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你長大了還不明白

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會終生受用,因為這些習慣關乎到孩子以後的發展,好習慣讓孩子有一輩子都用不完的利息,壞習慣讓孩子有一杯都償還不完的債務。

作家馮唐曾說過:“成功沒有捷徑,但是一定會有很多好習慣。”的確,反觀我們身邊那些成功的人,都有很多良好的習慣,包括生活作息、待人待物、合作交友等方面,所以,想要孩子以後長大有出息,一定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下這7個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對於孩子以後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12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你長大了還不明白

1、做事有計劃

做事有計劃的人往往效率很高,永遠都是穩操勝券,不會臨時抱佛腳。

有些孩子一到考試就頭皮發麻,卷子作業一團糟,不知道該從哪複習;早上起床也是磨磨蹭蹭,好不容易起床了又不知道衣服褲子在哪裡,總是把臥室弄的亂糟糟的,才急急忙忙的出門。當孩子有這些壞習慣時,說明孩子做事沒有計劃,不會安排自己的 時間。

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安排和管理自己的時間,和孩子一切做計劃表,並監督孩子完成。

2、講禮貌、善待他人

每個人都願意面對笑臉,用微笑對待別人。他們總是真誠、友好、寬容和寬宏大量。無論他們去哪裡,他們都是受歡迎的人。父母應該教會孩子禮貌,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謝謝、問候朋友和老師、幫助他人、與孩子分享玩具和糖果等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前提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家長怕把事情交給孩子做,孩子會搞砸,但是我想告訴家長的是,如果你不把事情交給孩子做,孩子永遠學不會,永遠長不大,永遠會是一個小孩子。相反,如果你能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遠比你想象的優秀!

請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在孩子獨立之前,家長要做的是學會放手。

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要提高孩子的動手和獨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家長們可以透過一點一滴的小事去幫助孩子完成。

12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你長大了還不明白

4、別人的東西不能

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區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訴孩子:“孩子自己的東西可以任意支配,可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如果想要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先徵求別人的意見,不能偷拿,也不能明著搶!”

有的孩子會偷偷的拿父母的錢去買東西,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孩子可能會“順手”拿回家。這正是孩子沒有物權意識造成的,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承擔責任。

當孩子喜歡拿別人的東西時,不要輕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請幫助他們先分清楚:物品是分私有和公共的,對私人物品,不能亂碰,也不能亂拿;對公共物品,從哪裡拿的要從哪裡放回,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者要學會等待。

5、遵守時間

合理的時間安排,規律的生活作息可以增強孩子的秩序感,樹立時間觀念,提高做事效率,讓孩子學會守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父母以身作則的同時,可以嘗試把主動權放在孩子的手裡:“10分鐘之後就關掉電視”、“再看5分鐘就去睡覺”,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制定時間管理,慢慢地,不需要家長的催促,孩子也能守時,準時了!

6、保持一顆謙虛的心

學習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向他們學習。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自己是不是也要這樣做,時刻保持一個謙虛的心是很有必要的。

不要去嘲笑別人的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一些小缺點,當別人有缺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善意的提醒別人,當自己有缺點的時候,要及時改正。

12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你長大了還不明白

7、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孩子在生活中做錯事,在學習中做錯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做到下不為例,除了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孩子需要孩子自己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家長們可以試著問問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嗎?”“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下次要改正喔!”

對待學習也是,很多孩子在學習中做錯題,並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沒想到”,很多知識點明明老師講過的還要錯,就是因為自己上課的時候沒有認真聽講,做題的時候沒有想到那一步,所以,平時要積累一個錯題本,時刻反思自己的錯誤,才能有所進步!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8 字。

轉載請註明: 12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你長大了還不明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