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擁兵30餘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皇帝:就等他反

在晚清時期,要說誰最有機會推翻清王朝的統治,那就只有曾國藩了;可能有人會說,為何不是洪秀全?沒錯,洪秀全的確是造反了,而且勢力龐大,而且麾下也有一些能力極強的人才,但終究格局太小,在小有勢力後,就開始為了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尤其是在“天京事變”後,人才損失嚴重;就這樣一群人,又怎麼有機會做大做強?就算沒有曾國藩,太平天國的滅亡也是遲早的事。
曾國藩擁兵30餘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皇帝:就等他反

那誰才是最有機會奪取天下的人呢?其實唯有曾國藩了,接下來就看看為什麼。首先,曾國藩有實力,在攻佔天京之時,曾國藩的湘軍總計擁兵超過三十萬,而且還都是百戰精銳。而且湘軍除了戰鬥力極強外,人才也是頗多,據記載,整個湘軍系統中位至總督者15人,位至巡撫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員不勝數。除此之外,湘軍中還擁有一批卓越的工程師、科學家。除了有數量龐大的精銳軍隊和各類人才外,曾國藩自身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覷。雖然他自身帶兵打仗的本事一般,但曾國藩會用人,善用人,而且長於謀略,而且雖然曾國藩自身帶兵打仗不行,但他的親弟弟曾國荃卻是湘軍中戰鬥力首屈一指的猛將。而且曾國藩早年作為文官,十年七遷,在多個部門歷練多。

曾國藩擁兵30餘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皇帝:就等他反

並且,最後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財富,打仗就是打錢;而這一點,曾國藩如果在當時屈居第二的話,估計沒人敢自稱第一。當然,這個錢並不是曾國藩自己掙的,而是他的親弟弟曾國荃的;據記載,曾國荃的“吉字營”每攻佔一地,必然大肆劫掠三天三夜,而城中的府庫則是被曾國荃搬空,全部運往湖南老家,數曾家財富了;尤其是太平天國的“國庫”都被曾國荃搬空了,可見曾家到底多有錢。而且有野史記載,曾國藩在攻佔天京之時,的確有人勸曾國藩造反,理由無非就兩點,第一是曾國藩已經“功高震主”,不造反沒有好下場;第二是曾國藩有這個實力,為何不“黃袍加身”?而且曾國藩也的確掙扎過、猶豫過。說實話,當時的湘軍其實是屬於團練性質,也就是說,湘軍是曾國藩的私軍,只要曾國藩振臂一呼,肯定絕大部分人都是響應曾國藩的。

曾國藩擁兵30餘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皇帝:就等他反

可是為何曾國藩最終沒反呢?其實以曾國藩的才智,在掙扎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一切利弊,至於讓曾國藩放棄“稱帝”這個念頭的,肯定是 曾國藩想到了一個極為恐怖的可能性。其實團練,並不是清朝原創,在清朝之前,就已經有團練了,至少在漢末時期,為了剿滅黃巾起義及地方匪患,就曾搞過這個團練,結果漢朝就是由於權力被做大做強的團練(或者諸侯)給架空,最終滅亡的。以史為鑑,其實清朝一開始是抗拒“團練”這柄“雙刃劍”的,在曾國藩在一開始向咸豐皇帝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咸豐皇帝大發雷霆,史書記載是“怒擲其折於地”;但過了幾天後,咸豐皇帝彷彿是突然想通了一般,欣然接受了曾國藩的建議,而且還對曾國藩大加褒獎,為何?肯定是想到了怎麼應對團練做大做強後的不利局面。

曾國藩擁兵30餘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皇帝:就等他反

那究竟怎麼應對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架空團練,曾國藩征戰十餘年,攻下地方之後,地方仍歸朝廷所有,官員全是由朝廷委派,也就是說,曾國藩並沒有地方治理權;而且團練雖然性質是私軍,但糧餉全是由朝廷所發,並沒有像之前的團練,擁有地方自治權。還有,雖然湘軍的上下對曾國藩極為忠心,但卻都是受過朝廷封賞的,有官職在身,而且一點小功就大加封賞。如果曾國藩真的造反,沒有地方支援,短時間籌不齊糧​餉,而且也不確定下面的人會不會一定跟著自己;可能還有更多不利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怎麼造反?可以說,造反就是死路一條,說不定皇帝就等著他造反,不然還真沒好的理由去“卸磨殺驢”。但曾國藩想通後,不僅沒有造反,反而是主動申請裁軍,故而得以善終,曾家也得享富貴。

【該內容透過維權騎士士值品牌館授權釋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9 字。

轉載請註明: 曾國藩擁兵30餘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皇帝:就等他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