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將軍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戰役部署已經給出了完美詮釋,華野13個主力縱隊火力全開,分別進行著對敵黃百韜第七兵團的“殲滅戰”、對邱清泉第二兵團和李彌第十三兵團的“阻擊戰”、以及期間發生的潘塘“遭遇戰”。戰場情況堪稱錯綜複雜、戰場形勢確實瞬息萬變,粟裕雖然指揮若定排程有方,血壓也升到了180。
黃百韜被狙擊和殲滅
華東野戰軍當時建有16個縱隊,包括主力部隊第1到13縱隊(沒有五縱)、渤海縱隊、魯中南縱隊、兩廣縱隊和特種兵縱隊(重炮和坦克),同時指揮著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隊和若干地方武裝。
淮海戰役的大幕於1948年11月6日拉開後,第一階段的戰役目標就是殲滅從新安鎮地區向徐州收縮的黃百韜兵團。
而蔣軍的“徐州剿總”正陷入一片混亂,總司令劉峙被我兩大野戰軍在各個方向上的行動搞得暈頭轉向,又想解黃百韜之圍,又怕丟了徐州,整整三天沒有作出任何有效反應。
直到11月11日杜聿明奉命趕回來,才決定以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東進增援,而華野攻擊各縱在戰役初期多少有些輕視黃兵團,打了三天並沒有實質性進展,戰場形勢一下子緊張起來。
粟裕將軍指揮若定
華野前指立即根據敵情變化調整部署:以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三縱隊、特縱為攻堅集團,堅決殲滅黃百韜兵團;以山東兵團的第七、第十、第十一縱隊為阻援集團,在林佟山和大許家一線佔領陣地,堅決阻擊邱李兩兵團的援敵;
以蘇北兵團的第二縱隊、第十二縱隊、中野第十一縱隊、魯中南縱隊和兩個獨立旅為穿插集團,迂迴進至徐州以東的潘塘,擬截斷邱李兩兵團的退路,再會同山東兵團全殲之,另以第一縱隊為總預備隊。
說明一下,當時的華野第三縱隊、兩廣縱隊正在配合中原野戰軍作戰,渤海縱隊尚未南下,因此華東野戰軍直接指揮的的14個縱隊(含中野11縱)已經全部展開投入戰鬥。
其中6個縱隊在陳士榘的指揮下負責打“圍殲戰”,即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碾莊的黃百韜兵團,3個縱隊由宋時輪統一指揮在徐東地區打“阻擊戰”,堅決不讓兩股敵人合流,韋國清率4個縱隊負責迂迴包抄邱李兩兵團的身後,野司直接掌握第一縱隊作為機動。
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劇照
碾莊圍殲戰和徐東阻擊戰都打得十分艱苦,華野以5個步兵縱隊殲擊黃百韜四個軍,兵力上並不佔多少優勢,戰至11月18日,雖然黃兵團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但仍然固守頑抗。
宋時輪3個縱隊的阻援部隊,也在邱清泉、李彌的瘋狂進攻下傷亡慘重。而負責穿插迂迴的蘇北兵團,卻在11月15日的深夜,與敵軍在潘塘意外遭遇。
原來杜聿明發現邱清泉只是一味正面強攻,傷亡巨大卻推進緩慢,於是決定出動預備隊第74軍迂迴山東兵團側後,選定的透過點恰恰也是潘塘鎮,遂與蘇北兵團前鋒第二縱隊狹路相逢,雙方在行進間立馬打起了“遭遇戰”。
華野二縱迅速擊潰了重建的第74軍,迫其縮排鎮內固守,但是杜聿明再調第70軍附戰車部隊前來增援,遭遇戰就此打成了僵持局面。
陳老總協調兩大野戰軍
粟裕將軍縱觀全域性,認為華野兵力已用到極限且比較分散,同時圍殲敵人三個兵團的時機並不成熟,應以迅速打掉黃兵團為第一要務。
並且實施穿插的蘇北兵團已經在敵人後方暴露,合圍邱清泉、李彌的計劃必然落空。遂再次變更部署:命令蘇北兵團後撤,一部加強給徐東阻擊部隊,一部參與圍殲黃百韜。
華東野戰軍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於11月19日對碾莊發起總攻,至22日經激戰全殲敵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斃命,圍殲戰勝利結束。
在我阻援兵團奮力阻擊下緩慢爬行的邱、李兩兵團,聞知黃百韜全軍覆滅的訊息後,立刻掉頭撤回徐州,徐東阻擊戰亦勝利結束,至此,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圓滿收官。
邱瘋子謊報潘塘大捷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歷時17天,兩大野戰軍共殲滅蔣軍一個兵團部、8個軍部、18個師(含起義三個半師和投誠兩個師),重創其他各路援軍,共計殲敵178000餘人,期間戰法頻出,包含了追擊戰、圍殲戰、阻擊戰和遭遇戰等等。
華東野戰軍也付出了49000人的傷亡,各縱隊一致認為該階段戰況最為複雜,陶勇四縱在戰役總結中指出:“此一時期,經歷時間之長、戰鬥型別之多、情況之艱苦複雜、戰鬥之激烈頻繁,均較前期為甚”。
戰鬥經過圖
如何理解“守江必守淮”?蔣軍淮海戰役的混亂部署,成為反面教材
淮海戰役俘虜政策的成功:華野四縱陶勇報告“我縱連隊解放成分已佔80%”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