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文人寫字都是有自身的價值需求和所在的環境有關。所以我們去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客觀綜合而且拋開所謂的偏見或者麻木的崇拜讚美。
勾踐劇照
勾踐這個為後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本人真實性格又是怎樣的呢?他是一個權力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擴張國土,必然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人的性格必然有優點和缺點。勾踐的優點恐怕就是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苦心天不負,努力隱忍而終於從逆境中崛起的驚人意志力。勾踐的隱忍表現在他攜帶妻臣去吳國侍奉君王的日子。雖然這樣的隱忍也是因為勾踐想復仇,想重新獲得權力,但是一個弱者,一個被打敗苟且活著的人,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重新站起來的希望,就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佩了
。而勾踐得到人身自由後沒有忘記恥辱,刻苦努力,完善自己,隱忍而不發,誓死強國報復羞辱自己的人,這樣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又能是幾個常人能做到的呢?勾踐身上這些堅韌的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然而勾踐最大的缺點是很多統治者作為權力頂端都會所犯下的錯,鳥盡弓藏,殘忍自私。勾踐對於在困難時一直幫助他輔佐他,可以說是有恩於他的人,並沒有報答,反而是加以迫害。勾踐的自私忘恩負義,縱觀史實並沒有冤枉他。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勾踐,他是一個不輕言放棄能忍受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一個對自己狠對別人絕的君王。
勾踐結局是怎麼死的
這個問題我壓根就沒有想過,只知道勾踐能在吳國那麼折磨自己七年,然後活著回去就去做自己的皇帝,我就已經覺得他是個打不死的小強般的存在。但是畢竟是人,結局肯定會有一死,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病死老死。《史記》上也說,他是病死的。想想也是,一個被折磨了七年,上天怎麼忍心再繼續折騰他呀。
勾踐畫像
話說他跟夫差之間的恩怨也真的是讓人無語,那可真的是世仇啊!讓人覺得這倆人是在拿兩個國家來了解自己的私人恩怨。夫差的爹被勾踐的爹打敗之後,死前讓夫差一定給自己報仇,夫差做到了,但是他抓到勾踐不殺,最後還放他回去了,難道他只是想讓勾踐在他的視線裡呆個七年?真是撲朔迷離。
勾踐終於活到了自己的國家,然後就一直捉摸著怎麼弄掉吳國,先是時機不對只能先講和,然後時機對了一舉攻掉。夫差也不想死啊,讓勾踐想想當初自己放他一命的恩情,勾踐都心軟了,但是沒辦法,范蠡太強硬,最後逼得夫差自殺了。果然是旁觀者清啊。這兩個相愛相殺的君王,是想糾纏到什麼時候,只有一方死了方才是結束啊。
然後勾踐就開始了統治自己的國家,性情大變,暴虐殘忍還多疑。范蠡是個人精兒,早早帶著西施逃跑經商去了。最後的文中和皇后都被賜死,也是完全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
獨有勾踐一人最後病死,但是他的內心肯定早就已經死了。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介紹
司馬遷史記裡詳細記錄了勾踐復國,滅吳的過程,以及越國後代到臣服楚國所發生的事,范蠡離去以後的生活。這篇文章為越王勾踐世家。
勾踐所用的劍
先交代了越國的由來,勾踐的祖先,以及吳越先前的恩怨。接著詳細講述了越國怎麼被吳國打敗,越王敗後如何重新謀劃復仇的過程。文中勾踐問范蠡,夫差殺了伍子胥,周圍都是阿諛奉承的,可以開始攻打吳國嗎?范蠡不同意。當夫差留下老弱病殘和太子,帶著精兵去爭奪霸主之位的時候,范蠡說可以開始攻打了。之後就是伐吳,夫差求饒最後自殺的敘述。
等到勾踐成為強國君主的時候,范蠡離開。范蠡說勾踐長相,顯示出勾踐的不可同富貴之本性。不久勾踐逼死了文種。司馬遷接著記載了勾踐後代接任越國王位後治理越國的情況。越國自從稱霸,勾踐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還是很有能力的守著越國,鞏固越國勢力,然而到了越王無疆這一代,兵敗楚國,許多越國以及吳國的土地都喪失了,越王室遷居到沿海一帶,臣服於楚國。到第七代,越君王配合其它諸侯推翻秦朝。漢高帝的時候恢復了越王稱號。
