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三國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局面,從某種角度上分析,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環境、人物都有一定的關係。
就如諸葛亮這人,雖然他只是軍師,但是細究起來,劉備能夠建立蜀漢政權最離不開的,就是諸葛亮的輔助。諸葛亮能治國、能行軍、能理政,這樣一個無比偉大的人物,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總結來說,關鍵原因皆在劉備身上,他對劉備所做的貢獻,改變、影響了劉備的一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為他成為一代梟雄打下了思想基礎。
不管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備都是相對正面的一個人物,他仁義、善良、忠厚,先不看他一生都做過什麼,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僅是他在臨死前留下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句話就可知其心性。
為君為王者施仁義可以籠絡民心,但是在收復領土的時候,一個人善良,他人就會把領土雙手奉上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也意味著,劉備想要拿下益州等地方,僅靠施仁義這一條路是不行的。而在他做出改變的這條路上,龐統發揮了關鍵作用。
一、初步誘導
在西取益州之前,實際上,劉備並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是因為他的實力並沒有達到足夠程度,當時的劉備雖然已經取得荊州部分地區,算是繼承了劉表三分之一的勢力,但實際上,他的兵力也不過3萬多而已,而益州的劉璋卻有大軍10萬。萬一開戰,劉備既要帶走一部分軍力,又要留人守在荊州,可謂是以少敵多,根本沒有十足的把握去打贏這場仗。
圖片來源於網路:劉備西取益州前說的話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劉備身為一個仁義忠厚之人,不能因個人志向、不能因為了擴張領土而不仁不義、棄民心於不顧、失信於天下的。
然而,對於他的這番認知,龐統給予了強有力的回懟,當然,嚴格來說應該是層層誘導,試圖改變其傳統認知,他的原話如下。
圖片來源於網路:龐統的原話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在如今這世道下,若一成不變便是亡,如今不仁只是一時的,待事成之後再以仁義回報即可。
也許,很多人在看相關史書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到龐統所說的這番話,但是對於劉備來說,這番話是相當關鍵的,可以說,這是打破其信義寬仁等傳統觀念束縛的根本。
而從某種角度上說,龐統這番話可謂改變了劉備的一生,之前的他過於仁義,甚至可以說是滿嘴仁義之道,但是之後的他,卻逐漸將仁義放於次要位置。
二、潛移默化
聽了龐統的這番話後,劉備終於下定決心打算試一試,他可能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的,因為他的人馬本來就不多,再加上還要留人負責守荊州,所以他讓關羽張飛等大將留下,只帶龐統、黃忠等一批新入夥的人前往攻取益州。
雖然在一些史書當中,描述劉備西取益州時帶領的是數萬人馬,但實際上仔細考察的話會發現,這都是虛張聲勢罷了,嚴格估計來看的話,他所帶領的人馬應該在一萬人上下。
不知究竟是劉備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人馬太少,打不過劉璋,還是自己的仁義之致,他最初的時候似乎並沒有打算與劉璋打個魚死網破,而是採用迂迴戰術,想要替劉章幹掉張魯,然後從此兩人互相依靠,成立大業。
而在二人於培城的會談上,劉備擔任的是代理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璋擔任的是代理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從官職上完全可以看出二人的所思所想。
劉備對劉璋官職的認可,表示的正是他對劉璋對益州統治權的承認,這不就顯示了劉備似乎是放棄自己取益州,而是讓益州繼續留在劉璋手裡嗎?
實際上,在這培城會談上,劉備的下屬集體勸劉備偷襲劉璋,但他給出的回覆是“這是大事,不能倉促”。劉備的這番話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在信義寬仁等傳統觀念的綁架下,劉備是做不來偷襲一事的。
就比如在“攜民渡江”時,有人勸劉備讓他偷襲襄陽,劫持劉琮,但他當時的回覆卻是“我不忍心”。
三、根深蒂固
事情發展到後來,劉備顯然也發現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有點過於天真,不取下益州根本是不可行的。然而,這時的張魯力量太大,兵馬至少在五萬以上,是劉備的數倍,再加上曹操的威脅,不管是進是退,劉備都很難打出一片天下,可謂走到了兩難境地。
這個時候龐統作為軍師,自然是來為劉備出招解難的了。顯然,龐統是極具軍師素質的,他為劉備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孤注一擲,挑選精良士兵,與劉璋來個一絕高低,再加上他對劉備等人沒有防備,很容易從中獲勝。
下策:急流勇退,退回白帝城,既可以與荊州遙相呼應,又可以逐漸圖謀,尋找良機再取益州 。
中策:“草船借箭”,楊懷和高沛都是劉璋手底下的大將,底下士兵不少,而劉備想要擴充隊伍,最方便快捷、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將這兩個大將殺了,然後用其手下的將士繼續吞併其他地區。
上策和下策這兩個策略都是下下策,孤注一擲自然是不太可行的,即便劉璋再沒有軍師能力,再沒有防備之心,但想要一舉拿下益州也是不太可能的,雙方力量懸殊實在是太大了。
而另一個呢?若真是讓劉備退了,劉備本人可能也是不甘心的吧,先不說他此時已經年過半百,是否還能在有生之年拿下益州,光是他在益州所困的一兩年時間都算是白費了,這麼長時間都堅守了,半途而廢實在太難下這個決定了!
前兩個策略完全就是龐統用來刺激劉備的,而中策才是重中之重。果然,最終劉備當真沒有選擇上策和下策,而是選擇了中策。但是中策的計謀要實施的話,就意味著劉備要“師出無正名”的殺了楊懷和高沛。
對於劉備來說,這完全不符合自己的仁義道德,心裡那道坎很難過去不說,與他給予世人的形象也不符合。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次策略,這次行為,完全就是劉備人生當中一道關乎信義寬仁的大山,好在最終在龐統的努力協助誘導下,劉備邁過去了,他最終還是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砍了楊懷和高沛這兩名大將,並威脅劉璋協助自己,繼續往成都攻去了。
總之,對於劉備來說,他主張的是信義寬仁,雖說這是正確的,但若是在沒有完全取得勝利前一直秉承著這個理念,結局就是很難打出一片天地,甚至還有可能被滅亡。
而他如何一步一步的突破這道防線,發揮作用的不正是龐統嗎?他是三國時期真正的策士,心中先是有成敗,才是有立場,先是有利害,才有仁義,在他的誘導下,劉備一步步的蛻變,最終成為了後來的他。
而諸葛亮呢?他更像是一個政治家,與龐統有一定區別。兩人相同點就是,都是百年難遇的人才。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龐統對劉備的改變實在過於特殊,這才會使得他成為可與諸葛亮齊名之人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