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學黨史第64期|莒城解放戰役
根據山東軍區軍事工作會議精神,魯中、濱海、魯南軍區確定1944年冬和1945年春統一的戰鬥目標是,利用成熟的內線工作關係,選擇有利時機,首先收復莒縣並相機奪取費縣,徹底破壞臺(兒莊)濰(縣)路之臺(兒莊)臨(沂)段與臨(沂)莒(縣)段,以孤立臨沂的日、偽軍。
莒縣地處魯中、濱海兩區連線部,又是西部沂蒙山區腹地與東部沿海平原的結合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1939 年6 月,日軍侵佔莒縣城後,即在此修建了兵營、飛機場、彈藥庫,修築了臺濰、泰石公路。臺濰路與泰石路於此交會,交通比較方便。在日、偽軍的多年經營下,莒縣城已成為其對魯中、濱海根據地進行“掃蕩”的戰略基地和南北運兵的要道。
莒縣城守軍為偽莒縣保安大隊莫正民部共30箇中隊3500餘人和日軍1箇中隊100餘人,其中以莫正民部14箇中隊部署於外圍據點及臺濰公路莒縣城至諸城西南之枳溝段,其餘固守城內。該城築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日軍駐地修有碉堡、圍寨、壕溝、地下堡,並附設鐵絲網、地雷網等。城牆上設有碉堡數十座,構成交叉火力網。城牆下掘有一道寬5至7米的護城壕。城外碉堡林立,大小據點16個。
1942年12月,山東軍區成立大股偽軍工作團,谷鳳鳴任團長,到莒縣爭取偽莫正民部反正,莒中縣敵偽工作部協助工作。濱海軍區和莒中縣委對偽軍莫正民部採取打拉結合的辦法,進行了長期大量的爭取教育工作。1944年11月初,爭取莫正民部反正的時機業已成熟,山東軍區即決定集中濱海軍區第四、第六、第十三團, 魯中軍區第一團, 山東軍區特務團2個營、獨立第一旅,莒中、莒北、莒南等5個獨立營及區中隊和民兵,共約1萬人,編為攻城、打援和攻擊外圍據點3個梯隊,以裡應外合巧取並預作強攻準備等戰術手段,於14日發起莒城戰役。具體戰役部署:以濱海軍區第六團、山東軍區特務團2個營和莒中獨立營為攻城部隊;以濱海軍區第十三團、魯中軍區第一團、莒北獨立營為北線阻援部隊,負責打擊諸城方向南援之日、偽軍,並相機奪取管帥、枳溝等地;以濱海軍區第四團和莒南、沭水2個獨立營及莒臨邊大隊等部隊在南線策應,並負責打擊臨沂方向增援之日、偽軍;日照警備團、山東軍區教導第一團各一部,負責打擊從日照西援之日、偽軍。另派工兵一部化裝潛入城內,策應攻城。濱海區黨委、專員公署、莒中縣政府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員會,組織萬名民工準備拆城、破路、供應給養、救護傷員等。戰役由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政治委員唐亮統一指揮。
14日18時40分,戰役打響。19時,預先化裝潛入城內的山東軍區工兵小分隊,將城東南角的碉堡炸燬。攻城部隊直撲城垣,一舉攻入城內。莫正民部按預定計劃反正,開啟南城門,引導山東軍區攻城部隊佔領各要道和制高點。入城部隊迅速構築巷戰工事,堵塞要道,打通院牆,開闢通路,逐步逼近日軍據守的小圍子。日軍兩次反撲,均被打退。至23時,攻城部隊迅速完成了對日軍的包圍。23時30分,攻城部隊開始向日軍小圍子發起猛烈攻擊,透過連續的爆破,炸開了圍牆、鐵絲網和鹿寨。山東軍區特務團2個營從西南方向,濱海軍區第六團從東南、東北兩個方向,莒中獨立營從西北方向,先後突入小圍子。經過激烈戰鬥,攻城部隊將日軍中隊壓縮到4個碉堡內。為減少傷亡,攻城部隊除留少數分隊監視日軍外,主力率民工和城內群眾,將小圍子裡的房屋、工事、圍牆摧毀,將水井破壞,把日軍倉庫裡的物資運出,於天明前撤到城外隱蔽休整。同時,派糾察隊入城維持秩序,公安機關逮捕鎮壓敵探奸細,濱海專員公署和濱海軍區聯合釋出安民告示,穩定民心。
山東軍區攻佔莒縣城的訊息傳出後,駐青島、濟南的日、偽軍甚為震驚,從15日起,連續幾天派飛機轟炸莒縣城。16日、17日,攻城部隊連續炮擊被圍的日軍,並於夜間多次發起進攻,予日軍以重大殺傷,迫其退守在2個大碉堡中。
在攻城的同時,打援部隊積極牽制日、偽軍,配合攻城作戰。南線打援部隊於14日晚,對臨沂至莒縣的公路展開破襲。15日,駐湯頭的日、偽軍50餘人出犯,被濱海軍區第四團一部擊退。湯頭西南護路碉堡之偽軍向第四團投降。當晚,第四團一部配合臨沭獨立營圍攻臨沂東南李家莊偽軍據點,殲其一部,殘部逃入日軍據點。至17日下午,日軍據點被攻破,守軍70餘人被全殲。臨沂東北之白塔據點偽軍140餘人,在濱海軍區第四團一部和莒南獨立營的軍事壓力與政治攻勢下,於19日晚投降。濱海軍區第四團等部在南線積極行動,臨沂方向之日、偽軍未敢出援。
