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作為一名工作十幾年的老師,我自認為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管理學生的經驗,但是,至今對一種學生誤解:不願意學習的學生!

  如果你願意學習,老師有很多方法幫你學好,但是如果你壓根就不願意學習,似乎誰也沒有辦法,因為你根本就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在現在的形勢下,老師更不可能過多的干預,因為一旦干預,孩子不僅可以直接跟老師幹架,還可能出現離家出走、甚至更嚴重的行為,到那個時候,老師可能會百口難辯,即使不是你的原因,你也會惹“一身騷”。

  所以,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時,指望學校和老師,基本上是沒用的。但是,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總不能放棄吧,有家長就開始“有病亂投醫”,比如帶著孩子去北大、清華旅遊。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每一年暑假,北大清華的校園都比旅遊景點還熱鬧,帶著孩子來旅遊的家長或者團體,絡繹不絕,需要提前預約,他們來這裡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鬥志,幫孩子樹立學習目標,但是這樣的遊覽,管用嗎?

  我帶過很多學生,他們都去遊覽過北大清華,說實話,對於多數學生而已,沒有任何意義,當然極個別的學生,是有用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區分孩子的動機型別

  一個人喜歡做什麼事情,或者不喜歡做什麼事情,最根本的來源於孩子的動機!比如炎熱的夏天,你帶著孩子出去旅遊,孩子一步也不想走,這個時候,你告訴他去買個冰激凌,結果他飛速地跑去,同樣一個時間和地點,孩子出現兩種不同的表現,而這裡面的那個“魔力”就是——動機。

  自我決定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關於人類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過程理論。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根據這個理論,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外部動機和無動機三種類別。

  1、內部動機:內部動機是人類固有的一種追求新奇和挑戰、發展和鍛鍊自身能力、勇於探索和學習的先天傾向(Deci 和 Ryan,1985)。它與個體的內部因素如興趣、滿足感等密切相關,是高度自主的動機型別,代表了自我決定的原型。Vallerand(1997)把內部動機分為三種類型:瞭解刺激型、取得成就型、體驗刺激型。

  這三種類型實際上是三個層次,是層層提高的,其中最高的就是“體驗刺激型”,舉個例子,男孩為什麼沉迷於手機遊戲?是因為他能體驗刺激,能獲得成就,比如“吃雞”,如果他怎麼學都不會,或者一開始就被人“打死”了,這個孩子可能就不會喜歡打遊戲。

  2、外部動機:外部動機是指人們不是出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而是為了獲得某種可分離的結果(separable outcome)而去從事一項活動的傾向,例如為了獲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懲罰等。自我決定理論根據個體對行為的自主程度由低到高,把外部動機分為三種類型:外在調節型、攝入調節型和認同調節型。

  這三種類型,也是三個層次,層次遞進。比如有的學生,根本不喜歡學習,沒有學習的興趣, 但是他依然會學習,因為學習可以幫他找一份好工作,或者可以讓他避免尷尬,被別人瞧不起,或者渴望成為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從而獲得大家的誇獎或者尊重。

  3、無動機:無動機是最缺少自我決定的動機型別。它的特點是個體認識不到他們的行為與行為結果之間的聯絡,對所從事的活動毫無興趣,沒有任何外在的或內在的調節行為以確保活動的正常進行。

  這類學生,對學習無任何興趣,也不願意去改變,在教室裡,他們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又不得不呆在教室裡,所以就在教室裡睡覺或者從事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渣”。

  無動機、外部動機、內部動機,這是三個層次,最低層次的是無動機的學生,最高層次的是有內部動機的學生。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二、不想學習的“熊孩子”,往往都是家庭錯誤的養育方式造成的

  對於不想學習的學生而已,他們並不只是因為自制力差,是複雜的原因導致的。主要體現在:

  1、過度溺愛,沒有認識的學習的重要性

  對於他們而言,“好好學習”不是來自內心的訴求,而是外部的一道命令,是為父母學的,而不是為自己學的。這樣的孩子,很多從小就被溺愛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根本不知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點,溺愛和家庭經濟情況沒有必然的聯絡, 富人家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是窮人家的孩子, 也同樣可能出現,而且一旦出現,就會是“災難性”的。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2、過度打擊,沒有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

