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未老恩先斷”,在敬妃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以她那點恩寵,如果沒有朧月,那日子就是數完了昭陽殿的地磚,接著去數昭陽殿的瓦片......
敬妃是宮中的可憐人,是一個“無用”之人,但正是“無用”才是她最大的自保武器。
她一直說自己笨口拙舌,性情粗笨,實則靜水流深、遮掩鋒芒。
敬妃,端莊持重,心思細膩,懂得隱忍,也可謂為一個聰慧之人。
皇后的景仁宮就是後宮嬪妃的職場。
職位高低、任務分配、陳述職守、績效考核、面見新人、辭退舊人,基本上都是在這兒發生的。
華妃總是遲到,到了之後基本上就是在”秀“,這種挑明瞭對著幹的勢頭很明顯是皇后勢力的對頭。
端妃總是抱恙,一來是身體的確不適,二來是為復仇撇清關係,表明自己早已不摻和後宮之事;三來,有一個如此令自己厭惡的人會在那裡炫耀自己的得寵、奢華,眼不見心不煩。
齊妃永遠在抱皇后的大腿。
曹貴人總要幫華妃拐走話題,減少攻擊。
而其他嬪妃,總是要圍繞最近正得寵的嬪妃開展話題,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得寵時有羨慕有諷刺,失寵時有感慨有嘲笑。
只有敬妃,幾乎都是安靜地坐在那裡,不背後論人短長,不對於後宮的得寵與失寵大肆議論。
她就像一個旁觀者,安靜地做完自己請安的分內之事,然後離開。
華妃盛寵一直壓制她,齊妃和曹貴人都有孩子可以依靠,一大堆新人又後來居上。
就連麗嬪這種雙商皆低的貨色都能仗著華妃的庇佑背地裡諷刺皇后。
而敬妃,無子無女、無寵、家世一般,幾乎沒有晉升的前途可言。
所以敬妃在宮中的處境屬於典型的前有狼後有虎,兩頭夾擊的艱難地位。
她不是性情軟弱的性格,她只是會審時度勢,並且對於這後宮的主流人生,她並不認同。
所以她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隔岸觀火地看待後宮諸事。
同時她的地位還十分尷尬。
當朵解語花比不過甄嬛,唱歌跳舞又拼不過安陵容,屬於一不留神就被遺忘的角色,沒什麼特點。
於是,就只能拿淡泊從容、歲月靜好來做做文章,讓全世界都知道她是個不出風頭,擺在那裡既不礙眼也不來事的“閒人”。
後宮中所有出鏡的嬪妃,都有侍寢過,都和皇上有過二人世界,唯獨敬妃從未和皇上單獨親密接觸過。
皇上對敬妃最親密的舉動,就是握了敬妃的手,謝謝她告訴自己眉莊飯菜有毒,免了後宮一場風波。
敬妃也自知在皇帝心中沒什麼分量。
比如皇帝分螺子黛的時候,敬妃主動給皇帝臺階下。
這固然有她怕得罪華妃的原因,但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在夫君心裡能有一席之地?
說白了,當僧多粥少的時候,你就要識趣一點了,這是敬妃的通透之處。
皇帝心裡真正記得的,只有純元、甄嬛和華妃。
連皇后這麼深愛著皇帝的人都不被皇帝當作妻子(皇帝對玉嬈時說的),敬妃就更不用說了。
敬妃這一生,不爭不搶,不卑不亢,卻自有天地。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因為不曲意逢迎、守身以正,敬妃的做派,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后,都非常喜歡。
眉莊得寵時,太后就說過,眉莊身上有敬妃當年的風範。
敬妃的不爭,還表現在她面對皇帝時的狀態上。
這一點,你看後期的沈眉莊,以及葉瀾依就知道。
其根本原因在於她們對皇上基本沒有感情可言,不抱任何瑪麗蘇的幻想了。
對皇上有情的,比如皇后、華妃,前期的甄嬛、沈眉莊、安陵容,皇上來時,你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這些嬪妃內心的欣喜愉悅之情。
皇后見到皇上時,是知性端莊的。
華妃見到皇上時,是嬌媚關切的。
祺貴人與欣貴人同處一宮,皇上來時兩人互相爭奪。
齊妃聽聞皇上要來,要穿皇上認為她穿起來最好看的顏色。
......
