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破釜沉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由 卯秀珍 釋出於 經典

破釜沉舟,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近義詞有: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反義詞有: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破釜沉舟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破釜沉舟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成語釋義: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近 義 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

反 義 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辨析:“背水一戰”與破釜沉舟都有“決一死戰”的意思。但破釜沉舟含有“不顧一切;戰鬥到底”的意思;“背水一戰”表示“拼死幹到底;以求得勝利”的意思。

成語辨形:釜,不能寫作“斧”。

成語正音:釜,不能讀作“jīn”。

破釜沉舟的典故/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鉅鹿。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麼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衝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衝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鉅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破釜沉舟的例句:

1、處於劣勢中的軍隊,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戰,才能死裡逃生。

2、破釜沉舟同時也毛骨悚然。

3、富貴險中求,項羽鉅鹿之戰中那場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戰是如此,當代金融貨比戰爭中的投機也是如此,命運女神往往青睞敢為她賭博的人。

4、鐵人王進喜表示,“幹”,就是破釜沉舟也要制服井噴,保證油井安全出油。

5、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鬥爭,使弱者不亞於強者。

6、臥薪嚐膽,嘗破繭而觸痛。破釜沉舟,圓金色六月夢。

7、司徒翔雲以破釜沉舟的氣勢,餓虎攢羊般殺入契丹騎兵陣中,勇不可擋,殺人猶如砍瓜切菜。

8、人生本就是一場破釜沉舟的豪賭,一念間,血本無歸抑或一本萬利。

9、賊心不死,明知是鏡花水月,也要破釜沉舟。

10、火勢不斷的蔓延,為了保住性命。小李決定破釜沉舟,從樓上跳了下去。

11、大自然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鬥爭,使弱者不亞於強者。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無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破釜沉舟的成語接龍:

破釜沉舟 > 舟車楫馬 > 馬瘦毛長 > 長風破浪 > 浪聲浪氣 > 氣吞山河 > 河東獅吼 > 吼天喊地 > 地地道道 > 道聽途說 > 說到做到 > 到處碰壁 > 壁間蛇影 > 影影綽綽 > 綽約多姿

[破釜沉舟]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併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