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岙村,位於三門灣底,隸屬寧波市寧海縣一市鎮。
箬,讀音為ruò,字典釋義為,一種竹子,通常稱為箬竹,葉寬而大,可編竹笠,又可用來包粽子。
箬岙之名,就是因為村莊所處的山岙之中,箬竹叢生,因此而名“箬岙”。
很久以前,箬岙稱為“東城”。
1952年10月,寧海改屬寧波管轄,在此之前,寧海一直隸屬台州,箬岙村在明清時期位於台州府之東方邊陲,海盜頻繁,曾築城以禦寇,故稱為“東城”
歲月變遷,盛極一時的東城已經不復存在,唯有牆基見證曾經的風雲歲月。
村中有一座小橋,稱為城門橋,就是曾經的城門位置所在地。
箬岙村民姓褚,明朝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褚裕卿兄弟從南邊的牛臺村遷此居住。
永樂,是明成祖朱棣的年號,朱棣稱帝,對寧海的影響非常之大。
明太祖朱元璋嬪妃眾多,子女成群,導致了皇室之爭,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攻下南京,取代建文帝朱允炆,即帝位。
寧海人方孝孺拒不降服,且拒絕為朱棣擬寫即位詔書,引發了株連十族慘案,方孝孺所在的溪上方村,全村被屠,一人不存,一個盛極一時的方氏村落,從此消失。
也就是說,寧海遭遇了那場血雨腥風的第二年,褚氏兄弟攜家小開始在箬岙村生存。
褚氏兄弟原來居住的牛臺村,與箬岙,僅僅隔了一座並不高大的東山,兩個村莊都在三門灣底,牛臺村,距離海灣更加近一些。
褚氏兄弟原居牛臺村,也就是說牛臺村的始居年代更加久遠,期待有機會去看看更加古老的牛臺村。
褚氏人家在箬岙居住六百多年,已成大村落。
箬岙村三面環山,一面向海,依山臨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與許多沿海村落相似的命運。
從元末明初開始,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經常遭受海盜倭寇侵犯,沿海人民的生存發展,與海盜倭寇的鬥爭,交織縱橫。
箬岙村人,因海而興盛,也因海而遭受劫難,命運隨歷史的變化而跌宕起伏。
明末清初,鄭成功抗清,張蒼水反清復明,以沿海一帶為戰場,戰事不斷,“沿海之民更受其苦。”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明朝滅亡。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大敗李自成,開啟了清治時代。
1645年,清軍長驅直下江南,鄭成功率軍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
順治十三年,即1656年6月,清政府為了斷絕反清的鄭成功部隊的物資供應,頒佈了《禁海令》,嚴禁商船私自入海和海上貿易,違禁者從重治罪,以漁業為生的沿海人民生活陷入困苦之中。。
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駐軍,收復臺灣,鄭成功以臺灣為根據地,繼續抗清。
清政府頒佈了一道更加嚴苛的“遷海令”,強迫沿海居民內遷30至50裡,船隻被毀,以達到“堅壁清野”徹底斷絕鄭成功部隊的物資供應。
沿海一帶,房屋被燒,居民被迫背井離鄉,四處逃難,野處露棲,“死亡載道者以數十萬計”。
箬岙村,和眾多沿海村落一樣,遭受了此次浩劫,東城被毀,村人四散流浪。
1662年,鄭成功病死後,鄭氏家族仍然控制了臺灣的統治,直到1683年,即康熙二十二年,降清,臺灣納入大清版圖,隸屬福建省。
臺灣降清,遷海令因此終止,外地流落二十多年的箬岙村人,經箬岙人氏褚彬儒多方聯絡,陸續返回故土,重建家園。
歷經劫難的箬岙村,長期受海防文化影響,村內人文舊跡眾多。
褚氏宗祠、鎮寧神祠、植桂書舍、古城牆址、古宅古院,等等,殘垣斷壁,庭院深深,依稀可見曾經之興盛與繁華。
2016年,箬岙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村裡有個路標,名字非常有趣,太婆壇,找到後其實是一塊大草坪,其來歷有故事。
太婆是前童人,少女時代喜歡在鹿山的草地上玩,臨出嫁時因為箬岙村附近沒有草地可以玩,非常不開心。
經雙方協商,陪嫁一座鹿山!
因此,在村後的山坡上,修建了一個大草坪!
婚後的太婆,常到這個大草坪來玩。
後代因此將這個大草坪,稱為太婆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