在南線激戰的同時,16日上午,日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糾集諸城、高密日軍200餘人、偽軍400餘人,由諸城南下增援。當進至枳溝以南的崖頭、店子、大湖一帶時,濱海軍區第十三團、魯中軍區第一團等打援部隊當即予以迎頭痛擊,於當晚將日、偽軍逼進一條山溝裡。激戰至17日拂曉,日、偽軍死傷慘重,殘部以施放毒氣為掩護逃回枳溝。18日14時,日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團長野榮二親率500餘日、偽軍,從枳溝分兩路再次出援,其中一路200餘人被擊退;另一路300餘人,乘夜暗繞過攻城部隊陣地,於19日上午竄抵莒縣城,其後續部隊500餘人亦於同日入城增援。在此情況下,山東軍區攻城部隊為保持主動,遂有秩序地撤至城郊一帶,對守軍組成多層圍困。按照統一部署,由莒南獨立營一部,日夜襲擾莒城守軍,打擊日、偽軍便衣隊,封鎖其耳目;城內和城郊群眾空屋清野,使日軍找不到糧食。濱海軍區第六團主力轉到莒縣至諸城公路沿線活動。在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招賢鎮據點偽軍2箇中隊被迫投誠。濱海軍區第十三團一部,配合地方武裝、民兵和群眾,採取敵修我破、晝修夜破、此修彼破的手段,連續破襲莒縣通往日照、諸城、沂水等公路,切斷城內日、偽軍運輸線。在山東軍區部隊圍困打擊下,莒縣城內之日、偽軍供給斷絕,待援無望,被迫於11月29日夜棄城逃竄,莒縣城遂獲解放。至此,莒縣全境均被山東軍區收復。
在莒城戰役過程中,中共莒中縣委積極組織民兵和廣大人民群眾踴躍支前。當莒城戰役的動員令傳達到各村時,各村都召開大會予以進一步傳達。民兵、自衛隊員們扛起刀槍,背起擔架,組成了15000人的破城大隊,有的還分工拆毀陵陽據點和飛機場。留在後方的老人和婦孺積極擔負起各種後勤工作,村民主動為部隊送給養,將僅有的豬肉、米麵慰問前線將士。中樓區在三四天就集齊4萬斤給養。縣指揮部在3天中就收到肥豬120頭、羊70只、雞900多隻、鮮魚95斤、雞蛋5100個,還有成千斤的蔬菜以及粉皮和紅白糖等。各村口都紮起勝利門,裝飾著彩花,掛著路燈,燈上寫著本村的村名,使軍隊、運輸隊、擔架隊一看就知道路程。寨裡區臨時組織的通訊組、腳踏車隊,擔任縣指揮部和九里坡、中樓等區聯絡。從前線到後方的道路上,各村的婦救會設有慰問處,慰問處設有水火爐、提供雞蛋和粉團。後方兵站的醫療所門前有各村的慰問隊在等候傷員。在轉送傷員的路上,小學生或婦女、老人遞上開水、熱飯。婦女識字班輪流照顧看護傷病員。田家村的婦救會長晚上不睡覺,幫助軍醫護理傷員。劉家村的婦救會長史大娘5夜沒有睡覺,到處組織群眾救護傷員。犧牲的八路軍官兵,由群眾組織掩埋。兒童團員爭相在村頭站崗放哨。八路軍勝利歸來,沿路群眾夾道歡迎。各區都組織了宣傳隊,打著鑼鼓到原敵佔區宣傳勝利訊息。各村的宣傳隊踩著高蹺,扭著秧歌向各村宣傳勝利訊息,一片歡騰景象!
莒城戰役,共斃、傷日軍91人、偽軍124人,俘日軍15人、偽軍11人;偽莫正民部3500餘人反正,反正人員攜械和繳獲長短槍3000餘支、輕重機槍30餘挺、擲彈筒36具、汽車6輛、戰馬10匹;拔除日、偽據點16 處、碉堡50 餘座,破壞公路80餘公里;解放村莊700多個,人口30萬。此役的勝利,使濱海、魯中兩大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濱北根據地更加鞏固,沿海的日照縣敵偽據點也更加孤立,徹底粉碎了日、偽軍企圖依託莒縣重佔沂水城的陰謀,為反“蠶食”、反“掃蕩”和大反攻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此役創造了裡應外合奪取城市的範例,為八路軍以政治攻勢配合軍事進攻奪取其他城市提供了經驗。11月26日,《解放日報》發表題為《山東新勝利》的社論,稱此役“是山東我軍秋季攻勢之後最大的勝利。莒縣的解放,不僅是山東軍區輝煌的勝利,也是敵後我軍的大勝利之一”。
往期回顧:
每週學黨史第63期│山東軍區軍事工作會議在日照召開(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 通訊員 潘維勝 範歆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