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裡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裡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裡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石亭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大戰。不過,相對於官渡之戰、夷陵之戰、赤壁之戰、漢中之戰,石亭之戰可以說是三國最被忽略的一場大戰。因為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場戰役,尤其是對石亭之戰的意義不太瞭解。三國時期,魏、吳兩國對江淮地區進行激烈的爭奪,都伺機尋殲對方主力。
對於東吳來說,守江必守淮,江淮一帶顯然是東吳防禦和進攻的重點。而就曹魏來說,自然也明白只要牢牢佔據江淮地區,東吳就只能全力防守,從而很難配合蜀漢的北伐。公元228年,吳國鄱陽(今江西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示願意叛吳歸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而這,無疑拉開了石亭之戰的帷幕,並對三國曆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
首先,在石亭之戰中,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賜予黃,也即賦予了陸遜臨機決斷的權力。孫權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在得知東吳大軍出動的訊息後,曹休自然知道自己上當了,也即吳國鄱陽太守周魴是詐降。不過,因為曹魏兵強馬壯,自己帶了10萬大軍,曹休並不害怕,準備和東吳展開決戰。
但是,曹休因為立功心切,沒有等到司馬懿、賈逵的兵馬一起前進,就自己率軍孤軍深入了。等到曹休率軍來到石亭後,立刻遭到了陸遜、朱桓、全琮共約九萬人的突然襲擊,曹休沒有防備,缺乏應對,曹魏將士更是慌亂不堪,被東吳將士斬殺萬餘,丟棄軍械車馬無數。至於曹休,突圍至夾石,但此處退路已被孫權阻斷。
二
在曹休即將被東吳俘獲的時候,賈逵所部的援軍經過備道兼程的挺進後及時出現在夾石。對於東吳來說,以為曹魏大軍已經趕來支援後,於是迅速撤離戰場。正是因為賈逵的及時支援,才使曹休免於全軍覆沒。雖然曹休逃過一劫,但是,曹魏在石亭之戰中可謂損失慘重,除了一萬精兵之外,糧草輜重也基本上都被東吳俘獲了。因此,在石亭之戰後,曹休在同年因背上毒瘡發作而去世。
彼時,曹休是曹魏大司馬,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所以,曹休之死,顯然讓曹魏損失了一個支柱,也為司馬懿進一步執掌兵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曹休病逝後,曹真一人不可能全面兼顧曹魏的西線和東線戰事,或許是過於操勞,曹真也在公元231年去世了。在這一連鎖反應後,曹魏武將中,尤其是曹氏武將中,幾乎無人能夠制衡司馬懿了。
三
除了對曹魏武將格局帶來深遠的影響,石亭之戰更對東吳意義重大。石亭之戰魏國出動大軍,然而損兵折將,曹休不久病死,魏國也一直到東興之戰,才再次發起來大規模的攻吳行動。所以,非常明顯的是,石亭之戰的勝利,極大緩解了東吳在江淮地區的防禦壓力。石亭之戰爆發於公元228年,而在一年後,也即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建立東吳。
對於孫權來說,既不是漢室後裔,也即不像劉備一樣可以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也無法像曹丕一樣經過漢獻帝劉協的禪讓,這是其遲遲沒有稱帝的重要原因,也即孫權想要登基稱帝,一直是名不正和言不順的。但是,石亭之戰重創曹魏,加上之前的夷陵之戰重創蜀漢,這給了孫權稱帝的勇氣。
四
最後,黃龍元年(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自此之後,魏蜀吳三國的君主,自然都是皇帝了,對於孫權來說,在稱呼上也不用低蜀漢和曹魏君主一個檔次了。從這一點來看,石亭之戰可謂意義重大。除了對曹魏和東吳的影響,石亭之戰還影響到了諸葛亮北伐。公元228年冬天,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將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聽說魏軍大舉東進,關中兵力空虛。
於是,在公元229年,諸葛亮領兵數萬出兵陳倉道,包圍陳倉,這也是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之所以這麼頻繁的北伐曹魏(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28年),就是因為石亭之戰中,曹魏大敗,大司馬曹休病逝,這讓諸葛亮認為是一次不可錯失的機會。不過,公元229年,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綜上,一場戰役對魏蜀吳三國都產生了直接影響,這就是很少被人提起的石亭之戰。
感謝各位帥哥美女們,幸讀小編的文章,如果您喜歡,可以用您發財的小手,順便點個贊,為小編關注地揚一次鞭!也希望大家不吝賜教,對您不喜歡的文章,您大可大方的吐槽,討論。嘻嘻~~~小編會全盤虛心的接受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