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產生的原因有哪些?科舉制廢除後有怎樣的影響

科舉制度廢除的影響

清末民初發生了一件足以改變中國近代教育的大事,那就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制。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被廢除了,接下來就來談談科舉制度廢除的影響。

貢院圖片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因此先來說說科舉制度廢除的積極影響。科舉制的廢除,衝擊了盛行一千多年的“學而仕則優”的思想,並且直接切斷了人才選拔鏈條,也就意味著搗毀了封建官僚機制,間接的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另外,科舉制度廢除後,國家依然需要選拔人才,這就使得需要建立全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選拔制度,創辦新式學堂教育,即開啟了中國現代教育,促進近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在外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潮流和國內維新變法的深遠影響基礎上為新文化運動的展開奠定了思想基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新文化的傳播。科舉制度廢除的消極影響有哪些呢?

科舉制度之所以能掀起全民讀書的狂潮,在於它的教育成本不高,而且如果科舉中了就能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是現代教育建立新式學堂,投資成本高,教學內容是以近現代科學技術為主,不再是傳統儒學,加之人才選拔不再依靠科舉考試成績,因此在廣大農村新式學堂得不到推廣,導致農村教育的停滯。而有錢的鄉紳為了更好的生活,去了城市生活,間接的抽走了農村建設的資金,因此科舉制的廢除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城鄉差距。

以上便是科舉制度廢除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有積極的,有消極的,因此需要揚長避短,避重就輕,不可一味否決。

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

我國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有它的一套統治機構,機構裡的人才有的是沿襲前朝的人才選拔,也有的是自主創新建立一套新的官員選拔制度,科舉制度也是其中之一。

江南貢院圖片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產生於隋朝,那麼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隋朝建立初期,因為是歷經長期戰火摧毀,國家要想安定平穩執行,迫切的需要選拔人才。但是隋文帝博古發現前朝前代的人才選拔制度都有自己的利弊之處。世襲制不能選拔民間優秀人才;九品中正制初期可以為國募集人才,後期世族勢力擴大,嚴重影響阻礙了人才選拔,而且權力分散在士族大家中,不利於國家中央權力的集中。

而且正因為國家大權旁落士族手中,導致了國家長時間的分裂和混亂。因此隋文帝決定透過一種全新的人才選拔制度為國家挑選棟樑之材。根據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創立了科舉取仕制,這也就是後來完善和發展的科舉制度。那麼,科舉制度的產生的原因還有其他的嗎?科舉制度是國家組織考試,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高官貴族,只要有才華,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而且科舉制讓許多人才少了懷才不遇的愁怨。

而且透過科考選拔的人才,直接隸屬於中央管轄,很大程度上促進皇權更加集中。皇權集中,國家也能夠更加安定。這也是隋文帝當初選拔人才,為我所用的意願。鑑於上面的種種原因,科舉制應運而生,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科舉制度的利弊

科舉制度自從產生到它被廢除,存在一千三百多年,黑格爾曾說“存在即是合理”,既然科舉制能夠存在這麼長時間,必然有它的優點。但不可否認,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因此,科舉制也必然存在弊端。那麼科舉制服的利弊分別是什麼呢?

科舉制考官

科舉制度是隋文帝根據前朝歷代官員選拔制度的利弊創新的一種新的人才選拔制度。它是透過公平公正的考試方式選拔人才,這使得廣大有志青年有了施展才華的平臺,同時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為皇帝直接任命,有利於皇權的集中,並且消除了魏晉時期世族大家把持朝政的威脅,鞏固了統治階級地位,促進國家安定統一。

科舉制的優點還有就是因為它不限制參加科舉考試的物件,在全國範圍內掀起讀書狂潮,促進我國古代教育的發展。而且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不斷的豐富著中國文化。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朝代都有它的盛行的、巔峰的文學。科舉制度帶來的全民學習,出現了一批又一批文壇巨匠,極大的充實了中國傳統文化。說過了科舉制度的利,那它的弊在何處呢?

