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浪姐》張雨綺力薦張含韻得雙贏:習慣等待機遇,不如主動出擊

由 南門語山 釋出於 經典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次公演前夕,節目組新增加了一個battle環節,每個小組需要派出1名隊員參賽,比賽結果會計入到團體總分去。

結果其他三組都派出了組內實力最強的選手迎戰,而唯獨張雨綺組,她沒有派出舞臺首秀第一名的藍盈瑩,而是選擇了張含韻。

張雨綺的理由很簡單,主要是張含韻在前幾期節目中表現平臺,沒怎麼主動爭取表現的機會,為了避免下一輪被淘汰,張雨綺打算給她一些舞臺的機會去展示自己。

反觀同組的藍盈瑩,從節目開始之初,每次都努力把握機會去表現,雖然她的做法也引起一些網友的爭議,但起碼她性格直率,敢於競爭,把慾望都寫在了臉上。

好在張含韻還算是爭氣,有些令人“意外”地拿下了battle組第一名,回饋了張雨綺的信任。

在三公結束以後,藍盈瑩、伊能靜和張含韻在宿舍吃飯閒聊時,藍盈瑩一本正經地說道:

“這是你應得的,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正視內心的想法,你想要這個機會就說出來,主動去爭取,鼓勵良性競爭。”

而一旁的伊能靜則見縫插針,“小課堂”開講:

“可能是因為你出道太早,不斷說服自己甘於平凡,我也跟你一樣,這是我們太早成名的人,必須經歷的痛苦過程,但是,每個人都應該發光,千萬不要甘於平凡。”

對於藍盈瑩和伊能靜的鼓勵,有網友解讀成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實際上在我看來並沒有必要把她們都往壞處想,畢竟是一個團隊的,給隊友鼓勁也是正常的做法。

人在職場,有一句話是實實在在的真理: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放棄就一定會失敗。

一、不敢爭取的背後是人性的體現

我們公司前段時間剛舉辦了一次幹部的公開競聘,公司裡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機會來了,一定要抓住。

但是,大部分人都僅限於知道而已,並未實際行動起來去爭取競聘。

為什麼呢?沒有實際行動的原因就是人性使然。

首先,有一部分人會害怕做了幹部後承擔更多的責任與風險,比如會不會加班得更晚、和同事關係搞不好之類,糾結了半天后還是放棄了這個機會。

說白了,這部分人是希望等一個沒有風險的機會。但這個世界上哪裡會存在沒有風險的機會呢?真的有這樣的機會,恐怕也輪不到自己。

其次,還有一部分人是遵循“中庸之道”,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知道做了領導以後可能會做多錯多,不敢出頭去挑大樑。

會這麼想的人,往往沒啥進取心,很難讓自己在職業發展上有所突破。

二、成功不是依靠上天的垂青

那些職場上取得成功的人,是因為上天的垂青或者別人給予的恩賜嗎?

誠然,我們不否認在成功道路上離不開一些機遇和運氣的成分,但絕大部分人的成功都不主要是靠運氣。

就運氣這件事來說,每個人都有運氣好的時候,也有運氣不好的時候。可為啥成功者成功,而普通人普通呢?

我認為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成功者更加積極主動去爭取利益。

我們就拿平時的工作來說,許多員工總是按部就班、完成好任務就算萬事大吉,能躲著領導就躲著。

但是另外也有的員工,會主動去找領導溝通,甚至傻乎乎地“討”任務來做,最終在工作中嶄露頭角,贏得了領導的信任與好評,於是加薪升職的機會自然落到了他們頭上。

那些等待恩賜的人,永遠都會排在最後。

三、如何在職場上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

在職場上,該爭取的還是得主動爭取,什麼時候該爭,該怎麼爭取,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學習:

第一、工作中敢於“爭功勞”

所謂職場如戰場,你的謙虛有時候就是一種退讓,即把自己的利益讓渡給其他同事。

第二、多做挑戰性專案

人在職場,什麼樣的工作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或能力?

當然就是具有挑戰性的專案了。別的同事不敢做,或者沒有自信心做的,你可以主動去承擔與挑戰,就有機會改變領導對你的評價。

而且這樣的專案本身也非常鍛鍊人的能力,可以不斷讓人取得進步。

第三、突破職位瓶頸

我們需要明白,在一個公司裡,管理職位都是少數的,就好像金字塔的模型,大多數員工都處於塔基的那部分。

所以一旦有好的職位機會,就要努力去爭取,畢竟錯過一次機會,也許就得等上好多年,那樣的無形機會損失往往是巨大的。

寫在最後

張雨綺在節目加賽環節,能選擇張含韻,說明這位隊長很有遠見和大局觀,看到了張含韻身上的潛力。

同時也說明,張含韻的能力並不差,一樣可以在舞臺上拿第一,也許缺的就是表現自己的機會吧。

而機會,更多需要我們自己去爭取。

各位朋友,您對此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