而葉瀾依、沈眉莊、敬妃與皇上相處,就顯得從容淡定許多。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動心,有時會刻意去躲避,有時愛用否定的口吻談這個人,有時要用表演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激動。
總之,因為在乎,所以多少會有些不自然。
或許敬妃之前曾對皇上動過心,但是至少我們看到的敬妃,已經對皇上無甚感情了。
而皇上,也是早已對敬妃不聞不問了。
領導不賞識,敬妃遠離職場,也是必然的。
有時候,你刻意逢迎的樣子真的不好看,不如堅持自我。
恩寵來了,我就接著,沒有恩寵,我也能好好活著。
敬妃,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敬妃雖然在上半場與華妃的鬥智鬥勇中,受了細碎折磨,但總比端妃過的舒坦。
她對待華妃,和端妃、沈眉莊、甄嬛、皇后、祺貴人等人不太相似。
她從未佈置什麼局,招攬什麼人,或是加入什麼團伙,設法與華妃對立,或是除掉她。
她極力避免與華妃爭執,不是因為她怯懦,而是因為一旦與人廝鬥,就沒有盡頭。
她選擇了安逸的生活,要放下前進的腳步,放棄榮耀與權力,必要時要舍掉自己的尊嚴。
在這個安逸平靜的生活裡,敬妃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為人處世的態度。
也正是因為敬妃的自知之明,沒有野心,識時務,讓她一路避開腥風血雨,沒吃什麼大苦頭。
敬妃本性善良,無論宮中誰落難她都會出言勸諫。
而且她不爭寵不鬧事,這種無為而治的心態是她自保於危牆下最好的利器。
一般的主位,都見不得自己宮裡的人得寵,比如祺嬪就經常搶欣貴人的恩寵。
可是敬妃從來沒有官大一級壓死人的態度,沈眉莊無論得寵還是得時疫時,敬妃都對她百般照顧。
她很少自稱本宮,多半時候都是自稱我,這個小小的細節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讓人很有親切感。
日久見人心,你為人善良不耍陰謀詭計,外人一定會敬重你幾分的。
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明顯高於麗嬪、曹貴人之流的。
但是,敬妃絕對不是富察貴人那種沒心機的傻白甜。
她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忍氣吞聲,恪守本分,只怕皇后料理了華妃和甄嬛後也不會容她了。
正如甄嬛所評價的,若真是一無是處,又怎能在華妃之下獨善其身這麼多年?
閒月閣事件,甄嬛利用浣碧坑華妃計劃很明顯沒透露給敬妃很多。
但敬妃兩次出言都旁敲側擊的打擊了華妃,她這個助攻的精明,事後也得到了甄嬛的認可。
敬妃長期的隱忍,也很令人佩服。
她折在華妃手中,不知受了多少惡言惡語、零碎功夫的折辱。
華妃封貴妃後,當眾羞辱敬妃,甚至還揭露以前敬妃只是她房中格格的黑歷史,逼敬妃向她低頭。
一般人聽別人這樣讓自己丟臉,估計早就反擊了。
但敬妃很聰明,她選擇了作縮頭烏龜,看似丟盡顏面,其實沒有留話柄給華妃。
她生性喜歡養烏龜就是這一性格的體現。
烏龜的優點是什麼?以靜制動,韜光養晦。
她很清楚,於萬紫千紅的後宮之中姿色平平,自己其實就是皇帝用來牽制華妃的一粒棋子。
華妃倒了之後,她的任務到了盡頭。
華妃死後,敬妃的恨,開始全面撲向皇后。
為什麼?
首先是由於早年皇后安排敬妃住在華妃宮中,導致連累她同華妃一樣,因為歡宜香的摧殘而終生不孕。
其次是一直以來敬妃受盡華妃的欺凌,而身為中宮之主的皇后卻坐視不管。
所以在後來在滴血驗親、扳倒安陵容、甄嬛小產嫁禍皇后三件事中全力配合擊殺皇后。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敬妃與端妃相比,戰鬥力明顯不足,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是敬妃的硬傷。
當然,這與她平素為人和善,甚少籌劃或出手害人缺乏實戰經驗有關,同時也與她的目光侷限性和對皇帝的本性不夠了解有關。
揭發三阿哥和瑛貴人事件就足以說明。
誠然,這確實是個打擊皇后的好機會。
但卻因她欠缺思考獨立行動而導致不僅沒打擊到皇后,反而被皇后反咬一口,令皇上疑心是甄嬛一手策劃瑛貴人事件陷害三阿哥。
其結果就是讓甄嬛失去了皇上的信任以及直接喪失了她好不容易得來的協理六宮的權利。
反觀端妃,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必定乾坤,這麼高的段位,即便是甄嬛和皇后也望塵莫及。
而敬妃,屬於典型的進攻不足、防守有餘的角色。
旁敲側擊她可以,煽風點火她可以,但以攻為守,很明顯,她還達不到那個段位。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敬妃內斂沉穩的性格。
敬妃的生活波動很小,有些許的點綴,還有深深的寂寞,她從未站在風口浪尖過,也就少有人對她橫加議論。
敬妃僅有的愛,全給了朧月公主,為了她,明知皇后是要利用她,依舊不惜違背自己的原則去害甄嬛。
縱觀全劇,她唯一主動做的一件壞事就是揭發了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事件。
關心則亂,皇后拿捏住了她最渴望最緊張的東西誘惑她,敬妃上當也是情有可原。
後面就是甄嬛體現領導型人才魅力的時候了。
她大度地“一笑泯恩仇”,而敬妃也得到了朧月的撫養權,自然也就順著臺階拜倒,誓死效忠。
最後敬妃滿足地說:有了朧月,感覺人生有了期盼。
所以,甄嬛與敬妃的關係,是一場各取所需的強強聯合。
敬妃,就像松柏與烏龜一樣,看盡後宮冷暖,最終得償所願。
長久的深宮寂寞讓她把愛傾注給了朧月,也不禁讓人唏噓。
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小說或者影視劇裡的主角光環的,更多的是像敬妃這樣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的低調存在。
活成什麼樣的人生是你自己決定的,只要物有所值,哪怕無人問津,你也可以去找準自己的定位。
如果不是命運捉弄,我想不論是甄嬛,還是沈眉莊,也想活成敬妃的樣子吧。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