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省:建立整整40年,為何1952年時被撤掉?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原創
貓眼觀史
昨天
其實歷朝有諸多省份已被取消或改過名字。察哈爾省在清朝時代叫張垣特區,正式命名察哈爾省是在1912年,之後人們簡稱為察。同年2月12號,清朝統治者宣佈退位,民國正式成立,接著開始針對各省份地區進行新一輪整改。
民國第二年,察哈爾省因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關係,被設為特區,經歷一番洗練後,又於民國十七年再次恢復成省。然而在清朝晚期,察哈爾省乃北方蒙古部落之一,位於河北西北邊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地區,從位置看,察哈爾省屬於邊境地域,故此蒙古人稱為“宮殿門前的侍衛”。
細觀察哈爾省,它在北京北面,剛好形成天然屏障,阻攔敵軍長驅直入北京城。而清廷向來都把察哈爾省視為重要的軍事要地,駐紮重兵,修建諸多軍事設施,在內政管理上,則沒有派遣任何行政官臣到當地執政,一切均交給當地軍方,由將領團隊管治,所以嚴重點講,當時此地並不算省,實際上是清廷的軍區。
自從鴉片戰爭爆發,八國聯軍壓境,清廷倍感不安,更加視為察哈爾省為重要防禦要塞,不僅屢次增兵,大興土木鞏固防禦工事,還專門將其定位“張垣特區”。
可惜,大清長年累積的詬病與腐朽,不是單靠一個軍事特區就能挽救的。清亡民初,國民政府開始撤銷掉“張垣特區”,改名字叫“察哈爾特區”,此時該地區還不算一個省份,前後發展了近15年,該地區才正式被下令改為中國省份。
這時候的察哈爾省包含了,北京延慶縣、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大部分地區、張家口、山西大同等,且把張家口設為省府首都,整個察哈爾省領土達280000平方公里。
民國設立察哈爾省以來,由於剛改朝換代有遭遇外敵入侵,故此該省人口數僅有200餘萬人,整個經濟非常落後,發展無望。不過,當時有知名的中國將領吉鴻昌出任了察哈爾省的最高階軍政官,經過他的努力治理,才稍微有了起色,不料又迎來抗日戰爭爆發。
此時日軍深入察哈爾省內大肆破壞,與頑強英勇的中國游擊隊同志們展開拉鋸戰,並且我國軍人在吉鴻昌將軍的領導下,取下可人的戰績。
二戰過後,新中國成立,又施行了新一輪改革,直到1952年察哈爾省正式被撤掉,原因很少有人知道。
其下大片地域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管轄範圍,而張家口則變為內蒙古的省會,而大同市因離山西較近,則歸入山西省範圍,之後再過兩年,省府張家口被易主,新省會則正式遷往內蒙古中部的歸綏。
簡單來說,清朝滅亡後,國內一片動盪不安,北方蒙古部落隨時蠢蠢欲動,民國政府為了穩住局勢就把察哈爾設立成省份,一來可以利用該地的軍事優勢牽制蒙古諸部落,把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套住,不讓他們自己獨立,並且把山西的大同與河北的張家口列進去已達到更好的民族同化與和諧。二則是考慮到,戰事隨時會再次爆發,北京仍然需要察哈爾軍區做當天然屏障。
解放後,我國政府建立內蒙古自治區,這時管治地區僅有內蒙古的東部,地方略少,而察哈爾省的北邊則是茫茫大草原,察哈爾省的內蒙古人與內蒙古自治區蒙古人經常到此放牧,實則屬於同一個地區,雙方都是老鄉見老鄉的感覺,只是在名義上被分隔出來而已,故此在建國後,國家就把察哈爾省撤銷,重新劃分地域使得察哈爾大部分地區歸入內蒙古。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