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酸才子為寡婦寫首詩,被古人貶得一無是處,如今卻入選課本
唐朝是詩歌的盛世,《全唐詩》更是收錄了近五萬首作品,其中很多直到現在都備受追捧和好評。不管是李白、李商隱還是其他名家,他們的詩詞在世人眼中都彷彿出自“天界”,可是在當年有些詩因為作者不出名,人們便少了一層“名人濾鏡”,古人便對這些詩不屑一顧,但是現在人們發現了這些古詩中的內涵和深意,並將其選入了語文教材。譬如《詠鵝》,縱觀歷史,很少有古人對這首詩有所評價,但現在卻成了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經典詩篇。
和《詠鵝》有著同樣境遇的還有另一首叫做《山中寡婦》的詩,出自唐代一位窮酸才子,名為杜荀鶴,當時默默無聞,幾乎無人認識。可是這首詞卻被滬教版中學語文課本選中,成為上海學生必學的一首詩,可見教育家們對這首詩詞還是頗為讚賞的。但是誰又能想到,這首《山中寡婦》曾經被貶低的如同塵埃一般。
宋代吳可直指《山中寡婦》用語直接,顯得非常粗鄙簡陋,元代方回覺得這首詩的結尾太俗語化像是在開玩笑,明末吳喬覺得詩中“時挑野菜和根煮”這句話非常的可笑。總而言之,古代文人幾乎沒有人對《山中寡婦》持讚揚態度,那為何現代教育家卻將其選入教材呢?杜荀鶴的這首詩究竟好在何處?
說起杜荀鶴這個人,他的一生落魄非常,是個實打實的窮酸秀才。在文學作品上,他一直將杜甫作為自己的“模板”,寫詩的風格偏向現實主義。杜荀鶴認為寫詩該和偶像杜甫一般,要簡單自然,不要無病呻吟,可是他只看到了杜甫最表面的一層,卻沒有真的悟到杜甫詩作的精髓所在。因此杜荀鶴寫出來的詩大多流於淺表,沒有深意,導致不受名家推崇。
《山中寡婦》是杜荀鶴專門為被兵荒馬亂奪走丈夫的農家婦女所寫。 唐朝末年,社會動盪,連年征戰導致很多青壯年被徵入軍隊。一旦這些男子在戰爭中喪命,被留在家裡的妻子就會變成寡婦,無依無靠,這樣的情況在當時屢見不鮮,但卻沒有文人為此發聲。從這一角度來看,杜荀鶴真的是角度清奇,也頗有家國情懷,敢寫別人不敢寫的內容。
詩的首聯先對女子的住所和衣著進行描寫,在丈夫裡離開後,女子以麻布做衣,鬢髮枯黃,“守”自己的住處。這裡,杜荀鶴用“守”而不用“住”字是非常巧妙的,可見女子的生活過得非常艱辛,還要承受喪夫的悲痛。頷聯描寫了丈夫離開後家裡的耕地無人耕種變得荒蕪一片,可是女子卻還要繳納國家規定的蠶絲稅和青苗稅,承擔著巨大的生活壓力。
頸聯裡可以看到女子的日常生活,吃的是山裡的野菜,燒的是山上的生柴。尾聯,杜荀鶴憤慨說道就算女子跑到深山老林也永遠躲不過朝廷的徵稅。整首詩用詞簡單易懂,直擊唐末社會現實,批判權貴不管百姓現實生活,肆意壓迫。雖然沒有浪漫的意境,但字字血淚,將這些農婦的悲慘際遇和盤托出,真實的直擊人心,這或許就是它被選入教材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