判的本錢都沒了。
東線?那裡山川丘陵縱橫,利於防守。剛剛結束的夏秋戰役,“血染嶺”和“傷心嶺”的慘重損失也實在令人後怕。
中線?平康、鐵原、金化一帶地形相對平坦,適合聯合國軍機械化部隊推進。如果控制這個三角區域,可直接插向元山。弄好了,能將整個東線陣地一刀切下來,吃掉佈防在這裡的十餘萬人民軍以及志願軍。用範佛里特的話說,就是“得一個全豬”。
當時,“鐵三角”底線的兩個端點,鐵原和金化為聯合國軍所控制;“三角線”的頂點,平康和中部防線的制高點五聖山為志願軍所控制。尤其是後者,它的制高點1061.7高地和其南端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又構成了一個小三角形,突入了聯合國軍陣地,直接威脅了聯合國軍防線。
因此,範佛里特制定的“攤牌行動”,也就是他們口中的“金化戰役”、“鐵三角戰役”,實際上就是為了打下五聖山。
不過,範佛里特也有苦惱:美國大選就給了他半個多月的時間。
克拉克倒是很貼心,他答應範佛里特,此戰將調給他五個師的兵力用於作戰。
炮兵方面,初步也定下來調給他16個炮兵營,包括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的大口徑火炮300多門。
空軍方面,聯合國軍總司令又給範佛里特分別從日本東京、沖繩,菲律賓以及釜山等地調來了近200架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
此外,聯合國軍的海軍航空兵也在沿海的軍艦上裝滿了油,時刻等待起飛。
如此強大的兵力和火力,範佛里特愁眉舒展了:最多使用兩個營的兵力,5天左右的時間,傷亡預計200人左右便可達成目標。
誰知道,志願軍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聯合國軍連1061.7高地還沒摸到,就在上甘嶺之南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被打得頭破血流。
戰史記載,從10月14日11月25日,敵我雙方在上甘嶺地區不足4平方公里的兩高地上,進行了長達43個晝夜的攻防爭奪戰。
敵軍先後投入了6萬餘人,火炮300門、坦克近200輛,飛機3000架次,發射炮彈190萬發、投擲炸彈5000餘枚,將上甘嶺陣地的岩石擊成了粉末狀,深可沒膝。甚至於,連山頭都被削掉了兩米。
而我軍則依託坑道為骨幹與野戰工事相結合的陣地,先後投入了4萬餘的兵力,抗擊了敵人25次營級規模的衝擊和營以下作戰部隊的650次衝擊,以傷亡1.1萬人的代價,最終守住了陣地,並取得了斃傷俘敵2.5萬人的戰績。
“這場戰役實際上變成了朝鮮戰場的‘凡爾登’”,美國新聞界如是評論道。
“在物資消耗上還要超過1950年的數目。金化戰役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無底洞,他所吞食的盟軍軍事資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國軍隊的總攻勢所吞食的都更多。”
“一個連長點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美國記者說。
“那些出發時兵員足額的部屬,今晨回來時,只剩下幾個少得可憐的殘餘。那些最精幹最勇敢的軍官們看到這樣驚人的損失,都哭了起來。”
一個韓國連隊接防一個美軍連隊時,接近兩百人的美軍加強連,“從陣地上下來的還不到三十人,只背了五支槍。有一半的人沒帽子,蓬頭散發,滿身是泥,簡直不像個人樣子。其中有四個人還抬著屍體,一發炮彈落下來,在老遠的地方炸了,可他們嚇得扔下擔架就沒命地炮。”
但有一點需要備註,雖然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打得卻是極其艱難的。
因為聯合國軍牢牢佔據著制空權,將堅守陣地的志願軍部隊的後勤封鎖很嚴重。
對此,洪學智將軍曾回憶道,“戰鬥緊張時,一個團作戰,需要兩個團負責運輸作戰物資。由於敵人炮火密度每公里正面達二百九十門,加上大量的航空兵、坦克及火炮,在從前沿到戰術縱深二十公里的地域內構成了層層火網、火牆,實行晝夜不停的嚴密封鎖。火線運輸人員把物資運上去,把傷員運下來,往往要通過幾十道封鎖線。”
“在接近坑道時,距敵人只有二三十米,往往三面受敵人地堡群、探照燈的封鎖控制。我地表陣地被打成了一米多深的石灰粉,有的陣地被打斷,坑道被打斷,以致運輸人員經常迷失方向,找不到道路和坑道口,誤入敵人陣地。運輸部隊一個排四五十人把物資送上去,只能剩下二三人回來。”
最艱難的時候,上級下了這麼一道命令,“凡送上一簍蘋果者,記二等功一次。”
即使如此,部隊星夜從平壤採購了三萬多斤蘋果,闖進坑道的也僅有一隻。
令人淚目的是,戰士們都不捨得吃這個蘋果,幾十個人互相轉了兩圈還沒把它吃完。
即使如此,志願軍還是儘可能地向前線運輸物資,尤其是朝鮮百姓。
據統計,單是金化郡就組織了7000多人的擔架隊。
此外,沿途的臨時包紮所、彈藥運轉所、醫院、茶水站都有朝鮮老百姓幫忙。
有的婦女性子烈,不願在大後方,便偷偷跑到了前線抬傷員,19歲的女孩李春實和她的三個小夥伴就是這麼做的。
“男人們都去抬擔架了,裡委員會不讓我們姑娘去,這哪能行呢?我們4個人就做了一副擔架,偷偷地跑到傷員轉運站,我們請求三次,都沒有被允許。後來,我們想出了辦法,看到擔架隊出發,我們就女扮男裝偷偷地跟著,一直跟到了火線上的救護所,抬起一個傷員就往回走”,被發現後,李春實如是說。
這種支前景象,一如當年的淮海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