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 蚊子叮人找血管, 為何那麼準確呢

為什麼蚊子找血管那麼準?

蚊子叮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血管,比有些剛上崗的醫生找血管都準確,難道它眼睛有紅外線嗎?

冷知識: 蚊子叮人找血管, 為何那麼準確呢

答案是否定的,蚊子叮人根本不用眼睛。

首先它會確定“獵物”的位置,人撥出的二氧化碳、人體表散發出來的汗味以及熱量都是蚊子追蹤的線索。蚊子的觸鬚上有一種叫“機械性刺激感受器”的器官,在蚊子確定“獵物”的位置以後,“機械性刺激感受器”就會輕觸人的皮膚,根據不同的阻力就能找到細動脈和小靜脈這些血管了。

同時,蚊子的觸鬚上還有一種叫“化學感受器”的器官,它可以使蚊子知道哪些人的血液中富含膽固醇和維生素B,這些是它們最喜愛的營養,透過“化學感受器”蚊子就能篩選出適合它們吸血的人群。

被蚊子咬過之後,皮膚上會出現紅點,還會發癢,這是因為蚊子的唾液中含有一種特殊成分,這種成分與皮膚接觸,就會引起過敏反應,造成發癢。

中國是應用指紋的發源地

現代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我們的指紋。我們在電視劇中也經常能夠看到透過指紋偵破犯罪案件的鏡頭。那麼,應用指紋的發源地在哪裡呢?

冷知識: 蚊子叮人找血管, 為何那麼準確呢

1927年,德國羅伯特·海因德爾在《指紋鑑定》一書中斷定,

中國唐代的賈公彥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紋識別個人身份的第一個學者。而實際上,中國應用指紋的歷史要比這早得多。

解放後發現的許多唐代的文書、契約、遺囑上都有指紋、指節紋或掌紋,作為識別個人身份的重要手段。此後,歷朝歷代都沿用在文書上以指模、掌模為鑑的習慣。

我國古代軍隊有《箕斗冊》,登記士兵指紋,以便檢查。這表明當時已能對指紋按形態、結構正確分類,並將這種分類特徵和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我國用指紋破案的記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代。

在雲夢出土的秦簡中的《封診式·穴盜》篇記載:“內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跡各六處。”

這表明秦代司法人員已將“手跡”作為破案方法,並作為對作案現場進行司法檢驗的一種物證,這比國際公認的阿根廷警察在1892年首先用指紋偵破謀殺親子案的事例早得多

我國古代對指紋的觀察和應用在唐代先後傳到外國,對以後世界皮紋學的研究和現代皮紋學的產生和發展都起了深遠影響。

天安門原來不叫這名

如今我們看到的天安門,是幾經戰火洗禮,多次重建起來的。天安門始建於永樂十五年,三年後落成。在當時,這座黃瓦三層五間式木質結構牌樓,並不叫“天安門”,而是叫作“承天門”。

作為皇家宮殿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座門當時被賦予了“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寓意,故曰“承天門”。

冷知識: 蚊子叮人找血管, 為何那麼準確呢

明天順元年,承天門城樓遭到雷電襲擊,被破壞,直至成化元年才重新建造起來。然而好景不長,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打進北京城,一把大火將承天門燒成廢墟。

順治八年,清政府決定重修此門。這座造型龐大、氣勢威嚴的城門重建後,更名為“天安門”,意為“受命於天,安邦治國”。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舉行帝王登基、冊封皇后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金殿傳臚、招賢納士的場所,位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城高37.4米,有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

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安門是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的,相較於之前的城樓,更加開放,與門前長安街渾然天成。這座城樓雄偉莊嚴,充分展現了皇家的威嚴,而今更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備受敬仰。那麼,這樣一座不朽的建築,最初的設計者是誰呢?

據記載,天安門的主持設計者是明朝有“蒯魯班”之稱的蒯祥。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後,為修建北京城,在全國範圍內招募能工巧匠。當時著名的雕刻家陸祥、設計大師蔡信、瓦工楊青等都曾參與了北京城的建設。

但是,在這群藝術家之中,蒯祥最為突出。他不僅在繪圖設計上技術高超,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天賦。同時,他的木工技術也是一流的。

因而,很多皇家工程都交給他來主持。《憲宗實錄》中記載:“凡百營造,祥無不與。”因為營建北京城居功至偉,蒯祥被朝廷提拔為工部左侍郎。

古代大學和今天的有何區別?

“大學”二字最早出自儒家“四書五經”之一《大學》。該書作者為孔子弟子曾參,作者在書中以短短几千字闡述了儒家思想修習之要,微言大義。

對於“大學”二字的解釋,南宋鴻儒朱熹的“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流傳最廣,後人多沿用此說,認為“大學”指具備一定道德修養之人透過行為與學問的統一所進行的自我修煉。

另外,也有人比照古時的“小學”來解釋“大學”。古時的“小學”指每個人在13歲之前所接收的教育,“小學”學習“小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而“大學”則是指學習稱為“大藝”的“詩、書、樂、易、禮、春秋”六經。

冷知識: 蚊子叮人找血管, 為何那麼準確呢

從這兩種解釋中,我們都可以看出古時的“大學”體現為一種教育理念與教育內容,相當於現在我們所說的“大學教育”,與我們現在純粹指“從事高等教育的機構”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另外,古時的“大學”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大學教育”也是有區別的,古時的大學偏重於提高個人修養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意味,而現在的大學教育則要寬泛得多,泛指學習既定的學科知識與提高一般性的個人修養,標準是降低了的。

按照一個人學習所達到的深度與廣度來說,中國古時是存在大學的,只是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據史料記載,在虞舜之時,即出現了名為“上庠”的公辦學校,“上庠”即“高等學校”的意思;而春秋時期,孔子在自己家裡開堂講學,因為沒有嚴格的學校制度與像樣 的教學設施,說大學可能有些勉強。

但到了漢武帝時,由國家在京師所辦的“太學”則是相當正規的大學了,太學不僅設五經博士任教,而且作為官辦學校首次對貧家子弟開放。

太學一直存在到明代;之後國子監興起,成為典型的國辦“大學”,一直持續到清末。另外,唐代末期,除官方“大學”,民間開始出現私人設堂授徒的書院,尤其到宋代,書院大盛。

書院相比於孔子等人的聚眾講學,因為有固定的教育場所與相當嚴格的學院制度,完全稱得上是“大學”了,書院一直和官方“大學”共同存在,到清末才消失。

擴充套件閱讀:古代太學是什麼

“太學”乃是漢武帝接收董仲舒建議,在京師長安所設,它面向全國青年學子“招生”,傳授儒家學說。太學設有專門的五經博士,教授五經、“春秋三傳”等儒家經典。太學設學之初,效仿孔子弟子三千,而收三千“太學生”,後來時多時少,數量不定,最多時是在漢梁太后掌權期間,曾達到3萬多人的規模。

“太學生”從“太學”畢業,便有機會做官。因此,“太學”制度可以說是首次實現了政府公職對於民間人士的制度性開放。太學制度一直被歷代統治者所採納,一直到明代方在名稱上完全被“國子監”所取代,但其實質形式依然沒變。

太學在歷個朝代中培養出了大批官員和文化人,對於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16 字。

轉載請註明: 冷知識: 蚊子叮人找血管, 為何那麼準確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