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羋月傳:難怪羋月能夠從政,公孫衍出逃魏國,看她對秦王說了什麼

由 酒書端 釋出於 經典

導語:也難怪羋月能夠以婦人之身去輔佐嬴駟的軍國大事,羋月在政治上的見地,以及宏才偉略,連嬴駟都暗暗佩服不已。
起初,嬴駟也只把羋月當成一個桀驁不馴、渴望自由的小姑娘,儘管在“祭祀舞”大典上,嬴駟被羋月的舞姿和風姿迷住,但充其量也只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傾慕與喜愛。

但令秦王想不到的是:羋月竟還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她的遠見卓識和經天緯地之才。
1、公孫衍出逃魏國,令嬴駟一籌莫展,羋月一番話令他驚詫不已
這是原著裡的章節,這段描寫充分體現了羋月的政治才能,原文如下:
羋月伸出手,為秦王駟按摩著頭部,待他的情緒消緩,才不解地問:“大王,妾身有一事不明,不知當問不當問?”

秦王駟沉聲:“何事?”羋月道:“妾身不明白。公孫衍已經是大良造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為何要走?”
秦王駟輕嘆一聲:“是寡人疏忽了。寡人任公孫衍為大良造,乃以國士相待。公孫衍任職以來。為寡人立下赫赫戰功,不負使命。君臣相知,原是大幸,怎奈時移勢易,公孫衍的政見主張。於今日的秦國來說,已經是不合時宜了。”
羋月有些不解:“不合時宜?”

秦王駟道:“秦人不畏戰,然並不是喜戰好戰。當日商君變法,雖然於國有利,但這場變法自上而下,無不動盪。若是稍有不慎,則大秦就將分崩離析。秦人好戰,可每一戰卻都是不得已的。
雖然這些年來秦人以命相拼保得住戰場上的不敗之績,可是戰爭卻不能一直持續下去。一場戰爭要徵民夫。便會使田地拋荒,耗費軍資使得國庫空虛。若不能從戰爭中得到足夠的奴隸和贖金,則每打一仗對於秦國來說,都得不償失。

我大秦處偏僻之地。人丁單薄,土地貧瘠,立國雖久,卻不像中原列國,經得起長時間的戰爭消耗。可公孫衍他……”
羋月聽了半晌,已經有些明白了。不禁道:“公孫衍身為外來客卿,久居上位,若不能一直拿出功勳來,何以服眾? 所以他力主征戰。可是秦國許多更深的內情,他未必知曉。

但大王明白,樗裡子明白,甚至連庸芮也明白,大秦的人力物力已經支撐不起持續的戰爭了,必須休養生息。可是大秦一旦停戰,則列國就可能猶如群狼撲咬,分而食之。所以大王才會重用張儀,既不動刀兵,又能恐嚇諸侯,佔取土地。表面上看來咄咄逼人,其實卻是在步步為營。”
秦王駟詫異地看著羋月。羋月回過神來,有些惶恐,忙低下了頭,卻見秦王駟的目光一直盯著她,盯得讓她有些膽寒,顫聲道:“大王,您,您莫要這般看著妾身。”

秦王駟卻忽然問:“這些,是你自己看出來的?”
羋月一怔,低下頭,仔細地想了想:“以前夫子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講得最多的就是秦國。妾身入秦以後,又經常向張子請教……”她不安地看著秦王駟,“妾身是不是說錯話了?”
秦王駟嘆了一聲:“寡人真是沒有想到,你一個小小女子,竟能看出這些來。唉,連公孫衍這麼多年來,也一直糊塗著。”

2、羋月的睿智不僅僅是“看出來”,而且知道癥結所在
羋月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謂執迷不悟,不過是人有執著,所以迷惑,所以不悟。”
秦王駟拍案而起:“不錯,不錯,寡人正是奇怪,公孫衍為何如此執迷不悟。寡人曾勸他不要與魏國陷入硬戰,國與國的交戰,要謀算的不僅是成敗,更是得失,可是他卻聽不進去。

後來魏國連敗,他又不肯乘勝追擊,反而要轉去圍剿義渠。張儀初入秦國,就能看出來我秦國應該走的方向,他做了這麼多年的大良造,卻執迷不悟……”
秦王來回走了幾步,才喃喃道:“不錯不錯,他有執著,他的執著讓他看不清方向,寡人卻不能讓大秦陪著他看不清方向。羋月,你知道嗎,寡人方才甚為憂心? ”
羋月:“大王為何憂心?”

秦王道:“公孫衍此人才能極高,氣魄極大,又深知我秦國內情,若是離秦而去,必然入魏,甚至很可能會掀起列國對秦國的圍剿來……可如今,寡人倒不怕了。”
羋月不解地問:“大王這是怎麼說?”
秦王駟冷笑:“公孫衍太驕傲,太自我,太把自己凌駕於君王之上了。他做不了第二個商君,找不到一個可託付的君王。
他忘記了,再高的才氣也需要有君王與他相輔相成。寡人……終於放心了。異日秦國或會有驚濤駭浪,卻不會有傾覆之禍。”

嬴駟之所以這樣說,正是羋月一語點醒夢中人,嬴駟立刻意識到:公孫衍雖然有才,但太自大,他即便投靠了魏國,也未必能左右得了魏國的國君。他一向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行事,哪個國君會為了滿足他的一己私憤,拿著自己的國家去冒險?
讓嬴駟欣喜的是:羋月竟有如此悟性和天分,堪稱軍師。於是,嬴駟對羋月說道:“羋月,你很好,非常好。從今日起,你不必去整理那些楚國書籍了,你來為寡人整理書案吧。”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羋月正式涉足朝政,輔政嬴駟。也為她將來主持秦國朝政幾十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