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和蔡國慶兒子同歲,同為明星孩子,一個富養一個窮養差距顯著
現代社會對祖國花朵的培養付出的精力越來越多,由於網路的發達,很多父母接觸到了更多的科學育兒知識。
關於孩子的“窮養”和“富養”也有很多的爭論,一部分家長認為,窮養更能培養孩子堅韌的品性,一部分家長認為,富養能養孩子有更多見識。
鄧超和蔡國慶兒子同歲,同為明星孩子,一個富養一個窮養差距顯著
有網友認為,明星那麼有錢,在“窮養”能窮到哪裡去?其實這是大眾對“窮養富養”的誤解。
“窮養”並不是讓孩子啃窩頭學習,而是教孩子從精神上剋制自己的慾望;“富養”就是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不被外界物質誘惑。
鄧超和孫莉這對模範夫妻,對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獨到”的方式,可以稱得上是“窮養”了。
就像一個普通的孩子般,鄧超兒子能無憂無慮的玩耍著成長,度過了一個充滿童真的童年。
而蔡國慶對於兒子的培養則是“精心規劃”過的,本來就是“老來得子”,對孩子很是寵愛,教育上就更加用心。
蔡國慶兒子在《爸爸去哪兒》中首次亮相,從孩子一身才藝中能得知,這孩子童年過的很是“忙碌”,閒時肯定是在各種補課班之間奔波。
“窮養”和“富養”只是教育的其中一種形式,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1)培養健康的人格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撐他將來可能會面對的苦難,孩子能夠憑著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完成自己的目標。
健康的人格包括很多,孩子應該明白自己的底線、社會的底線和正直且獨立的品性。
2)教育不能走“形式主義”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在的教育,在接觸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的時候,就開始“照葫蘆畫瓢”實驗這種教育模式。
3)根據孩子的性格和意願培養孩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父母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干預孩子的興趣愛好。
4)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不管孩子多大,在他形成自己的思想之後,父母就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附屬品來看待。
對孩子不要存在“你是我生的,就得聽我的”這種想法,這樣不但會壓抑孩子的天性,也會對孩子性格產生不良影響。
希望父母不要對教育持有“想當然”的態度,而是要和孩子保持溝通,及時瞭解互相的想法。
你家孩子是“窮養”還是“富養”?你們對窮養富養是怎麼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