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君
稽核:伯毅
有人說,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在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一書中,不僅闡述了“童年”一詞是如何在時代的發展下所形成的,也一併告訴我們孩子的童年與成人的世界,在人類不斷的程序中,二者之間的界限被慢慢的弱化掉。
“童年”一詞早已在教育、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加持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沒有了聽知了的童趣,也沒有在池塘榕樹下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時間,關於童年的回憶也只是回憶,而如今,作為父母的這一群體則是將一大堆的理由、原因,變相的把屬於孩子的童年時光扼殺在了“搖籃”裡。
於是,我們聽到了一個聲音,“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面對童話故事,有時,我們總是分不清格林童話與安徒生童話的區別,但拋開它們在文體、內容層面上的不同,正如我們對作家安徒生的評價——“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一般,童話故事不僅邏輯相對嚴謹,同時,在聽故事、講故事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傳遞的是一個正確的思維觀念。
在醜小鴨與公主這兩則童話故事裡,對於醜小鴨的故事中並沒有去過多的糾結一隻鴨子變成白天鵝的這個問題,而是將側重點放在了故事本身,它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在逆境之中要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並且,透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改變自己的道理。而公主則是在巧妙的故事情節上去透過故事再講故事的方式,讓“毒蘋果”、 “七個小矮人”這一個個具體的意象深深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
童話故事不管是情節上的設計還是故事的節奏都把控的很好,在優質的故事中一邊告訴孩子一個道理一邊維繫著孩子的童心,我們應該明確一點,所謂的童心未泯並不是“長不大”的體現而是一種簡單無雜質的心境。
作為父母對於童話故事的理解從本身出發就有一定的誤區,在整體的認知中總是認為因為是童話所以並不現實,可我們去揭開童話故事背後看到的卻是精心巧妙下所引入的一個個關於人生觀、價值觀的感悟與道理。
也正是如此,在作為家長這一層面上,我們不應該的去把關於童年的一系列相關的事與物按下快捷鍵,去讓孩子過早的面對成人世界中的一些事情。我們應該如同一個娓娓道來的童話故事,去陪著孩子一起在思考、探尋的過程中,透過正確的引導去讓孩子慢慢的長大。
君,關於兒童教育,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和經驗,都可以在文後留言或者討論。或者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一起參與討論。獲得採納的文章和建議,小編會有獎勵哦!
關注兒童成長,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