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死後被後輩們追封為宋代傑出詞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見他在宋詞中的造詣之深厚,令人歎服。
蘇軾畫像
詩詞的區別,詞源自於詩,但卻比詩演化發展的更為精妙,詩受著格式的束縛,沒有很大的施展空間,而詞卻不一樣,詞首先字數沒有強制性要求,而且押韻方面管理的更為寬泛,更適合抒發自己的情感。
蘇軾的詞在宋朝中所有詞人裡面,又是極其特殊的一位,他開創了宋詞的另外一種風格。在蘇軾之前,宋詞的整體風格是清麗的、婉約的,在現代來看是適合小資情調的,而自蘇軾起,宋詞的風格就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由清秀轉變成了豪邁。從小清新的風格轉為了曠達開闊之風格。
再結合蘇軾的整個人生經歷,創作宋詞的具體風格來分析,蘇軾的文學創作又可以簡要地分成兩個時間段,前半生和後半生。從政經歷的第一次大落便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分水嶺。前半生的蘇軾,飽懷激情,將自己的滿期抱負寄託在宋國的朝廷上,期望自己能夠透過科舉制度報效國家,事實上他也確實透過科舉成功。但朝廷之複雜豈是一個單純的熱血青年所能隨意馳騁的天地,在與王安石的衝突中,在與新派政客的矛盾中,蘇軾的人生髮生了重要的變化,他的詞風變得由婉約變得無比慷慨,他將自己滿腔的情懷盡抒發在宋詞之中,變成為了我國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中《念奴嬌赤壁懷古》便是最為代表的作品。
蘇軾的畫
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別號東坡居士,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豪,其詩、詞、賦、散文成就都非常的高,而且擅長書畫,蘇東坡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雖然蘇軾的畫作流傳至今的不多,但是也足以奠定蘇軾在繪畫上的地位,可以說蘇軾的畫作堪稱豪放派的經典作品。
蘇軾的《枯木怪石圖》
蘇軾的畫作流傳至今的只有《枯木怪石圖》和《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在抗日戰爭期間流失到了日本,現在被日本的私人收藏,《瀟湘竹石圖》一開始並不知道是蘇軾所做,後來經過鑑定一般都認為這幅畫也是蘇軾的作品,經過幾番波折現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蘇軾的畫作大膽創新,強調神韻相似,而不拘泥於形似,可以說能夠很好的抒發心中的感情與想法,蘇軾倡導“文人畫”,批評院體之匠氣,所以受到了現代美術界的推崇。可以說蘇軾的畫作成為了一個新畫派形成的標誌。
蘇軾的《枯木怪石圖》中一棵枯木從一個怪石之下掙扎伸展而出,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可以說是蘇軾內心的寫照,雖然整幅畫作之中構圖簡單,但是卻呈現出一種孤傲險怪的氣息,讓人覺得生活中縱使有那麼多的不如意,但是終究抵擋不住生命的伸展堅毅。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構圖也非常的簡潔,但是意蘊卻非常的雄厚,讓人覺得意味無窮,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叢竹子和幾塊怪石,但是讓人有一種如閱千里江山的感覺,展現了蘇軾廣闊的胸襟。
蘇軾寒食帖
蘇軾的《寒食帖》有著“天下第三行書”的稱號。《寒食帖》是北宋時期的名家蘇軾的書法作品,這份作品不是刻意或者說是認真地寫下的,而是在一次很隨性地寫寫下的。
蘇軾《寒食帖》區域性圖
蘇軾的《寒食帖》是寫在蘇軾被貶到黃州去的第三年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正好在過寒食節,於是蘇軾大筆一揮,就有了“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了。
蘇軾是個詞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蘇軾還是一個書法名家,這知道的人就會比較少了。但是被貶到黃州去,又碰到了寒食節這一個悲涼的節日,於是蘇軾有感而發就寫下了《寒食帖》。
蘇軾《寒食帖》中的詩寫得是十分的蒼涼而又多情,這是為了表達了自己心中那份惆悵又孤獨的感覺。這首詩的書法也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心情和情況下有感而發寫出來的。《寒食帖》一整篇書法是起伏跌宕,氣勢奔放,好像是有光一樣,最重要的是一點不好的筆畫都是沒有的。
行書就是講究一個順,要行雲流水一般。有了一個不一樣的心境,需要去發洩出來,就顯得“下筆如有神”,所以《寒食帖》就出現了,成了蘇軾書法作品的一個代表作。蘇軾自己一個也很難再寫出像《寒食帖》質量那麼高的帖子了吧。
蘇軾的《寒食帖》單單從書法的角度上來看就是無可挑剔的,後世很多人臨摹過這一字帖,不過沒有再出現一個人能寫出蘇軾《寒食帖》那樣的感覺。
蘇軾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蘇軾石像
蘇軾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是取蘇軾的姓氏“蘇”和辛棄疾的姓氏“辛”和在一起的。這就有了“蘇辛”,這個合稱十分的好記。而且一下子就可以想到“蘇辛”的兩個人是誰。雖然“蘇”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姓氏,不過說起在文學上名氣大的,那自然就會馬上想到蘇軾這個人了。“辛”這個姓氏本身就不常見,如果對於文壇有些瞭解的人,看到“辛”就會馬上聯想到辛棄疾。
蘇軾和辛棄疾和稱為“蘇辛”,這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是豪放派的詞人,是豪放派詞人中的領頭人物。原先的詞要婉約的,後來才有了豪放的詞,蘇軾和辛棄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這兩個人被合稱“蘇辛”,這是對雙方的一種肯定,那麼是誰提出了這個稱號呢?是一個叫做高佑釲的人在他撰寫的《陳其年湖海樓詞序》中引用了顧鹹三的一句話:“宋各家詞最盛,體非一格,蘇、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嫵媚風流,判然分途,各極其妙。”這就使得“蘇辛”這個稱號被叫開了。
其實蘇軾和辛棄疾不能單單說是對於豪放派的詞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可以說是對整個詞的發展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個北宋的“蘇”,一個南宋的“辛”,雖然沒有相遇卻因為自身的文學造詣而“走”到了一起,這也是一種特殊的緣分吧。