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堪,清代,(1848―1893)字可莊,又字忍菴,號公定,閩縣(今福州)人。光緒三年(一八七七)第一名進士,狀元。授殿撰,官蘇州知府。善設色花卉。書宗歐、褚,名稱一時,卒年四十六。
有清一代,福州出過兩個狀元;前一個是林鴻年,後一個就是王仁堪。他雖然官不過知府,壽不滿五十,但他的品德、政聲、文章、書法都名重一時。
從歷史上看,一般認為封建時代的狀元,多數是少有建樹的平庸之輩,真才不多,人品未必好。但是王仁堪這個狀元確是品學俱優,名副其實,他立朝直諫敢言,出任地方官後,也能為人民做好事,是值得稱道的。
王仁堪生前所作詩文,均由其子收入《王蘇州遺書》,其中《惜陰賦》和《志不在溫飽賦》最為後人所傳誦。他的大小楷書法極佳,為世所珍,所作《千字文》帖,向為學書者的臨摹範本。
王仁堪文章、書法和品貌都十分端正秀潤。初期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愛重。光緒十三年(1887)奉旨在上書房行走,每參加宮廷宴禮和節慶大典,得到的賞賜都格外豐厚優渥。
他是清朝狀元中的一流書法家,他也是書法家中少有的狀元。
然而他的名氣並不算大,事實上他的最高官職不過是知府,壽不滿50歲,但他的書法實力和直言敢諫,都令他的短暫人生顯得,光彩萬丈!
王仁堪的爺爺官至四川總督,他的父親自小養尊處優,沒有上進心,最終只落得個秀才之名。而王仁堪卻勤奮好學,年僅21歲時,就中了舉人。但此後的路顯得頗有一些坎坷,連續三次他都沒有考中進士。在外人對他的努力、對他的結果,並不抱希望的時候,1877年,29歲的他,終於中了狀元!
一般而言,作為狀元,難免要受科舉規矩和儒家觀念,深刻的影響,王仁堪也不例外。王仁堪為人頗不諳官道,他敢於向慈禧太后進諫,卻被外放任江蘇鎮江知府。但他完全是出於公心!
王仁堪的書法,為什麼是歷代狀元中的一流呢?因為,他的字,透露著一種矍鑠的精神風貌。你看他的一筆一畫,瘦硬多姿,點畫靈動,和他個人的事蹟、品行十分契合。
他的字有歐體的嚴謹工整,又有褚體瘦硬之風。同時他能,將自己的精神風貌,融匯到字的點畫之中,有行雲流水之氣勢,也能達到神清氣爽的自由高度。讓我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又能感受到,前人那種孜孜以求、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欣賞狀元王仁堪的書法的時候,我們忍不住,也會想象,這是一位用良心和良知,在書寫人生的人啊!就是這一筆好字,就要超越當今多少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