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我感覺,阪泉之戰之所以出現在24史開篇不遠的地方,而且還是遠古第一戰,那它是什麼?它就是里程碑!
正因為它是里程碑,所以我們紅色的血還有黃色的皮就都與之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了!
但最後的結果是,他們怎麼選擇都一樣。因為在浩瀚的歷史面前,他們作為草芥一樣的小人物,有選擇也有被選擇,大多數時候,他們不得不在歷史的洪流裡隨波逐流!
但正如同無數學者考證後達成的共識:炎、黃兩個部落自打從同一個母系氏族分裂出來之後,同根同族的情誼就被“弱化”,“血緣親屬”關係似乎已經不值一提,當下時代的團隊協作精神在遠古時代也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反而形成了一種“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的觀念,這種概念跟“勝者為侯敗者賊”的味道是一樣的!所以,炎帝和軒轅約架也就沒有那麼難以理解。
所以,與其說皇帝和炎帝是打出來的交情,不如說是骨子裡的大義,讓他們最終決定化干戈為玉帛。
炎帝從來沒有像彼時彼刻,他的心如此舒展。他不去追念過去是禍,也不去追念想象中的所謂“福”,他只知道,也許一切都是歸宿。
不得不說,曾經爭強好勝的炎帝,竟如此佛系!而這佛系也許就是歷史的抉擇和必然……
如果作為個體的我們就是歷史,那麼我們就會從歷史中進入永恆!
多麼誘惑人的一句話啊,從這句話中,我們彷彿體會到自己就跟綿亙的歷史一樣長生不老了似的。
是的,正因為這燦爛的華夏文明,才引得人們對研究歷史永遠保持著主動和不衰的興趣。
今天要跟大家談的就是遠古時代的第一場戰役——阪泉之戰!也許你會說,別正兒八經的像上課似的,快點告訴我,軒轅黃帝是怎麼把炎帝給制服的?
你這麼急切,我就明白了:阪泉之戰的結果你是知曉的,你需要的也許只是一段兒像娛樂版頭條上那樣具有刺激性的奇聞!你需要的也許是我文藝一點兒的描述!狗血一點兒或許也可以!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1.歷史從來不缺奇聞,何況是在阪泉!你需要的狗血是對歷史的褻瀆!
雷蒙阿隆說過一句話貌似老精闢: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聽這話的意思,歷史難道還有杜撰的成分?
歷史到底是什麼?其實,歷史是過去的聲音,是現在對過去的描述,就像我此時坐在這裡,戴著一副八百多度的眼鏡,儘量用公允的文字和思維給大家展示這篇文字一樣。
阪泉那地方,跟現在的河北鉅鹿和北京延慶的地貌差不多。
想必七八千年前的那裡,也有黑黑的山路,也有長滿了莊稼的清涼的沃野。
士兵們在那裡拼殺時,肯定擔心驚擾到那些沾滿熱血的褐色花瓣兒,因為故土的氣息會將每一個人的心臟緊緊攫住,讓任何人都不得輕鬆。
但部族的爭端,閃亮的寶座,無上的權利,令人膽寒的利刃,必須成為描述阪泉之戰不可或缺的詞彙。
因為這些詞彙的組合就是當時的現狀。
是要大一統之後的風致嫣然,還是要一家獨大的霸氣傲骨?這成了炎黃時代炎帝和皇帝夜夜糾結的難題!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下面就得插入一段兒人物小傳了—— 
在當時的華夏大地,提起始祖級別的人物,首當其衝的就是炎帝神農和皇帝軒轅。
其實,有記載說,他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只是我大中華遠古時期的兩位名噪一時的部落首領。
作為少典氏的後裔,他們共同遭遇了諸侯間的互相傾軋,殘害百姓,但炎帝無力征討。
軒轅較炎帝性格剛硬,血氣如龍,常常起兵討伐不來朝貢的諸侯,除了蚩尤,幾乎都被他制服。
最後,就連蚩尤都被軒轅殺了。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軒轅的勇猛無敵與日益強大,讓炎帝意識到自己有可能帝位不保,這才準備起兵征討各路諸侯。
但各路諸侯卻對炎帝視而不見,紛紛跑來歸順軒轅。
炎帝不服,所以就和軒轅約架了!
然後就發生了震驚朝野的遠古第一戰—阪泉之戰!
您看,這戰爭多正常,哪裡有那麼狗血?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2.哪怕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也是在用行動書寫歷史,真正的歷史談不上悲劇也談不上喜劇,也完全沒必要杜撰和刪減。
軒轅和炎帝打起來了,你站在哪一邊?
這問題問得有點兒可笑,因為戰爭過去了幾千年,我說我站在哪一邊又有什麼意義?