范蠡隱居齊國,名聲逐漸累積,被齊國邀請作國相。為此又從齊國搬遷別處。後來到了陶地,人稱陶朱公。范蠡隱居於哪就在哪發跡,後人都誇讚范蠡。文章還講述了他的長子營救失敗二兒子殺人償命的故事。後來范蠡老死於陶地,世人都稱他為陶朱公。
歷史上的勾踐是誰
從西周的奴隸制度結束,東周朝代開始,分成春秋和戰國年代,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原開創第一個封建制度國家。春秋和戰國一直都是東周王室下的各個諸侯國互相爭戰的動亂時期。春秋是眾多小國地方勢力之中五個諸侯國君稱霸,戰國是七個國家不停打戰。
勾踐畫像
春秋時期,中國版圖被眾多諸侯勢力割據,黃河一帶的齊國,晉國,長江一帶的吳國越國等。最早稱霸的是齊國,齊桓公死後,齊國勢力逐漸衰退,之後是晉文公稱霸。其它諸侯國也爭相角逐霸主寶座。春秋末期的越王也終於當上了霸主。勾踐就是這個春秋末期的越國國君。歷史上對勾踐的故事流傳較多。臥薪嚐膽成語就出自於他。勾踐最大的個人魅力就是隱忍。處於困境而不丟掉希望,處於弱勢而奮發圖強,雖然勾踐也有很多缺點,比如絕情多謀,忘恩負義等,但是他隱忍受辱力求上進的精神激勵了很多拼搏者。他用事實生動的證明了沒有永恆不變的強者也沒有永遠失敗的弱者,一切都在於改變。雖然後來他滅掉吳國,征戰中原,勢力強盛,成為霸主,但這些看起來並沒什麼重要和特別的。
勾踐這個人物區別於其它眾多國君的特點就在於他曾經多麼隱忍苦難而逆勢突圍,成就了強大的自己。我們瞭解勾踐他的年代所發生的事,瞭解勾踐的所作為,知道了勾踐這個國君,因此只要後來有關於激勵人奮發圖強或者讚揚一個人能忍辱謀事的都會提到勾踐的例子。勾踐個人已經成為了這些品質的代言人。
勾踐臥薪嚐膽經過有多慘
一個人能忍受多大的屈辱就能有多大的成就,勾踐簡直就是個中翹楚。在自己一時衝動,不聽范蠡的苦口婆心的勸說,非要打吳國,然後失敗之後,本來是已經做好亡國的打算,但是我們的勾踐才當皇帝沒多久,怎麼甘心就這樣被打敗。
越王勾踐所用的劍
范蠡提議說去跟吳國談條件。勾踐想想說行吧,留得國家和命在,遲早有翻盤的一天,便派了文種去談判,請求這吳王夫差放了自己的國家,自己跟老婆去他們那裡為奴為婢。這吳王也是被勝利衝昏了頭,完全不聽伍子胥的忠告,樂呵呵地就答應了。
於是勾踐倆夫妻,連帶著范蠡和文種就來到吳國。這昔日的帝王淪為他國的奴隸也是最低賤的,想來這勾踐也真的是一強人,從最高落到最低,也能忍著不自殺。
他在吳國幹著最苦最下賤的工作,晚上還要自虐。睡覺還要折騰一番,不給自己睡暖烘烘的被窩,偏偏讓自己睡在柴草之上。按照我們的說法,白天累成狗,晚上還睡不好,這不得瘋。但是勾踐不但晚上睡不好,還讓自己吃不好,床上吊個苦膽,每日起來嘗一嘗,提醒自己的亡國之痛。據說,在吳國,勾踐還吃過糞便。
看看人家亡國之後的七年是如何過的,這種日子普通人能熬過三個月?所以說,這勾踐絕不是普通人,自己折磨自己到這種程度,沒死也沒瘋,那麼最終肯定是朝著變態發展了。
最後他回到越國,養精蓄銳,逐漸吞掉吳國,完成自己的春秋霸業。
越王勾踐真實姓什麼
越王勾踐的姓氏資料比較不一致。勾踐這個名字其實是越王的名,也名鳩淺。在現代出土的文物裡有一個寶劍上刻有鳩淺兩字,經學者分析鳩淺就是指勾踐。有人認為鳩淺是勾踐的通假字,對於鳩淺的字義解析也有不同說法。我們通常都叫這個越王為勾踐,而不是鳩淺。
勾踐畫像
那麼他姓什麼呢?據傳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夏朝開國時代大禹。大禹是我們古代的偉人,又稱夏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主君王,開創了第一個王朝。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是流傳至今的故事。大禹姓姒。大禹死後被安葬在會稽並且建立了廟宇祭祀。會稽也就是現在的浙江一帶,這是越國的起源地。大禹後代少康的一個庶出兒子無餘被封到會稽負責給大禹廟宇祭祀。無餘在會稽建立了越國,這裡就是越國的來源。無餘是大禹的子孫後代自然姓姒。所以越王勾踐也是姓姒。還有說越王姓羋,與楚國是同一個祖先。有資料記載勾踐是祝融的後人,其父親叫允常,為羋姓。羋,一直是楚國國姓。祝融是古代神話中的人物。被稱為赤帝火神等。他的後裔分支成八個姓氏,羋是其中之一。傳說他是楚人的祖先。
至於史記為什麼這樣記載勾踐是祝融後人與楚同姓呢?很多資料記載都有直接稱勾踐為羋姓,與楚國同宗。因為是後代記載,在勾踐死後其子孫曾接受楚國封號,並且臣服於楚國,勾踐後代又改姓氏,情況特別混亂,也有可能後人因此認為江南越國其實是歸屬楚國,並且與楚國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