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作者:鄭金海(河海大學副校長、海岸災害及防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建設海洋強國,築牢藍色夢想,不僅需要強大的“硬核”科技力量,也需要豐厚的“柔潤”文化力量。近年來,在國家、學校、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海洋科普教育平臺不斷擴充套件、途徑不斷豐富、力量不斷增強,取得了豐厚成就,也面臨著更多責任與挑戰。
加強海洋意識教育,青少年是關鍵。我國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仍存在四方面短板。從文化傳統看,我國以陸地文明為主導,受“重陸輕海”觀念影響較深,海權意識、海洋文化不夠入腦入心。從時空分佈看,空間上沿海地區、涉海高校的海洋科普教育力度較大,其他高校資源投入相對有限;時間上主要集中在世界海洋日、中國航海日等特定時間節點,尚未實現常態化。從工作體制看,缺乏完整的海洋意識教育和文化建設體系。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海洋國土意識、海洋資源意識、海洋環境意識和海洋參與意識普遍薄弱,大多數高校未開設海洋類通識教育課程。從海洋科普投入看,科普設施及基地建設投入不足,科普事業發展的政策激勵尚不到位,社會資源有待進一步拓展。
縱覽國外,自21世紀以來,部分發達國家制定了很多與海洋教育相關的政策,激發了國民對海洋的興趣。比如,德國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將海洋科普知識寫入教材,充分激發學生對海洋的興趣和熱愛;大學階段則側重海洋專業人才培養,不僅重視培育海洋科學技術人才,還大力支援海洋綜合管理、海洋資源保護、行政海事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育。再如,歐盟透過“地平線2020”計劃,資助了大量海洋教育專案,向全體公眾提供包括海洋科普網站、影片、海報、遊戲在內的多種宣傳媒介,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性海洋文化氛圍。
加強我國海洋科普教育,建議從四個方面入手:倡導寓教於樂,創新科普教育載體形式,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增強科普內容趣味性;開展常態宣傳,加大海洋科普教育力度,內陸高校、非涉海高校加大海洋科普教育投入,透過建設海洋雲平臺、與相關海事單位聯動等方式,讓更多師生走近海洋、瞭解海洋;夯實根本,健全海洋科普教育體系,探索將海洋知識課程正式納入我國課堂教育內容體系,實現海洋文化知識傳播的系統性和持續性;明確職責任務,完善海洋科普激勵政策,明確高校等機構的科普宣傳功能。建議高校開設海洋科普類通識課並向公眾開放,涉海科研平臺主動開展海洋科普研究,將海洋科普宣傳成果作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內容。
(專案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劉豔傑、陳建強、周仕興、劉茜、王斯敏 通訊員 趙暉)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3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