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 (fascinating) 和追隨 (Stalking) 明星 / 名人 / 威權 並不是稀奇的事物,它存在的普遍性可能要遠遠超出你的預期值:今天在全世界婚禮上大行其道的白色婚紗,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穿著之後才開始流行的[1]. 在狩獵採集社群 (hunter-gatherer societies) 這種人類社會早期形態時代,就有了等級意識[2]。在其他靈長類動物中,處於主導地位的個體也吸引了族群中其他個體的絕對注意力。
人是社會性生物,在社會性關係中最緊密的一種被稱為 依戀 (Attachment),意指跨越時間和空間,深層而持久的人與人間情緒聯絡[3]。依戀關係的形態比如 母子關係、情侶關係、以及對一些人的崇拜(追星, Celebrity fascination)等。前面兩種情況我們很容易理解,他們在生理上都會直接促進一些內分泌的變化,讓依戀一方感覺放鬆,對被依戀一方一般沒有直接益處[4]。最後要說的“追星”,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社交關係,因為它是一般是單方面的、沒有反饋的形態,甚至不能稱為"聯絡",它是一種偽社交性 (parasocial) 關係。但是人腦的邊沿系統 並不能審視這種偽關係跟真實的社交關係邏輯性區別,換句話說,真實的關係和這種虛假(想象)的關係有可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在這種偽關係中,所追的明星扮一般演了一個“想象中的自己” (理想自我,Ideal-Self) 的角色:
追隨者對特定明顯的追逐能一定程度上補全“缺陷但真實的自我”的遺憾。明星跟理想自我相似性越高,個人的代入感越強。對於低自尊度的人,就是更容易跟明星產生共情體驗 (Empathy,神入),這種情況在高自尊的人身上不存在[5]:
共情體驗會讓人有陪伴感,生理上能促進一些激素 (Dopamin 等) 的分泌,讓人感覺放鬆 / 快樂[6]. 這對於那些孤獨、低自尊或處在挫折和人生的變動期的人,能有效的改善情緒,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再加上有些人體質決定了 TA 比其他人對這種體驗(綜合性的激素分泌)更容易上癮,這就使得追星的行為程度得到加深,從 Celebrity Fascination(崇拜)到 Celebrity Obsession(痴迷),甚至到 Celebrity Worship Syndrome(名人崇拜症)[7, 8] 這樣的病態。
在社會性行為的背後的主導者是心理性的需求,更確切的說是生理性的。由於有這麼長而複雜的因果鏈,這使得人的社會行為非常的難以預測,統計性的模型在個體上通常難有適用意義。在早期研究中,依戀關係被定義並且被分為很多型別[9,10]: 包括安全型依戀 (Secure attachment),佔有 / 專注型依戀 (Pre-occupied attachment),冷淡型依戀 (Dismissing attachment) 和恐懼型依戀 (Fearful attachment)。這些分類表徵人的行為模式,但並不反映生理基礎,因此這些模型的劃分對理解行為成因的意義也不大[11],更多的是體現人格差異。
因此對於追星行為,要具體性的判斷有沒有達到病態(影響自己和明星的生活)的程度。在你看來影響你的生活,但對她來說可能是必要的,不可取代的。在希望做出改變前,先問問自己能給她帶來同樣的安全感 / 陪伴感 / 依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