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各種民族,這些民族在統一的歷史文化中孕育生長,不分彼此,長相習俗跟我們也越來越像了,不過有一個民族獨樹一幟,他們的膚色跟我們不同,屬於白色人種,講的話我們也聽不懂,是一種獨特的語言。
然而這一支獨特的民族,卻對中國感情很深,他們在中國邊陲地區,時代幫中國戍守邊疆,維護我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個民族就是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這個名字是伊朗語,翻譯過來就是“王冠”的意思,四千多年前,他們就生活在今新疆的塔什庫爾乾和帕米爾地區,並在這裡繁衍下來。
西漢時期,中國有一條著名的“絲綢之路”,這條“官道”太過出名,以至於世界各角落都傳遍了,這正是這條“官道”見證了中國的繁榮和富庶,說明那時的中國是世界無法比擬的,其他各國也只能是望其項背的。
塔什庫爾乾地區可謂是“絲綢之路”的咽喉地帶,西漢在那裡設立了都護府。塔縣在現在是新疆的一個縣,古代這個地方距離莎車國不遠,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叫蒲犁國的地盤,屬於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中,不過這裡已經被中國征服了,從漢代器起,這裡就是漢朝的“鐵粉”。
塔什庫爾為“八帕米爾”之一,他們被劃歸氐羌,他們生活在帕米爾高原。
到了個唐朝的時候,唐太宗在這裡設立“安西都護府”,塔吉克族在這裡安居樂業,唐朝的福利待遇也波及到這裡,不過這裡遠離中原核心統治區,唐朝也不可能花大量精力來管轄這裡,這個地方在唐朝末年,就被其他勢力統治著,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有一顆“中國心”。
明朝時期,他們從分散的高原聚居起來,有了自己的村落,他們不再是明朝統治下的一個少數民族,而是差不多建立自己國家的一個政權。最後他們有了自己的教派,由於遠離中原統治地區,一度跟中原非常陌生。
因為他們在新疆這個區域,清朝時期,還跟政府發生過對抗。清朝新疆那邊是經常起義的,清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亂後,情況好多了。
清政府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也加強了對那裡的管轄,清政府再新疆實行軍府制度,設定伊犁將軍,喀什噶爾以西及帕米爾地區由參贊大臣來統治。
也就是說,這一地區被清政府統一管理,成了清朝的一個行政管理區域。
塔吉克族自此跟中國的關係又親密起來,在此之前他們雖然遠離中原,但對中國的感情卻始終沒有變。
一把九四年,沙俄和英國瓜分了帕米爾,他們想侵佔塔什庫爾幹,這時塔吉克族人挺身而出,為了捍衛自己的家園,他們英勇作戰,雖然敵人的數量數倍於塔吉克族人,但他們依然戰鬥到最後一刻,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那時中國也無法自保,所以沒能救他們,然而他們獨立自強,捍衛了自己的尊嚴,還是值得尊敬的。
今天的塔吉克族人生活在新疆庫爾幹一帶,他們是嚴格實行本族通婚的民族,而且是少有的十分忠貞的民族,大部分人都能白頭偕老,民風傳統。那裡的姑娘不外嫁,也不存在異族通婚,雖然她們喜歡中國人,但嚴格遵守“族規”。
塔吉克族視死如生,人死後先“淨體”,再裹上白布,蓋上死者的衣服,頭部和腳露在外面,據說這樣靈魂才會去該去的地方。
這裡有祖宗制度,全族人都有親戚關係,所以葬禮很隆重,族裡一旦有人故去,村裡所有的人都會來弔唁、陪送,子女在後面遠遠跟隨,不能接近墓地。
這裡的女人比男人地位低,不但有一系列針對女人的禮儀規定,而且男人死後墓穴比女人深三倍到四倍,用這種方式來捍衛男尊女卑的制度。
說起塔吉克族對中國的感情,那真是沒得說,他們雖然居住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條件特別艱苦,可他們寧可當兵守衛中國每一次領土,也不會選擇到中原繁華地段生活,他們認為當一名戰士,是最光榮的事情。
塔吉克族的牧民本來生活得幸福愉快,但他們非要當兵保衛中國領土,有一位戍守邊疆四十年的牧民說:“名農牧民也是一名邊防哨兵;一名牧民的居住點,也是一名哨兵們的哨所”,他堅定的語氣感動了所有的中國人。
他們在中國的多民族中並不起眼,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民族,但他們在艱難、嚴寒的環境中,做了一箇中國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他們憑著對中國的愛國熱誠和視死如歸的心,日日夜夜守衛在祖國的邊疆,戍守著炎黃子孫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