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虹鱒,中國雖然不是我的故鄉,但諸如北京的懷柔、雲南的麗江、四川的青城山,這樣山清水秀的地方總能見到我鮮活的身影,我顏值高、肉質好,煎烤燉燒樣樣行。不過,聽說有人管我叫淡水三文魚,很多日料店都是用我做刺身,我只想說,呵呵……
“彎鼻子”的大馬哈魚屬
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鮭科大馬哈魚屬(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魚類,英文名為rainbown trout。原產於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多數種群終身生活於低溫淡水環境中,但也有一些俗稱為"硬頭鱒"(steelhead trout)的亞種在不同季節分別生活在淡水和海水裡,具有洄游產卵的特性。
虹鱒(O. mykiss)的證件照。
大馬哈魚屬下有很多種魚,大多具有洄游特性,該屬屬名Oncorhynchus源自希臘語的onkos(彎鉤)和rynchos(鼻子),意思為“彎曲的鼻子”,因為這些魚在繁殖季節溯河洄游時,不僅體色會發生很大改變,雄性背部會隆起,而且上下頜還會變成鉤子的形狀。
溯河洄游的紅大馬哈魚(O.nerka)。
因此該屬又被稱為“鉤吻鮭屬”。“硬頭鱒”洄游產卵後大部分還能返回大海繼續生活,但大馬哈魚屬的其它種類通常一生只洄游一次,交配產卵後即慢慢死去。洄游的大馬哈魚從海洋中帶回了大量的養分,完成了大自然內物質和能量的迴圈,“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繁殖季的雄性紅大馬哈魚鉤狀上下頜極其的明顯。對,就是紀錄片裡經常被棕熊虐的那些傢伙。圖片:
幼年斑紋靚,成年顏值高
虹鱒屬肉食性魚類,幼體階段主要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為食,成魚則捕食小型魚類、甲殼類、陸生、水生昆蟲。魚體呈紡錘形,通常背部為藍灰色或棕黃色,周身散佈著黑褐色小斑點,腹部呈銀白色,幼魚體側有10枚橢圓形深斑。
虹鱒幼魚,體側有美麗的斑點。
虹鱒亞種加州金鱒(O.m.aguabonita)的幼魚,體色更加豔麗。
國內還經常出現一種叫“金鱒”的虹鱒個體,其實那是經過人工選育擴大養殖的白變虹鱒。體色為鮮亮的金黃色,成魚體側有紅色或粉色縱帶。
白變虹鱒的幼魚。
溪流中的成年虹鱒一般長可以到40釐米左右,而棲息於大型湖泊和洄游型個體體長可超過80釐米。繁殖期的雄魚上下頜變得彎曲,體側從腮部至尾部的彩虹般桃紅色縱帶髮色也越發豔麗,虹鱒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戀愛季節的雄性虹鱒 “禮服穿起來”。
漂亮得不像實力派
鮭科魚類多數都有著橙色或橘紅色的魚肉和魚籽,虹鱒也一樣。這種顏色來自於一種類胡蘿蔔素——蝦青素(Astaxanthin),鮭科魚類透過捕食小型甲殼綱動物而獲得。蝦青素在遊離狀態下呈橘紅色,所以又叫蝦紅素,消化後生成的還原蝦紅素富集在肌肉細胞內使鮭魚肉呈現橘紅色。
大西洋鮭(三文魚)呈紅色的肉色。
橙紅色的鮭魚籽。
和其它魚類只能把蝦青素儲存在卵巢和體表不同,鮭科魚類還能夠把蝦青素富集在肌肉細胞裡。不同種類的鮭魚代謝蝦青素的能力不同,因而魚肉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紅色。如上面提到的紅大馬哈魚(O. nerka)呈深紅色,大西洋鮭(Salmo salar)呈橙紅色,駝背大馬哈魚(O. gorbuscha)呈粉紅色,虹鱒則是呈現出淡淡的橘黃色。
紅大馬哈魚鮮紅色的魚肉。
人工養殖環境下的鮭魚沒有機會捕食天然環境裡的甲殼綱動物,於是為了增加魚肉色澤,人們只能在人工飼料中合理新增人工合成的角黃素。
養殖虹鱒,淡淡的橙色魚肉。
三文魚?不是你想叫就能叫
虹鱒魚肉色和三文魚相仿,於是許多地方索性管虹鱒叫淡水三文魚、高山冷水三文魚,管白變的虹鱒叫金鱒三文魚,聽起來高大上得像是三文魚的加強版,並且“活撈現殺吃到你爽,新鮮口感秒殺冰鮮”地玩兒起了虹鱒刺身。真的要給這些機(jiān)智(zhà)的商家鼓鼓掌呢。
三文魚一詞源自“Salmon”,最早人們用拉丁語中的“salmo”(奮力躍起的意思)來稱呼北大西洋的一種魚,這種魚每年洄游到歐洲沿岸的河流上游產卵,途經瀑布便奮力躍過。後來大神林奈把這種魚的學名形象的定為“salmo salar”即現在鮭魚屬的大西洋鮭。
真正的“三文魚”大西洋鮭(S. salar)。
大西洋鮭味道鮮美,產量又高,一副等著被吃的氣質。於是迅速成為了當時歐洲北部和北美的支柱性漁產。20世紀初,大西洋鮭的捕撈量逐年上升,又隨著人工養殖的興起和保鮮技術的完善,大西洋鮭漸漸地經海路出口到我國。
