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襯托諸葛亮的形象,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周瑜的形象是刻意貶低的,而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寬宏大度,深得孫氏兄弟的信任,在其短暫的一生中施展宏圖大志, 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與孫氏兄弟可謂真正的“魚水關係”。
周瑜與孫策本有昆仲之交, 後來兩人又在歷陽相遇。此時孫策正往江東, 繼父之志, 以圖大業, 故一見周瑜便情不自禁地說:“吾得公瑾, 大事諧矣!”周瑜也傾心表白:“某願施犬馬之力, 共圖大事。”一對特殊的君臣關係由此建立。
可惜孫策壽短, 年僅26歲竟夭折。臨終囑其弟孫權曰:“倘內事不決, 可問張昭;外事不決, 可問周瑜。——恨周瑜不在此, 不得面囑之也!”又特意喚妻喬夫人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 汝須孝養尊姑。早晚汝妹入見, 可囑轉致周郎, 盡力輔佐吾弟, 休負我平時相知之雅。”可見信任之深, 依託之切。
孫權比其兄更善舉賢納士, 恰如孫策臨終取印綬與他時所概括的那樣:“若舉江東之眾, 決機於兩陣之間, 與天下爭衡, 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使各盡力以保江東, 我不如卿。”聽說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吳奔喪, 孫權即喜曰:“公瑾已回, 吾無憂矣。”渴望之情溢於言表。吳太夫人以孫策遣囑告訴周瑜時, 周瑜頓首回答:“願以肝腦塗地, 報知己之恩。” “夫人有為於天下者, 必下有人而上有君。”正是孫吳君臣間生死不渝的魚水關係, 才使孫吳事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立於不敗之地。
周瑜與張昭同為孫策的顧命大臣, 孫策囑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 外事不決問周瑜。其實小說告訴我們, 無論內事外事, 只要張昭與周瑜的見解發生分歧時, 孫權多采納周瑜的意見, 使周瑜的才智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如建安七年, 曹操破袁術後, 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為質。孫權猶豫不決, 召周瑜、張昭等面議。張昭唯恐曹操興兵南下, 主張送子入朝。周瑜則以卓越的膽識說:“將軍承父兄遺業, 兼六郡之眾, 兵精糧足, 將士用命, 有何逼迫而欲送質於朝?質一入, 不得不與曹氏連和;彼有命召, 不得不往;如此, 則見制於人也。不如易遣, 徐觀其變, 別以良策御之。”吳太夫人當即肯定:“公瑾之言是也。” 孫權遂謝使者, 拒絕遣子。顯示了在強敵面前毫不屈服的英雄氣魄, 也為孫吳獨據江東奠定了基礎。
又如孫權母親吳太夫人壽終不久, 孫權商議欲伐黃祖。張昭說:“居喪未及期年, 不可動兵。”周瑜針鋒相對地指出:“報仇雪恨, 何待期年?” (加之黃祖部將甘寧來降, 孫權遂命周瑜為大都督, 總水陸軍兵, 征討黃祖。結果黃祖兵敗將亡, 自己也中箭身亡。再如建安十三年秋, 曹操乘統一北方之威, 率師南下, 意欲掃平江南。孫權內部以張昭為首的文臣主力降議, 武將則多數主戰, 議論紛紛不一。雖有“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但孫權仍然舉棋不定, “寢食俱廢”。此時吳國太曰:“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 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孫權如醉方醒, 似夢初覺, 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結果周瑜不請先到, 首先駁斥張昭等主降為迂儒之論, 然後替孫權精闢分析曹操南下犯兵家之四忌, 並自請精兵破敵, 說得孫權矍然振奮, 斬案決計!即封周瑜為大都督, 率眾破曹。
一場由周瑜指揮的赤壁一戰, 擊敗曹操80萬大軍, 使能征善戰的曹操無力再下江南。這就使孫權的勢力得以鞏固和發展, 並終成帝業。赤壁之戰中的周瑜為孫吳事業也為自己譜寫了最輝煌燦爛的篇章。晉人習鑿齒曾評說:“周瑜奇孫策於總角, 定人好惡於一面, 摧魏氏百勝之鋒, 開孫氏偏王之業, 威震天下, 名馳四海。”這是頗中肯綮的。
另一方面, 由於孫氏兄弟廣納賢士, 周瑜識人薦賢, 雅量高致, 謙恭有方, 在東吳諸賢中起到了紐帶作用, 產生了巨大合力。
周瑜知遇孫策時就說:“吾兄欲濟大事, 亦知江東有二張乎?”於是推薦了張昭。孫權請問用策以守父兄之業時, 周瑜又說:“為今之計, 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為輔, 然後江東可定也。” 隨即推薦魯肅, 魯肅又薦諸葛瑾, 孫權皆委以重任。後來周瑜臨終, 遺書孫權, 又薦魯肅以自代。孫權不禁哭曰:“公瑾有王佐之才, 今忽短命而死, 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 孤敢不從之?” 即令魯肅為都督, 總統兵馬。可謂肝膽相照, 始終不渝。
宋人洪邁十分關注孫吳君臣合諧所產生的合力:“孫吳奄有江左, 亢衡中州, 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 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 真所謂社稷心膂, 與國為存亡之臣也。自古將帥, 未嘗不矜能自賢, 疾勝己者, 此諸賢則不然。……四人相繼, 居西邊三四十年, 為威名將, 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 吳更相汲引, 而孫權委心聽之, 吳之所以為吳, 非偶然也。”可謂孫吳和諧的君臣關係與才智發揮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