不過這個問題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可是一道極其重要的選擇題。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畢竟干戈不用、城池不設的事兒,只屬於更早的舊石器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時的諸侯和部族數量日漸增多,也漸漸陷入財富和利益的紛爭之中,人們需要用頻繁的征戰來活躍血脈。
再不投靠炎帝,再不投靠軒轅,沒有任何其他道路可走,因為彼時,只有這兩個男人能穩穩當當地掐住政治的咽喉。
但顯然,皇帝部族驍勇善戰,實力似乎更強大,歸屬這個部落可以求得庇佑。
炎帝眼看以前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弱小部落紛紛作鳥獸散,如何不急?也大刀闊斧的四處征討,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圈。
炎帝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不蒸饅頭爭口氣,也要佔有雄者之位,這也就是阪泉之戰的直接誘因!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炎帝自恃是天空,感覺軒轅是翅膀,沒有天空的廣闊無垠,哪來的翅膀的恣意?
而軒轅在炎帝驕矜時,征伐不斷,劈波斬棘,竟沒有過過一天安適的日子。
炎帝和軒轅不知在何時,早已成為兩個不同頻道的男人。
曹植有詩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啊,炎帝和皇帝本是同源同祖,但為何要發生這樣一起爭雄之戰?
當時這倆最厲害的人物確實是“動刀動槍”了,但真的談不上什麼道德貴賤。
畢竟那場戰爭的血腥程度也是他們之前無法完全預見的!
畢竟,他倆其實也是被歷史所左右的人!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3.此戰銷魂之處在於——人們終於明白,政權是要從血裡產生,然後歷史的閘門就緩緩的打開了。
當時的版圖體量下,阪泉之戰無異於世界大戰,你死我活的拼殺就搞了三次,不僅本部落的人全部披掛上陣,就連作為弱勢群體的盟軍也都披堅執銳,鼎力支援!
也許戰爭最能刺激男性的雄性好戰因子。
殺紅了眼的炎帝用火燒到軒轅城下,害得軒轅城濃煙滾滾,燒起的濃煙經久不散,隔天蔽日。
但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皇帝這邊派部下用水澆滅大火,還把炎帝趕到阪泉的峽谷之中。
不過,最終皇帝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囑咐手下計程車兵不能傷害本是手足士兵的性命!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正當炎帝摸不清軒轅的套路時,軒轅卻在阪泉的河道之中,豎起了星斗旗,這是一種神乎其神的戰法!
只見皇帝這邊的六個部落紛紛舉著自己的旗幟圍繞住炎帝的部隊,並不斷的跑動,迴圈不止。
炎帝那邊的部落無法衝入旗陣中來,有幸衝進來的卻又衝不出去,生生把炎帝逼得原地轉圈,無計可施,只好一聲令下,讓士兵去山崖後躲避!
從此,長達三年的時間,炎帝老老實實的躲來躲去,跟軒轅打著遊擊,再也不敢跟軒轅部族挑釁了!
那麼,接下來,皇帝是要殺了炎帝麼?
當然不會,皇帝這邊既然能善待炎帝那邊計程車兵,又怎會置炎帝於死地,如果是那樣的話,恐怕我族的歷史都要改寫了!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事實是,皇帝和炎帝也是惺惺相惜的。
特別是皇帝,無比傾慕炎帝部族的醫藥和農耕技術。與其達成所謂的“一家獨大”,不如跟他聯起手來共建美麗版圖!
所以,在長達三年的扯皮戰役中,雖然皇帝挖了隧道,最終活捉了炎帝,但也沒把炎帝怎麼樣!
他們最後放下手裡的刀劍,讓陽光射在掌心,那光線就令人非常觸目!
阪泉之戰後,皇帝部落、炎帝部落和分屬於他們的部族結成了一個超越母系氏族親屬關係的新型聯盟。
這個新組織也正式確立了皇帝的領導地位,徹底拉開了英雄時代的帷幕!
而炎帝敗得心服口服,甘願稱臣,發誓不再與黃帝抗衡!他甚至想和盤托出自己曾經埋藏很深的帝王的隱秘……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阪泉之戰,炎帝倖免於死,有人說是皇帝在挖隧道時反思好了,要和他執手為盟!
而炎帝也終於放下心裡所有貪嗔痴,樂意完全服從於皇帝,該給他醫藥技術就給他醫藥技術,該給他農耕技術就給他農耕技術。
行文至此,瞎掰了嗎?沒有吧!
說一點,我們應該慶幸燦若瑰寶的遠古歷史,不僅是我族發展歷程中的一顆珍珠,更映射出民族成長道路的綺麗多姿……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91 字。

轉載請註明: 阪泉之戰:是帝王間的殺伐決斷還是歷史演變的必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