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奶奶帶大的娃,因為口音被群內“吐槽”,媽媽的話“點醒”爸爸

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在外求學、工作等原因,慢慢地開始說起了普通話,可是對於長期在家中的老人而言,方言說了幾十年,確實是很難改變的,也是沒必要改變的。

被奶奶帶大的娃,因為口音被群內“吐槽”,媽媽的話“點醒”爸爸

說方言的孩子

小富和老婆在孩子一歲之後,就去外面打工了,孩子就交給奶奶帶,隨著孩子一的長大,可以區上幼兒園了,小富就想把孩子接到身邊上學。可是孩子剛去幼兒園半個月,不知怎麼的,晚上回家後就表示不願意去學校了。後來,小富才知道,

因為孩子說話有口音,學校的同學都嘲笑孩子,還一直學孩子講話

。小富起初對此並不以為然,認為是孩子之間打鬧玩耍,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直到有一天,家長群裡有一位家長開始反應,說自己的孩子口音被帶偏了,請老師給孩子換座位。

一席話激起千層浪,陸陸續續的也有其他家長幫腔,老師趕忙出來打圓場。還沒等小富說話,老師就發來私聊,希望小富不要在意,她會好好處理,也

希望家長能夠儘量矯正一下孩子的口音問題

,避免不要的麻煩。小

富頓時覺得羞愧難當,還對媽媽有了些怨懟之言

,反而是妻子直接告訴小富,

說方言有什麼丟人的,再說婆婆根本沒錯,幫忙帶孩子已經不容易了,難道還有義務去改掉自己說了幾十年的方言嗎?

被奶奶帶大的娃,因為口音被群內“吐槽”,媽媽的話“點醒”爸爸

方言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孩子正處於生長和發育的重要時期,各方面的模仿能力都超級強,甚至是一學就會,所以很多不良的行為以及語言,都會給孩子造成影響,孩子有可能就在一瞬間就學會了,家長都來不及糾正。而

孩子跟老人學會了方言,其實家長無需過多擔心

,只要孩子在上學之後,環境有了改變,加上父母給孩子一個普通話的環境,

大部分孩子是可以完美掌握兩種語言的。但如果孩子已經明顯被口音問題所困擾,家長只需多多上心即可,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

方言不該被摒棄

其實

方言也是文化的一種

,是隨著歷史的不斷推移形成的一種當地語言。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各地溝通越來越頻繁,最終為了方便兩者之間的溝通,所以不得不進行語言種類的統一性,這就出現的了普通話。

普通話的出現,是為了防止各地之間出現語言溝通的障礙,

阻礙各地人們的交流。普通話雖存在的一定的優勢,但並不是說明普通話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語言,語言不分對錯,也沒有好與壞。相比起來,

方言更是當地文化的一種傳承,更不能因為普通話的普及而放棄這種文化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覺得說方言的人比較土氣,甚至覺得普通話更為洋氣。因為很大程度上,說方言的人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並沒有見識到外面的世界,在外面生活久的人內心中,甚至瞧不上說方言的人,

這都是一種誤區,思想上的誤區,應該及時的糾正。讓孩子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也掌握自己老家的方言,會讓孩子更有歸屬感,也顯得更加親切,更有人情味。

被奶奶帶大的娃,因為口音被群內“吐槽”,媽媽的話“點醒”爸爸

如何正確對待方言和普通話

作為家長,在教給孩子語言的過程中,不要過於偏重哪一類語言,普通話需要學習,但不應該因為普通話的普及而摒棄方言。對此,

家長可以方言和普通話兩手抓

。首先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進行方言的交流,在正規的學習過程中,和孩子進行普通話的教學。

在這兩個模式中來回切換,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也會有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學習到了傳統的方言,又意識到普通話對於自身的重要性,從而還掌握了兩種語言。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優秀,尤其是農村的孩子,父母更希望孩子可以脫離“土氣”的部分,其中就包括方言的問題。但是父母不能過於偏激,無論哪一種語言,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不應該隨意地摒棄。

,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79 字。

轉載請註明: 被奶奶帶大的娃,因為口音被群內“吐槽”,媽媽的話“點醒”爸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