  在“驕傲使人落後”的教育理念中,家長是很少鼓勵孩子的,當孩子獲得成就無法得到認可時,自然也就失去了興趣。

  昨天,我家孩子學習鋼琴,因為面臨考級,老師對於孩子要求很高,孩子一週上一次課,其他幾天在家每天練習1個小時,結果這次上課時,老師說他練的還沒有達到要求,孩子媽媽就批評了他,結果孩子委屈的哭了,因為他已經練好了手型和背譜,孩子還說,就只看著他的缺點,看不到他的進步,這讓我感觸很深,確實對於孩子不能急於求成,如果能像一兩歲時,他給我們帶來的驚喜,我想孩子就好更好,當孩子越來越大了,我們卻越來越吝惜對孩子的鼓勵了。

  3、不恰當的表揚方式,磨滅了孩子的求知慾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來鼓勵孩子,比如孩子閱讀30分鐘,給他多少錢。這種方式,很可能是對孩子的一個退殘。

  根據相關理論研究,外在動機並不能全部促進內部動機,有時候會削弱內在動機,用物質獎勵這種外在動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它會讓孩子認為是為了完成某種行為而獲得獎勵,而不是為了獲得某種收穫和感受而獲得獎勵。用金錢進行刺激,一開始是有效的,但是總有一天會失效,而且無法挽回。

  學習,需要好奇心,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但是我們的家長,卻喜歡培養“乖孩子”,對於孩子的求知慾和自信心不斷進行摧殘,從而最終培養出一個“無慾無求”的孩子。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三、對於“無動力”的孩子,應該怎麼辦?

  孩子越來越大,當家長髮現孩子沒有學習動力時,就開始著急了,嘗試很多方法,但是都很難成功,對於這種孩子,家長和老師往往都無能為力。

  有人說,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時,帶他去北大清華校園看看,看看綠樹成蔭的校園,感受北大清華的文化,可以幫助孩子重拾學習的興趣,我覺著這種建議是想當然了,因為那種死活不願意學習的孩子,屬於“無動力”的最低階的孩子,你最應該帶他去這些地方:

  第一,帶孩子去飛機場、車站等。

  考研名師張雪峰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覺著很認同,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時,帶他去四個地方,第一是汽車客運站,第二是火車站,第三是高鐵站,第四是飛機場。你在長途汽車站看看那些擠大巴車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到火車站去看看,到高鐵站看看,到機場看看。然後你就想,自己未來想成為哪一類人。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第二、帶孩子去工廠。

  假期,給孩子找份工廠打工的工作,讓他體驗一天,也比你說多少都重要。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當你之所以努力學習,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幹農活。我依然很清晰地記得,七八歲開始,每年割麥子的季節,天還不亮就被父母喊起了,不吃飯去割麥子,因為只有早起才能把麥子割起來,否則麥子就會掉到地裡,就這樣一直幹到10點左右才回家,又困、又餓、又熱、又癢,這樣的生活體驗,讓我發誓不再去割麥子,不再幹農活,所以好好學習,學習苦的時候、累的時候,想一想這一段生活經歷,就不覺著苦和累了。

  “如果你不願意學習的苦,那就要吃生活的苦”,對於“無動力”的孩子,致力於培養他的“內在動力”有點不切實際,先用“外在動力”來刺激他,也許是最現實的做法。

  第三、正視孩子,因材施教。

  當然,也要正視孩子,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上學的料”,家長如果前10年沒有用心培養,後面卻處處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那對於孩子是不公平的,你可知道人家孩子優秀的背後,家長付出了多少?

  所以,當你的孩子去了這些地方,都仍然不會“回心轉意”的時候,這個時候強迫他去學習,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和孩子好好談一談,看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順著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培養,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現在社會,給有興趣的人提供了眾多實現夢想的機會,作為農民,朱之文喜歡唱歌,就是“不務正業”,但是他卻成了農民歌唱家;那些透過直播、做飯甚至打遊戲成功的人,也比比皆是,所以不要老是用老眼光看待問題。

  如果孩子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刺激,他就更接近於成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92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不想學習,帶著去北大校園旅遊?別逗了,帶他去這裡才管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