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讓孩子受教育並且得到良好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共同願望。為了讓高陵區每個孩子都能夠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高陵教育人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
舊貌換新顏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創辦於1969年的高陵區通遠火箭小學以前是一所名副其實的“薄弱小學”, 操場牆面水泥牆破損不全;廁所的水管、水箱、洗手裝置等有不同程度的漏水、排水不暢的現象……今年以來,粉刷一新的教學樓、乾淨整潔的教室、充滿文化氛圍的操場圍牆、走廊和樓道,讓在這裡上學的孩子們紛紛稱讚:“我們的校園竟然這麼美!”
除了校園硬體之外,師生的精神面貌也在發生了變化:學校老師雷星獲得市級教學能手,老師張妍獲得區級教學能手,老師杜曉娜獲得區級能手……談及變化的原因,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只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位於高陵區縣城以西古城村內的古城小學,2018年3月之前在所有師生的印象中,磚木結構教學樓到處是牆體開裂、牆皮脫落的危房、積水的操場、老化的線路、昏暗的教室……經過校園環境面貌改善之後,如今的古城小學煥然一下,再次走進古城小學過去的蕭條破敗北嶄新明亮的建築所替代,處處煥發出勃勃生機,孩子們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裡,潔白的牆面,嶄新的桌椅,現代化的裝置一應俱全……1年的時間,古城小學的學生生源也在不斷增加,由原來的52人,提升至現在的130人。近3年來教師隊伍也由原來的9人,增加至現在的18人。
名師引領讓好老師就在我身邊
“劉老師分析到位,講解細緻,以練促寫。”在一堂送教幫扶課後,“ 校”的老師紛紛表示:“這節課讓我們受益匪淺,不僅貫徹了一課一得理念,充分挖掘本文中的寫作元素,尤其是課後的一線串珠式作文教學是點睛之筆。”
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隊伍最有效的方法,高陵區通遠火箭小學圍繞課堂深化教研,依託教研最佳化課堂。組織教學能手上觀摩課,其餘教師上彙報課。讓全體老師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找問題、找差距。推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我校高度重視教研活動,對於教研活動我校提倡:教研活動不能只侷限於一節課的時間,應該溶於整個上班時間中,隨時隨地搞教研,讓學校充滿文化氛圍。同時,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基本的行為習慣為目標,加強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工作。緊緊圍繞學校發展規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紮實開展德育工作。
高陵區城關小學田家校區在“名校”的帶動下,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引領輻射、協調發展、人盡其才的工作原則,著力抓好師資隊伍建設,積極營造有利於教師成才的良好環境,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整合教育資源,加大“名校”與“ 校”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交流,構建教師結對幫扶,促進“ 校”全方位提升。“名校”“ 校”教師攜手,穩步成長,相繼培養出一批省市級教學能手、“名師 ”研修共同體的優秀教師群體。經過兩年多的探索改進,學校生源由2018年376人增至2020年867人,有效緩解了高陵轄區內擇校熱、入學難、大班額等教育難題,充分發揮了優質教育資源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
通遠中學也是“名校 ”工程教育聯合體的受益者,高新一中初中校區與通遠中學之間,透過“ 校”跟崗學習“一對一”結對幫扶;“名校”名師團隊實地調研、示範、指導;每月“名校 ”教育聯合體聯席會議和活動統一安排部署、“名校 ”教育聯合體成立以來,“名校”高新一中初中校區以全新的理念引領和優質的資源注入、傾心務實的幫扶,使通遠中學教師學科專業素養有了明顯的提升,課堂教學能力也逐步提高,2019年以來新培養了2名市級教學能手和1名區骨幹教師。
“一長多校”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夢想
從一所教學質量不高,學生轉學較多,正常教學活動難以開展的榆楚中學,到2018年新生人數增至170多人,學生數也由原來的150多增加到300多名的高陵四中榆楚校區,短短几年間,“一長多校”實現了城鄉教育均衡的夢想,讓高陵區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談及“一長多校”實施前,榆楚中學的狀況:教學質量不高,學生轉學較多,生源流失嚴重,辦學規模小,經費嚴重短缺,正常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學生因家庭離異或父母出外打工,平常幾乎都是缺乏現代管理能力的祖父母管理,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性格、行為等教育幾乎為零,僅僅管吃管穿,學生在家學習幾乎無人監管……是周邊百姓對榆楚中學的印象。
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3月實施“名校 ”工程以來,在四中和榆楚中學支部帶領下,透過兩校班子成員的大調研活動,摸底吃透收集羅列榆楚校區在管理、教育教學活動等方面的問題清單之後,經過多次專題會議研究決議,成立高陵四中“名校 ”組織機構,確立了榆楚校區“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智慧幸福” 的辦學目標,以“三風”建設帶動學校的發展,制定了教師坐班制度、教職工請假制度、量化考核方案、質量提升等管理制度和實施方案,量身打造制定“ 校”發展規劃,以制度約束引領“ 校”的科學發展。為了讓“名校 ”工程落地生花,不斷透過專題會議、家長會、微信平臺、告家長書等形式進行宣傳、動員和推進“名校 ”工程。
透過名校引領、開展聯考聯評、社團共建等一系列舉措,榆楚校區新生人數增至170多人,學校學生數量增了一倍,由原來的150多增加到300多名。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