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委員關注“一老一小”

天津日報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只有“一老一小”切實得到保障,家庭才會幸福安寧。每年全國兩會上,民生改善都是熱議話題,今年,透過委員履職提案依舊可以感受到民生溫度。聚焦“一老一小”,住津全國政協委員丁梅、許洪玲談看法、提建議,助力織密民生保障網。

完善法律法規 讓早教有“法”可依

近年來,各類兒童早期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這些早教機構雖然滿足了個性化的幼兒教育需求,但在經營範圍、場地設施、教師資質等方面存在漏洞和隱患,建議完善法律法規,使管理早教市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丁梅說。

透過深入瞭解,丁梅發現,目前,針對0—3歲幼兒開辦的民辦早教機構,大體上分成兩類,一類是由教育部門審批和監管的;另一類是不需要教育部門審批,只需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註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即可對外營業,這類早教機構,多采用意義含混不清的“教育資訊諮詢”“教育心理諮詢”等表述,但實際從事的仍然是對幼兒的早教或培訓活動,打政策的擦邊球,規避了場地、設施、師資、財務等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形成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丁梅建議,應在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中對0—3歲早教機構設立作出明確規定,目前,法律法規對設立3歲以上學前教育機構和麵向學齡兒童招生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予以了明確,但沒有將面向0—3歲嬰幼兒的早教機構納入審批範圍,留下了監管空白。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對註冊登記的教育諮詢類企業的事中事後監管,加強與教育部門的資訊互通,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和盲區。提高早教機構違法成本,引入市場退出機制,嚴把每一關,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

發揮社群醫院作用 讓臨終關懷服務“觸手可及”

子女不在身邊,失能不能自理,對於這部分老年人來說,他們的養老難上加難。如何讓他們體面而有尊嚴地度過晚年?許洪玲建議,在社群醫院開展臨終關懷服務。

許洪玲說,在具體的實踐中,臨終關懷服務還存在著很大差距,首先,開展臨終關懷的機構數量少;其次,臨終關懷服務的人力資源不足。

“應借勢而為,利用社群醫院離老人近的便利條件,加大對社群醫院的投入力度,讓臨終關懷服務不再遙不可及。”許洪玲建議,政府應透過多渠道籌措資金,鼓勵私營、合資、獨資等多種投資形式參與社群醫院開展臨終關懷服務,同時,完善臨終關懷服務的各項制度,細化工作流程。探索志願者參與社群臨終關懷服務新模式,組織社群志願者協助本社群醫院參與具體的臨終關懷工作,並記錄服務時間,當志願者本人或者親屬需要照護時可向社群提出申請,參照所提供的照護時間由社群安排調配償還或進行一定經濟補償,這種新的志願者組織方式既為他人和自己減少了後顧之憂,同時調動了人員的積極性,人力資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記者 韓雯 劉平 孟若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06 字。

轉載請註明: 兩位委員關注“一老一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