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習和教育氣氛濃厚的家庭,對於自己的小孩來說,幾乎是用考試的“分數”來決定家庭地位的。分數高想買啥買啥,想吃啥媽給你做。分數低了這個月的零花錢可能就沒有了,只能喝西北風。這種思想的形成,受中國數千年科舉制度的影響很重。這是在中國集體意識中,無法摸出的一種情結,尤其是對考場上“英雄”的崇拜。
每次成績出來,各省的高考狀元便成為了被關注的焦點。這些人都是被全國各大名校爭奪的寶貝疙瘩,甚至國外的一些世界頂級名校都紛紛的丟擲了橄欖枝。當你還在為分數低而沒有學校願意招收而傷透腦筋的時候,他們卻因為考慮是去清華還是北大而頭疼不已。
你說氣人不?當然,高考雖然確確實實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高考卻不能決定你的命運。未來的路還很長,機會在努力的人面前最終都會是平等的。今天要說的便是一位高考考出了749分神話的人,從清華畢業之後現如今怎樣了呢?
如果有2004年的高考考生,一定對於“王端鵬”這個名字不會太陌生。哪一年滿分是750分,他僅僅差一分就得了滿分。就他的教育環境來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王端鵬出生于山東的一戶普通家庭,父母也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期盼。
只有一點不同,父母十分注重王端鵬注意力的培養。不讓他三心二意,一次只讓他做一件事。久而久之便養成了習慣,學習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實際上在基礎教育階段,注意力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績的好壞。
從小學開始,王端鵬的成績便一直的名列前茅。王端鵬以芝罘區第五名的成績考入煙臺二中實驗班。在校期間曾獲得“省三好學生”、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全國生物奧賽二等獎、全國化學奧賽三等獎等突出的成績。
臨近高考老師也是對於王端鵬寄予了厚望,但是令老師沒有想到的是,2004年高考他的理科綜合獲得了滿分300分;數學僅失1分,成績為149分;語文138分;英語142分,單科成績均名列全校第一。
而且他還曾經獲得過國家奧賽一等獎,所以總成績上還可以加上20分。達到了749分,與當年的滿分750分僅僅差了1分而已,成為了自恢復高考以來全省文化成績最高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
進入清華後的王端鵬也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熱愛鑽研問題,有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呆在圖書館就能夠待一下午。進入到了大學的王端鵬學習的興趣更加的廣泛,從理學、文學、甚至軍事都有研習。據王端鵬的同學爆料,王端鵬從清華畢業之後進入了中科院工作,擔任高分子化學應用研究員。成為了國家棟梁之才,“學習改變命運”在王端鵬身上無疑得到了很好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