縱觀歷史,科舉制度的不斷髮展,到了明清即封建社會後期,政府採取八股取仕,科舉制的弊端就日益顯現。八股文,有著嚴格的固定格式,而且所考內容僅限於儒學經史,這些都嚴重束縛了考生的創新思想,成為鉗制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扼殺了創新能力。八股取仕嚴重禁錮了知識分子思想的進步,從而導致科學技術的發展停滯不前,也使得中國從此落後於世界文明潮流。因此從科舉制度的利弊中看出,社會需要發展,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科舉制度也將會被取代。


科舉制的影響

雖然在封建社會後期,倡導廢除科舉制度的呼聲十分高漲,但畢竟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麼科舉制的影響有那些呢?科舉制的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下面就來具體看一看。

科舉制圖片

科舉制的積極影響:科舉制是按照考生透過考試形式取得的成績,然後給予相對應的官位,它有著公平公正的特點,考生沒有年齡,地位,家族等條件限制,只要有才,即使是寒門子弟也可以參加,因此科舉制的推廣使得全國籠罩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下。透過科舉制,選拔了許多出身低微的知識分子,從低層中選拔出來的人才,會更多的為平民百姓考慮,真正做到了父母官的責任義務,使得政治更加清明廉潔,百姓安居樂業。而且為已有的官吏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活力。

選拔的人才都是透過苦讀科考而來,秉承儒家教義,因此都具備了較高的素質。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古代文學的發展。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朝代都有各自巔峰的文學種類,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科舉制的消極影響:因為每個朝代的特點不同,科舉制有了不同發展。明清八股取仕,以框架的形式禁錮考生的思想,統治階級藉此來控制考生。

八股取仕使得中國古代教育進入了死衚衕,又阻礙了近現代教育的發展。科舉考試內容嚴重脫離實際,迂腐荒唐的思想慢慢侵蝕著國人的頭腦。不鼓勵國人創新,不能培養創新型人才,科學技術得不到更新,這也間接的導致中國近代自然科學的落後。科舉制度的後期是以消極影響為主,但不可否認它造就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人物,如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楷書四大家之柳公權,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等,它的積極影響還是需要認同的。

明朝科舉制度

明朝科舉制度有了一個新的發展。明朝科舉制度一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級的門檻最低,考試目的是為了從縣裡面選拔出有知識的人。這個選拔的過程叫做院視,在這個階段考試合格的學生就是秀才。

殿試圖片

第一階段的考試成績一共被分為六個等級,只有成績達到前兩等的考生才能繼續報考下一個階段的考試。在當時,考上秀才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特權了,不僅可以在家鄉附近教書,而且還可以免除家中一個人的徭役。秀才見到當地縣衙裡的縣長也是不用下跪的。但秀才是不能在朝廷上任職的。

明朝科舉制度的第二個階段是鄉試,鄉試的考試範圍擴大到省,秀才都可以報考。不過鄉試並不是每年都有,這場考試隔三年才舉辦一次,在鄉試中考試透過的文人就是舉人。要是學子在鄉試中獲得一定的名次,就會有做官的機會,不過這個機會非常難得,只有朝廷上的官員去世了,官職空缺出來了,舉人才有機會接替這個職位。

明朝科舉制度的第三個階段是會試,參加會試的都是各個省的優秀學員,競爭非常激烈。透過篩選,最終大約會有300人在會試中脫穎而出。學子通過了這三個等級的考試後,便要參加殿試。殿試中的第一名便是狀元。明朝科舉制度非常嚴格,一個學子如果想要最終站在殿試的考場上,至少也要付出十多年寒窗苦讀的時間,而因為鄉試又是每三年舉辦一次,一旦落榜,考生就又要等待另一個三年。

清朝科舉制度

清朝科舉制度是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清朝要想參加由國家舉辦的正式科舉考試必須要先參加科舉的初試,而科舉的初試中一共有三個環節的考試。

清朝科舉制圖片

首先是童試,童試成功者,便可以進入督學考試,在這場考試中合格的就是秀才。這個過程就是初試中的歲試。之後還要參加三年一次的科試,在完成了這一考試環節後才能正式報考科舉考試。

清朝科舉制度正式的考試分為三個階段,先進行的是鄉試,鄉試三年才舉辦一次,參加此次考試的都是秀才,而秀才也是通過當地的科試而選拔出來的。只有成績好的才會被推選去參加鄉試,在鄉試中考取了一定的名次後,第二年就可以參加會試,參加會試的必須是舉人,舉人就是在鄉試中考試合格的學員。

會試要進行兩次的考試,在第一次考試合格後不久還會有複試,只有複試合格才能進入殿試,殿試就是科舉制度的最後一道關卡了,而且殿試是由皇帝親自考核 ,透過者就可以直接進朝做官了。殿試只有貢士才能參加,貢士就是在會試考試中合格的學員。

清朝科舉制度考試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考查的題目以寫作為主,包括唐朝以及漢朝多個朝代的文學作品。涉及範圍較廣泛,對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八股文是考試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佔考試中很大的比重。清朝科舉制度是十分嚴密的,透過層層選拔,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透過清朝科舉制度下的考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37 字。

轉載請註明: 科舉制產生的原因有哪些?科舉制廢除後有怎樣的影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