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斬黃巾三大首領的漢末第一良將,此人為何存在感低到微乎其微?

親斬黃巾三大首領的漢末第一良將,此人為何存在感低到微乎其微?

東漢王朝從極盛走向衰落,黃巾起義軍更是造成了深刻影響。東漢王朝帝君昏庸,群臣無能,制度更是腐敗不看,本就逐漸走向落寞。黃巾起義軍其實對東漢王朝衰敗影響重大。我們今天要講的漢末第一良將就是在對戰黃巾起義軍時十分勇猛,將黃巾起義軍的三大首領一一斬殺的皇甫嵩。

親斬黃巾三大首領的漢末第一良將,此人為何存在感低到微乎其微?

皇甫嵩驍勇善戰,在絞殺黃巾起義軍時表現兩眼,但是後世的我們卻少有人認識他。皇甫嵩出身將門世家,自幼愛好武藝,勤習詩書,射箭御馬樣樣能行,是為漢末第一良將。東漢王朝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於是只能藉助地方勢力,發動群眾進行抵抗,這不免讓人覺得王朝無用,黃巾起義軍全是曹操等英雄豪傑合力抵抗。我們沒有發現被忽略的皇甫嵩在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光和七年,漢靈帝任命皇甫嵩為左中良將,與盧植、朱儁兵分三路,阻殺黃巾起義軍。

親斬黃巾三大首領的漢末第一良將,此人為何存在感低到微乎其微?

起初朝廷對戰黃巾起義軍極為困難,接連輸了戰事。而皇甫嵩觀黃巾起義軍看似勇猛,實則莽進,要擊敗這群烏合之眾並不難。於是他沒被敗仗打擊信心,堅守戰場,伺機而動,等待戰機到來。之後皇甫嵩抓住時機,利用天氣進行火攻,重創黃巾軍先頭部隊,與曹操朱儁一起斬殺了數萬黃巾軍。之後因盧植董卓對戰不利,數日無果,於是又令皇甫嵩轉戰北方戰線,繼續抗擊黃巾起義軍,以求突破。

親斬黃巾三大首領的漢末第一良將,此人為何存在感低到微乎其微?

皇甫嵩轉到北方戰線不久,正對上號稱“人公將軍”的賊首張梁。張梁不敵皇甫嵩,輕易便被斬下首級。之後皇甫嵩約戰越勇,黃巾起義軍不過一群烏合之眾,自然無力招架,接連被斬殺。天門將軍張角已死,被皇甫嵩開棺取下首級,送往京都。黃巾起義軍節節敗退,之後在曲陽“地公將軍”張寶,也被斬下了首級。至此,皇甫嵩絞殺了黃巾軍三大領袖,戰爭勝利在望。可惜皇甫嵩不愛官場爭利,只求明哲保身。梁衍想讓他起兵討伐董卓,他沒同意,反而聽取董卓詔令交出了旗下三萬精兵。之後董卓實力越發壯大,為亂政埋下伏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44 字。

轉載請註明: 親斬黃巾三大首領的漢末第一良將,此人為何存在感低到微乎其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