最早接觸大西洋鮭的是港臺地區,由於它的英文名是Atlantic salmon,於是正如你所知道的“士多啤梨”其實是草莓一樣,“Salmon”經濃重粵語腔發音,音譯成了“三文魚”。三文魚並不是一個科學名稱,而是一種通用的商品名。由於上述歷史原因,在中文語境裡三文魚指的就是大西洋鮭。最著名的要屬挪威海產三文魚,根據產地的不同,還有同類大西洋鮭產品例如澳洲海產三文魚、蘇格蘭海產三文魚等等。
挪威三文魚養殖場。
英文裡“Salmon”還指大馬哈魚(太平洋鮭)屬的很多種魚。那是因為,大航海時代到達美洲大陸的歐洲殖民者驚奇的發現,太平洋沿岸居然有很多種長相類似“Salmon”,不同階段也會變化體型和體色、洄游產卵的魚種,於是懶癌發作,省事兒得把這一堆魚都叫做“太平洋Salmon”。為了進一步區分又在統稱前加上了產地、形態等特徵,才有了現在大馬哈魚屬的諸如Pink salmon、Coho salmon、Sockeye salmon等眾多魚種。
雖然英文名裡都有“Salmon”,但中文通常都譯成XX鮭魚,如Chinook salmon叫帝王鮭,Coho salmon叫銀鮭等等。實際上這些太平洋鮭也不需要借勢叫做XX三文魚來提高知名度,因為真正優質品種的野生太平洋鮭價格遠高於大西洋鮭,只是我國很少進口。
太平洋鮭屬的一些種類(繁殖期)
雖然虹鱒和上述種類的魚都屬於太平洋鮭屬,但虹鱒的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所以“Salmon”通用名概念中,虹鱒被排除在外了。並且“Trout”對應的概念是“鱒魚”,指的是大馬哈魚(太平洋鮭)屬和鮭魚屬的魚種,生活史全部於淡水中完成,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一個類群,虹鱒正是這樣(特例如陸封型大西洋鮭和洄游型硬頭鱒,是以自然分佈極其狹小的個別群體為基礎的品種,不足以影響經人工選育而形成的商業品種)。因此人工養殖的虹鱒絕對不應該被叫做“淡水三文魚”。
其實“淡水三文魚”這個名詞的組合本身就很怪異和滑稽,這絕不僅僅是翻譯的問題,而是一個充滿了商業利益的故事。虹鱒引進國內養殖後,產量很高,供大於求,價格比三文魚低很多,商家們便透過炒作“淡水三文魚”的概念從中牟利,在很多旅遊景區甚至賣出了遠高於三文魚的價格,並且虹鱒的白變個體經人工選育繁殖後並不少見,所謂的金鱒也不比普通虹鱒金貴。
虹鱒到底能不能生吃?
既然被商家們冠以“淡水三文魚”的稱號,那自然最好的吃法就是和三文魚一樣刺身咯?等等,虹鱒可不能直接生吃!淡水魚、蝦通常都是不能生吃的,它們的體內可能攜帶著多種寄生蟲,例如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顎口線蟲等等。生吃淡水水產或多或少都有被感染的風險,佐食的醬油、山葵醬、白酒根本不足以殺死這些寄生蟲。鄰國日本也有生食鮭魚的習慣,比如櫻鮭和虹鱒,甚至成為了當地特產。當然,成為特產了,同樣也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於是這些鮭魚有些會事先經過冷凍處理。
洞爺湖的櫻鱒和鮭魚籽。
如果嚴格地看待,不僅淡水魚,曾經在淡水、半鹹水裡生活過的海魚也不適合生吃,這甚至包括洄游階段的野生三文魚。海捕的野生三文魚也可能感染異尖線蟲和裂頭絛蟲。好訊息是這些寄生蟲生物組織複雜,對低溫冷凍不耐受。正規渠道進口的海魚通常都按規定進行低溫急凍處理(通常為-35℃冷凍15小時或-23℃冷凍一週),所以生食相對安全。人工養殖的三文魚網箱上還架有隔離鳥類的設施,阻斷了寄生蟲透過鳥糞傳播的途徑,所以安全係數更高。野生三文魚口感好,人工養殖的大西洋鮭更安全。
如何區分三文魚和虹鱒?
既然商家會用虹鱒冒充三文魚做成刺身售賣給食客,比如一些自助餐廳、回轉壽司店或是旅遊景區,我們看到的只是成品,是不是就很難判斷它們到底是三文魚還是虹鱒了?其實,下面有幾個步驟或許能幫助到你。
第一,看魚肉色澤:三文魚通常為鮮亮的橙紅色,而虹鱒的肉色較為暗淡,橙色也較淺。但養殖水平較高的高品質虹鱒肉色可以和三文魚很相似……
普通虹鱒刺身。
三文魚刺身。
第二,看切片形狀:虹鱒的口感遠不及三文魚肥嫩,虹鱒魚厚切會嚼不動,所以虹鱒刺身大多都切得很薄很薄,三文魚入口軟嫩,虹鱒則較有嚼勁。可以如果商家小氣把三文魚切薄了,並且嘴笨嘗不出咋辦……
第三:看肌間脂肪層:就是三文魚肉上白白的條紋,三文魚肌間脂肪層通常清晰和肥厚,尤其是三文魚腩部位,虹鱒則不明顯。但也有育肥較好的虹鱒……
高品質虹鱒刺身,肌間脂肪層依然不明顯。
三文魚腩,肌間脂肪層明顯。
所以選擇一個靠譜的餐廳尤其重要。虹鱒生吃有風險。
其實虹鱒是一種特別棒的魚,適合大多數的烹飪方式。虹鱒有著鮭魚特有的風味,脂肪含量又較高,口感細膩肉質有嚼勁,特別適合煎烤,當然清蒸、紅燒和涮火鍋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