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裡一同行聊起了一件事。
她說,他們公司規定是12點下班午休。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11點半,就點了外賣。
為了不影響工作,老闆下了死命令,一律不準員工提前領外賣。要麼叫外賣員晚點送來,要麼就放在外面,12點了才能去領。
這一做法讓員工多有抱怨,只是“敢怒不敢言”。現在她都不知道如何安撫員工了。
類似的這種事情,見得不要太多。站在管理者角度來說,管是職責,不管是人情。就看企業領導究竟要怎樣平衡。
我們公司有類似的情況。公司規定12點下班,但是11:30就會陸續有員工收到外賣。
公司見到這種情況,總不至於就不讓員工領外買,非要等到12點吧。這麼做員工會有抱怨。
一來,外買不會等,肯定會放在公司某個地方。二來員工也沒說領了就要吃,只是領一下飯而已。
讓員工領一下外買,花不了幾分鐘。但卻可以看出領導的包容性。一個企業如果連這點包容性都沒有,其內部氛圍可想而知會是多麼的冷冰冰。
這樣的企業,很難留住好的員工,就更談不上所謂的發展了。
退一步說,上個廁所、領個快遞,和領個外買的時間,其實差不多。那也沒見哪家企業不讓上廁所、不讓領快遞吧。
所以說,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凡事要懂得變通。
再說了,管理的本質是柔性化,只要抓住了根本,就沒那麼多原則性。
管理表象是制度與規則,但制度與規則只是想讓企業管理的思想外顯出來,形成一種可見的行為而已。
這就說明,制度如何,本質上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也就是實質應該大於形式。
當規章制度不合時宜的時候,企業就會想到要修改自己的制度。那為什麼就不會想到偶爾的變通呢?
只要工作上不耽誤、工作效率得以保障,任何制度都需要為之服務,甚至退讓。
在新生代職場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老一套的管理思想與制度,早已與實際情況有所脫節。
這個時候,管理者關注事物本質,就必須學會權變管理。抓核心,放細節。
當然,還有更多的管理細節問題,也都是基於管理的本質出發的。
還未下班領外賣,只是管理上很細小的一個問題。但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比如公司發禮品的時候,員工的需求不一樣。比如公司做活動的時候,員工的訴求也不一樣。
在面對眾多類似問題時,企業都應該追根溯源,瞭解做某件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
只要不違背大的方向和原則,能根據員工實際需求做出修改的,那就可以為之改變。
管理已經不是所謂的“你只能聽我的話”、“你只能按照我說的去做”這麼簡單。
在員工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人力資本時,企業管理者所要考慮的不是規則的重要性,而是啟用員工的重要性。
只要把員工激活了,給企業帶來了額外的激增效益,那麼,這個管理就是成功的。
所以,不要在乎什麼時候領外買,這不是一件值得花氣力去探討的問題。管理者要關注的,只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